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育人方式变革 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在南京召开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2-12-16
手机版

  12月5日至6日,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33次学术年会在江苏南京举办。来自全国基础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校长、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共1200余人到场参加首日的开幕论坛,另有550余万人通过线上直播平台远程参会。

  

  教育界“大咖”为基础教育变革“开药方”

  围绕此次论坛主题“发展中国特色优质基础教育:聚焦育人方式变革”,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顾问、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葛道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十一学校总校长李希贵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我们的教育最大的缺点就是重视知识的传授,缺乏对能力的培养。”顾明远在接受采访时说,老师的教学要更多启发学生去探索,要融合运用传统和现代技术手段,合理地使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性、项目化、合作学习。

  

  “比如这次疫情期间远程上课,就是倒逼着我们老师要改革,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不能光是老师滔滔地讲,学生静静地听,学生隔着屏幕听进去了没有,你怎么保证教学效果,怎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些都是我们老师要思考的问题。” 顾明远说。

  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湛在作《推进育人方式改革 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报告时说,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包括教育发展不平衡,偏重智育,德体美劳发展不充分;以知识点的传授和答题技能训练为主,重学科逻辑,忽视学习逻辑,重知识传授和围绕知识点的重复机械训练;重书本学习,脱离社会生活,脱离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等等。

  

  对此,王湛开出的药方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推进五育并举:中小学要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在课程改革顶层设计时,要聚焦核心素养培养,面对真实而复杂的情境,解决真实问题;要增强实践育人功能,重视实践性课程建设,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教学,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坚持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省教育厅厅长为江苏基础教育“把脉”

  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在会上作《贯彻新理念 加快现代化 奋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报告。报告中指出,江苏基础教育一直追求高质量发展。

  

  在教育公平方面,全省有幼儿园7608所,在园幼儿253.9万人,89.9%的幼儿就读于普惠性幼儿园。全省共有义务教育学校6375所,在校学生815万人,在全国各省区中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全省有普通高中580所,其中省三星以上472所,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105.03万人,其中在省优质高中就读的学生超过90%。在素质教育方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思政课开齐开足率100%;创新实施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建设省级品格提升项目224个;在全国率先全面实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制度,建成一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篮球、排球等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建成校外综合实践场所330余个,每年有近500万中小学生参与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全省共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79.55万人,其中省特级教师2100人,省正高级中小学教师759人,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188人。

  

  葛道凯在报告中说,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江苏基础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基础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问题仍然突出,预计到2021年,江苏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将达1233.32万人,学校总缺口1790所,占现有学校数的11.74%,二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教学质量还存在不小差距,虽然通过多举并行有效遏制了“择校热”问题,但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仍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三是“破五唯”创新举措还不多,素质教育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以江苏中小学生的视力健康为例,6岁儿童近视率为14.5%,小学生达到41%,初中生达到81.8%,普通高中生则达到92.7%;四是教师紧缺问题依然突出,预计到2021年,江苏省教师总缺口10.05万人,占现有教师数量的12.69%。

  

  葛道凯说,在“十四五”开启新征程之际,江苏省将探索基础教育现代化江苏路径,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现代化,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现代化,推进课程教学与评价体系现代化,推进“四有”好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现代化,推进基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本次论坛以主旨报告、学术研讨、成果展示交流、嘉宾访谈、分论坛、微论坛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并就我国基础教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集中研讨。会议聚焦“一个主题”即育人方式变革,强调“两个重点”即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成果奖推广,服务“三大主体”即宏观(国家)、中观(地方)和微观(学校),注重“四个结合”即传承与创新相结合、高大上与接地气相结合、大家与新秀相结合、活动与成果相结合。

  会议为期2天,12月6日平行举办15场分论坛、11场微论坛,就基础教育育人方式变革与课程改革相关问题进一步开展深入研讨和交流。此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南京大学主办,江苏省教育学会、南京市教育局承办。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姚伟 王尧 江苏新闻广播/沈杨 编辑/蒋婕)

上一篇:英国名校作弊翻倍 利用“论文作坊”学生越来越多Cheating at some
下一篇:宝马发布全新logo 率先搭载在i4纯电动车型上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