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迷心中的恪_3450字
胡彦斌曾在《葬霸王》里唱过:成为王,败为寇,还要看天命,这三尺黄土够不够埋你一世骂名,能不能葬你霸业雄心,物换星移,青史谁来留名,不要恨,生不逢时,天要灭你,轮回早已注定。
天下不乏成就霸业的王者,也不乏败于时运的王者,但在唐朝历史上却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李恪,一个虽败却留有清气的王者,在一部《贞观长歌》里,他敛尽芳华,却带着累世寂寞,令人禁不住唏嘘感叹。
其智勇――
论及《贞观长歌》里蜀王李恪的智勇,怎能不谈他毛遂自荐,敢为天下先的媾和之行?此时大唐国力尚不能与颉利相争锋,太宗倾府库之财赢得的“便桥之盟”多少带些着狼狈与屈辱。但是蜀王李恪纵马奔驰,弯弓射鹰,加上在颉利中营那番惊天动地的慷慨陈辞,带着智慧,透出硬气,就像一把出鞘的利剑初露锋芒,只用1000石粮食、500匹布帛就换回多年战备的时间,折杀颉利不可一世的锐气,大长唐朝的威风。想必不少“恪迷”就是因为这一剧情而对蜀王心生佩服,开始产生好感的吧,其实我亦如此!
其忠孝――
近来在网上看到不少有关蜀王李恪的文章,不少对《贞观长歌》有成见的观众们对蜀王李恪也没有好感,认为其没有多少忠孝的成分。虽然说对于一部电视剧,大家自然是可以畅所欲言,毕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于这样的言辞,怎能让我这俨然成了“恪迷”的人接受?这里,不谈《贞观长歌》的好坏,只谈我喜爱的蜀王李恪。
不要忘记,是谁在太宗被困马邑时领着魏王,带着百来位大臣,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前去闯宫?是蜀王李恪!不,此时应该是楚郡王李恪,他不畏已经处于政治上不利的境界,敢于说出自己的肺腑之言。虽然这不是明智之举,但我看不出李恪预备借此将自己父王置于死地的打算,却更多的看到了他摒弃父王多年压抑自己的不满:一行泪,令我看到了他在危难时对父王的忧虑之情;一席话,令我听出了他在心底中对父王的忠孝之情。这不是忠孝是什么,天地良心啊,望着一身铠甲准备出征的李恪,那坚定的眼神,炯炯有神:不救回父王绝不甘心。
如果谁忘了李恪的这一忠孝剧情,我可以原谅,但是谁如果忘记他用一个月呕心沥血换来一杯百姓感恩戴德的泉水的剧情,那叫我怎样原谅你?“我李恪死都不怕,就怕被人看不起”是他心中的呐喊,拯救黎民百姓难道不是他心怀天下的表现吗,怎能说这仅是他私欲的张扬?当我见到他一身正气面对李元昌那把咄咄逼人的宝剑,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才是对朝廷,对百姓,对天下的大忠大孝――“今天我打的不是皇亲国戚,而是欺压百姓的豪强!”凛然浩气终能博得黎民的爱戴,当老百姓捧着辛苦挖出来的渠水,感激涕零地跪下让他尝尝那甘甜的泉水时,他终于了却心愿,含着眼泪叹道:“我李恪,终于没有留下一件憾事。”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能体现李恪的忠孝,大哉蜀王!
其情义――
对于阿史那云的爱恋,李恪敢称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即使是在施暴于太子
妃海棠前他念念不忘的仍是“云妹”!为追寻阿史那云,李恪敢于背负叛贼之名,单骑驰骋千里,终因母妃一个血字“恪”悬崖勒马,昼夜兼程赶回(虽无交代,但从他满是灰滓的脸上可看出),其间融着对阿史那云的情,又流着对母妃的情,还有最重要的对整个天下的情!对阿史那云的离去,昔日的那位雄姿英发的皇子跪在了漫漫黄沙中,一声“云妹”,叫得撕心裂肺,一头乱发遮掩住了那早已湿润的双眼……
李恪曾被多次贬为郡王,对于自己的属下,除了对老师的误会外,从不猜忌,哪一个没有被重用和厚待。被贬后,他想的是属下的出路,权万纪如此,程怀亮如此,柴绍亦如此。这义气,不是为己,而是切切实实为属下,为他们的将来。人总有失落的时候,此时对他人的想法才是最真实,最高贵的。正因为蜀王李恪的大义,他的属下才对他忠心耿耿,愿为他赴汤蹈火,潼关下的百姓才对他感恩戴德,传诵美名。如此的情义,多么高贵,像他的血统一样高贵!
其欲望――
蜀王李恪的一生败就败在他表现欲望的形式上,生在帝王之家,拥有一身才华与抱负的他争夺储位无可厚非,但是他太过冲动了,假使他学会了三分杨妃的忍耐,恐怕也不致于这么多次的大起大落。他自命非凡,处处与太子争高下,到头来只触动李世民的痛处,太宗虽爱其才,多次对身边的人说李恪像自己当年的模样,但终还是立李治为太子。诚如张玄素所云:“乱世靠武称王,盛世靠文称王。”李恪的欲望太过强烈了,以至做出许多本可
避免的蠢事,是他的命运造就了他桀骜不驯的性格,是他的才能酝酿了他雷厉风行的作风。我不怪他的冲动与孤傲,他有经国济世之才,论智谋,他远胜于太子承乾,论学识,他不逊于魏王李泰,论胆识,他更胜过晋王李治。如此的雄才大略,怎能埋没在平庸的众人之中,他,才应该是天子,才是唯一一个能继承太宗的皇子!
其心计――
想夺储位的皇子怎可能只有一个蜀王李恪,魏王李泰,齐王李佑何曾不想?他们之间与太子争权夺利的方法层出不穷,每个人都很善用心计,错综复杂的人物纠缠不清,演绎出一幕幕精彩的剧情。就我个人认为,蜀王李恪应该是其中城府最深,心机最重,心计最毒的。俗话说:“无毒不丈夫。”眼下网上有不少发文流露出对蜀王李恪强暴海棠这一剧情的不满,但是,不要忘记古往今来成就大事者没有一个不是从千尸万骨中走出来的,何况一个海棠!难道侯君集以迟德立为诱饵下套来坑蜀王仁义,魏王和蜀王一起去杀颉利时临阵退缩是仁义,齐王起兵造反也是仁义?不是,这一切的一切,只是宫廷之争的手段罢了。在太宗被困,太子召齐王回长安保太子府这一剧情中,李佑先去见了李恪,蜀王一眼就看出了其有很重的心机;蜀王与魏王“结盟”之行中,李恪也看出了李泰不是一个“傻小子”,却能点出其阴柔有余,阳刚不足的弱点,足以见得蜀王李恪是一个心计很强的人。而且岑文本真心辅佐,大事上还有他的提醒,李恪对于形势的估计还是八九不离十的。纵然后来蜀王与岑文本行如陌人
十三年之久,在这一点上蜀王出现了失误,但还是遮盖不了蜀王的帷幄之才。
仅仅就《贞观长歌》里的李恪来说,我最欣赏的是他年少有为,机智果敢,有帝王之才的能力。集独孤氏、杨氏、李氏血脉为一体的他是一个有热有肉的男儿。《贞观长歌》既赋予了李恪出众的才能,又赋予了李恪悲情的人生与性格的缺陷,这留下的遗憾和不足恰好成了我这“恪迷”能够津津乐道,为其悲为其叹的资本。假使让李恪一点缺陷都不留下,我就见不到一个丰满人性的李恪,一个能让我倾注大量精力去深挖的人物!哀李恪情深意切,却无成美好姻缘之悲;叹李恪身怀天下,却无成丰功伟业之憾。
做为一个学生,我当然不仅仅只安足于电视剧中的李恪,正史上的李恪因这一部《贞观长歌》让我充满好奇。虽然记载不算丰硕,但是从各本史书上对吴王李恪都持赞扬之声中我感受到了他非凡的气质。太宗也云“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O屏,吾百岁后,庶兄弟无危亡忧。”可见对他这第三子的器重,“公岂以非己甥邪?且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更令我诧异:难道李恪有如此之才,仅以长孙无忌一番话就能取消了立有德才之君的念头?网上的人们基本上都将原因归纳于三点,即一为李恪是隋之后代,二是李恪是庶出而非嫡亲,三是没有特别硬的后台。于是乎这里便有了两种解释:第一种便是李恪被太宗夸大了才能,可能李恪才能略高于李治而太宗考虑到上诉原因,为保大局而不立李恪,没有几个有贤能
的大臣能尽心辅佐他作为此种观点的依据。其二是李恪才能是比较高,但长孙集团对太宗干预的强度很大,而且此时太宗年老,考虑到长孙集团的势力与李恪的实力而且也触及自己的心病,从他的赐吴王恪书及后来的“以绝众望,海内冤之”作为依据。
对于上面的解释中,于情于理,我都更加偏向于后者,李恪如果真的无大才,在大臣、百姓中威望不高,怎么可能有如此多的正史书籍都对李恪鸣不平,为其翻案,难道这些史官都错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后世武则天掌权不正说明了高宗李治能力不够强吗,根据我自己的分析,太宗的赐吴王恪书可能是一个暗指,明知李恪有野心,私下里向他告诫然后再让李治防着点李恪不就行了吗,干吗要大张旗鼓,劳师动众的写一书?期间必定有玄机,太宗是一个才智过人的大政治家,不会糊涂到不知道贤能与出生孰轻孰重,他自身就是通过政变上的台,怎会不知道“民心所向”这个道理,只不过为了安定长孙集团,给他们的一味迷魂药罢了。再说说太宗是否顾忌李恪的隋朝血脉,很清楚,李世民自己身上就流着胡人的血,那他就将大唐变成大胡了?荒谬!有时候这一血统还会方便干出许多大事,这一点,恐怕太宗也是一清二楚啊,因此上诉第一种理由站不住脚。对于第二种理由,对于太宗更不必说了,一向是任人唯贤,难道对于自己的儿子就不行了,更何况他自己也不是什么嫡亲,也是庶出吗。第三点理由其实也是不攻自破,当时朝上有贤能的只有长孙集团吗,不,还有一批隋朝的大臣
,他们虽然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但能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的洗礼留下的必然是隋朝臣子精英中的精英。如果我一开始对于太宗赐吴王恪书分析成立,那么这就更加水到渠成了,李恪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加上在百姓与百官中的威望,精心策划,如朱棣一样也不是没有可能,宫中可还是有高阳公主在照应的啊!
可惜,历史可以被我们假设却不能被我们更改,如今,我也只能醉情于李恪他那帝王之才,做好一个“恪迷”的本分,追李恪之星。我追他,是因为他的才;我追他,是因为他的勇;我追他,亦是为了他的情。崇敬是每个人拥有的权利,崇敬历史,可以知兴替;崇敬将相,可以明得失;崇敬天下,可以拥美丑!
最近更新高三作文
- 告别旧事,重迎花开-散文500字
- 让琴音成韵-散文1000字
- 成长之痛-散文800字
- 锦鲤-散文900字
- 追寻精神的天空-高三随笔900字
- 前世-高中散文700字
- 后皇嘉树,树乃文源-散文1200字
- 忽闻琴响-散文800字
- 依旧花开成锦簇-散文900字
- 不忘初心-高三随笔900字
- 以器之名,言念岁月-高中散文800字
- 你的馈赠,点燃了我-青春散文1100字
- 我爱四季-散文900字
- 湾-散文800字
- 繁星坠于世俗-散文900字
- 无高考,不青春-青春作文800字
- 中产小孩-散文900字
- 绽放梦想之花-高三随笔900字
- 最美的花-散文900字
- 即将到来的日子-散文1000字
- 秋凉几许,前路明亮-散文800字
- 觉今是而昨非-散文1200字
- 年味正浓-散文作文1200字
- 天地从容 生命本色-散文1000字
- 三月-高中随笔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