我的“争”-叙事作文1200字
1988年金秋九月,一个秋高气爽而又分外惬意的日子。
观音桥中学,一个偏僻却又山清水秀的诗意之地。
这是我工作的第一驿站,教师生涯的第一起点。
心头,尽管还残存着挥之不去的被贬的淡淡阴影,但毕竟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校长的赞誉与器重,同事的友好与奉承,老乡的信任与夸奖,学生的好奇与敬慕,如同一杯杯醇绵的“女儿红”,早就将我心中的不快冲淡。
远行的帆已经鼓起。
同事告诉我,可能任教二年级重点班的语文老师兼做班主任。晚上,校长找我谈话,进一步印证这一消息。谈话至尾声时,校长对我说:明天下午学校领导与语文组同仁要听我一节语文课,并指定我上《中国石拱桥》。
我掂量着这第一节课的分量,这何尝不是我教学生涯的第一张考卷。我告诉自己:背水一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必须“争”——良好的印象。
用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备课,反复构思、修改、完善,尽可能滴水不漏,然后熟悉教学环节与内容,一切都成竹在胸。
尽管心头还有一丝恐慌、紧张与不安,但更多的是战马对跑道的渴望。预备铃响,我怀揣着课本,从容地走上简陋的讲台,兴奋地注视着五十六双渴望与虔诚的眸子。教室后面,还有十多双或怀疑、或关注、甚或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新颖不俗的导入,明快简练的教学思路,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纯正标准的普通话,不仅很快征服了这一群“很有些挑剔”的学生,连校长和教导主任都露出几丝不易觉察的欣喜与微笑。
窗外,几只蝉有气无力地高一声低一声地鸣叫。课上到一半,好多学生早已敌不住倦意,读书声渐渐低下去。这是秋后第五节课常见的毛病。第一个难题摆在我面前,怎么办?我快速思考着对策。
我疾步走向讲台,冲学生“诡秘”一笑,朗声说:“听英语老师介绍,我们班很多人的简笔画画得挺不错,我想请每组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画赵州桥、卢沟桥。右边三组画赵州桥,左边三组画卢沟桥。时间三分钟,用时短、画得准者为胜,败者下课在走廊当众做五个俯卧撑。其他同学对照书,评判哪组画得好。”
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同学们包括听课的老师都没料到新老师会来这一手。被推出的六名“壮士”极不情愿而又无可奈何地走向黑板,一字排开,作起画来,他们时而抓耳挠腮,时而又飞快向旁边瞟一眼。我“幸灾乐祸”地注视着他们。下面的学生时而在书上圈圈点点,时而又看看黑板,时而交头议论,时而又掩嘴一笑。
紧接着我请学生结合课文如实“评点”,又结合课文尽情“说桥”。
课在下课铃声中画下了完美的句号。凭直觉,领导和同仁对这一节课相当满意。或许正是对这一课的偏爱,多少年来,让学生“画桥─评桥─说桥”,一直是我上《中国石拱桥》的保留节目。
课后,我听到学生评价:“姜,嫩的也辣!”校长最欣赏的是我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机智,而教研组长看好的则是我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校长拍了拍我的肩膀,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小周啊,今天你已书写你教学生涯中精彩的第一笔。不要忘记,还有很多‘下一个’等着你呢!”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应该风雨兼程!是的,我知道,这毕竟是我教学生涯中的第一步,以后还有数不清的第一笔、第一课等我去书写。前进的路上,不仅仅有阳光、鲜花与成功,还有数不清的阴霾、荆棘与坎坷。但我会珍视这精彩的“第一课”,我会鼓足劲上好今后的每一课,去摘取教学生涯中更多更美的“下一课”。
作文话题: 1300字 叙事 学生 时而 赵州桥 组画 校长 第一 教学 卢沟桥 生涯 同仁
上一篇作文:致敬平凡-记事作文700字
下一篇作文:我的一天-叙事作文900字
最近更新初三作文
- 秋-初中散文650字
- 谁解思乡愁-初三散文600字
- 小海蒂-读后感作文900字
- 磨合-初中散文800字
- 《我与地坛》-记叙文1300字
- 四合院之憾-初三抒情散文700字
- 《月光下的狍子》-读后感1000字
- 《故宫里的博物学—清宫海错图》-读后感1000字
- 这就够了-初三散文800字
- 希望之光-读后感作文1100字
- 《故宫里的博物学—清宫海错图》-读后感1000字
- 非洲民间故事-初中读后感作文1100字
- 蓝石头读后感-读后感1000字
- 书香,与我同行-散文700字
- 呼兰河的童年-记叙文1000字
- 步步间-初三散文700字
- 《水浒传》-读后感1300字
- 最伟大的魔法名为“爱”-读《魔法师的接班人》有感1000字
- 牵动心灵的声音-初三散文600字
- 永远爱你-初三散文800字
- 心中那盏不灭的灯-巴金《灯》读后感1000字
- 书香盈袖-初三散文900字
- 读《父与子》有感-记叙文800字
- 我的世界为你留住春天-初三散文700字
- 读《斑羚飞渡》有感-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