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北强南弱”?抗原检测准不准?钟南山最新解答!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2-12-17
手机版

  -这是 好老师2022 年的第 518篇文章-

  早阳晚阳不如一起阳?

  新冠病毒真的“北强南弱”吗?

  奥密克戎的致病性到底如何?

  12月15日下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开讲。通过讲座,钟南山用多个例子系统地分析全国范围第二波奥密克戎(Omicron)疫情的特点,并用通俗的语言介绍奥密克戎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同时也为大家科普了在大学教学环境中,如何让学生加强个人防护。

  问:“迟早会感染,不如早点感染”?

  钟南山:“预防感染还是很重要,不是说不要管他,阳不阳都没关系。”

  对于“早也阳晚也阳,不如早点大家阳”的做法,钟南山并不认可。在他看来,“大家阳会有问题,一方面会影响工作。另一方面,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密度很大,要是很短时间大规模感染,不但影响正常生活秩序,有可能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

  “我们并不主张,大家一块或者很快受到感染,尽量把感染的高峰隔开,或者往后延迟。”钟南山强调,“我们不是主动地要得病,主动地去‘变阳’。由于它的传播性这么强,是大概率会感染。但是时间拖得越长,感染以后,出现重症的机会就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是这样”。钟南山建议,如果个人感染了病毒,出现相关症状,患者应该回家休息数天,这可以延缓感染的高峰。

  问:新冠病毒“北强南弱”?

  钟南山:没有本质的区别。

  “实际上在广州、重庆等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毒株是BA.5.2,在北京、保定等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毒株是叫BF.7,是BA.5.2.1.7的简称,是在毒株BA.5.2基础上的突变株。总的来看,两种毒株没有明显差异。”

  在北方的毒株BF.7,毒株BA.5.2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突变点,正因为这样就又产生更强的免疫逃逸。所以现在北方情况一般是这样,潜伏期进一步缩短,患者在感染次日即出现传染性。大部分人感染后,一直没有明显的表现,即无症状感染者。部分人出现咽干、咽痛、干咳、头痛、发热等症状,患者会比较不舒服,但是在医学上来说,都是轻症患者。从这个方面看,南北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实际上在广州也有发热很高的、全身疼痛比较明显的,在北京可能会有一些明显(症状),可能与气温等有关,也可能与菌株进一步逃逸有关。不同的地方采用的措施都不一样,但不能有“北强南弱”的看法。

  问:学校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钟南山:“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地方。大中小学校都是我们最宝贵的人才宝库,学校从来都是遇到疫情后保护的重点。要最大程度保护师生健康,而且要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新十条”进一步优化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要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对于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校内超市、食堂、体育场馆、图书馆等要正常开放。

  对于有疫情的学校,要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风险区域外仍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减少疫情给师生带来的不便。要完善校地协同机制,针对各级各类学校特点,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确保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

  钟南山:慎防短期内大规模感染,影响正常社会秩序

  新冠病毒的演变速度在奥密克戎株之后,明显增加。“奥密克戎变异很快,变得越快的话,它的传播性传染性越强。”

  “虽然传染性强了,但是经过不断变异,奥密克戎病死率降低至±0.1%,病死率与流感差不多;奥密克戎感染不可怕,绝大多数可在7至10天完全恢复。”钟南山强调,因此防控政策的重心要从防控感染转向防控重症,并进一步优化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但是预防感染仍然重要,中国人口基数大,慎防短期内大规模感染,影响正常社会秩序。他强调说,“(如果)全部‘躺平’都感染了,大学不上课了,医院医生都感染了,医院也就不上班了”。

  “新十条”发布后

  核酸检测、隔离方式都有了很大调整

  钟南山提醒:

  防控重症并不意味着“躺平”

  做好个人防护仍然十分重要

  不要因为感染而恐惧

  

  新冠病毒感染者发热超3天要小心

  “假如说有持续的发热,什么叫持续发热?一般是超过了三天以上,第四天、第五天还在发烧的话,那要看看有没有其他的合并症,或者有没有什么情况,这样的人应该去医院就诊。”钟南山提醒说,新冠病毒感染者如发热超过3天,就要多注意。

  不要因感染而恐惧,抗原检测还比较准

  “我们不要因为感染而恐惧。”钟南山表示,奥密克戎病毒发展到目前为止,相当于上呼吸道感染,基本不会造成肺炎,也极少造成重症。大多数感染者不需要去医院,可以居家,或者到指定的地方去隔离,也要主动做抗原检测,抗原检测还比较准。

  不能将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认定为病人

  “不能将没有症状的一个核酸阳性,认定为新冠患者。”钟南山说,从传染病的教科书,到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等专家都提到,“没有症状的病人,不等于是这个病”。

  钟南山进一步解释说,无症状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有可能处于潜伏期,也可能是一个病毒携带者,也可以算是康复期的。

  “我们身体里也存在的一些病毒,如巨细胞病毒(CMV)。它在人体里存在很多,但在一定情况下不会发病。所以不能说有病毒但没有症状,就说他是个病。”在钟南山看来,这意味着奥密克戎的毒力是越来越减弱的。

  异种疫苗接种显著提高抗体产生水平

  “有的人已经打了三针疫苗了,那再需要加什么呢?我们提倡打异种疫苗。”钟南山说。

  钟南山援引实验室得出的结果,打过两针灭活疫苗,再加一针亚单位蛋白疫苗,这种组合的疫苗接种所产生的抗体水平,比三针都接种灭活疫苗抗体水平,提高七倍。

  钟南山建议,加强异种疫苗接种,“使用异种疫苗,就是在两针灭活疫苗的基础上,加用一针亚单位蛋白疫苗或者腺病毒疫苗等,效果会明显提高,我是很主张这个方式”。

  钟南山建议重点加强老年人和脆弱人群的保护,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保护。

  N95口罩的防护作用更强

  “咳嗽会形成气溶胶,我们很近距离的话,还是要注意一下,就是我们要保护好自己。”钟南山建议,要继续佩戴口罩,外科口罩有很好的防护作用,N95口罩的防护作用更强。

  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青年学生能做什么

  在钟南山看来,“首先是要保护好我们自己,这个是最需要做的,发现问题,就自觉地去隔离等。大学里没有出现群体感染,对社会的冲击就会比较少,这已经是做了很大的贡献”。

  对于要立志成为医学工作者的学生,他希望可以形成学习的风气,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医学是一个人文科学,是做人的工作,我希望我们的同学特别是医学的同学,要关注多个方面。”钟南山说,不仅是医学知识,还有民情、民心、政策等。在钟南山看来,这些问题是综合的,不是单纯技术问题,“还有就是如何使得大家更好地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能够在积极的防控基础上,发展经济”。

  钟南山提出8条个人防护建议

  ①加强防护(戴口罩、保持距离、减少公众聚集等);

  ②不应为感染而害怕;

  ③大多数感染者不需要去医院;

  ④居家注意常做抗原检测;

  ⑤若持续发热一定要去医院;

  ⑥患一般慢性病老年人也要打疫苗;

  ⑦囤药没有太大必要;

  ⑧“老药新用”要经严格实验。

  明年将会迎来更加开放的中国

  “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在明年初,一个非常开放、阳光、乐观、有生气的社会,以及我们国家新的气氛和面孔,一定会实现。”钟南山表示,疫情防控要不断优化政策方向,使得防控更加精准。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通讯员 | 黎鉴远 陈宋釜 张紫欣 王艺璇

  记者 | 刘盾

  责任编辑 |杜京虹

  举报/反馈

上一篇:好消息!2023广东公费师范扩招,毕业直接找工作,学生望尽快实施
下一篇:A股:医药抗原检测的末班车?这家企业将是新的爆发点!收藏待涨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