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公益课堂 学习常用汉语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2-12-27
手机版

  

  图为学员们在课堂上与米娜老师互动。 ■摄影 全媒体记者 杨贯

  慈溪新闻网讯 “请问你要去哪里?”“乌鲁木齐”“票价600元。请问你要使用什么支付方式?”“微信”……这是老师和维555电影网吾尔族学员用汉语温习车站购票的对话场景。 12月22日,40名在观海卫镇工作的维吾尔族同胞来到“民族之家”党群服务中心,一起上了一节汉语课。为让维吾尔族同胞在第二故乡更方便地生活工作,今年10月开始,该镇邀请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维汉双语教师,每周一次来为他们进行汉语培训。

  目前,观海卫镇大部分维吾尔族同胞来自新疆西南部的国家级贫困县阿克陶县。从2007年开始,陆续有近8000人次的阿克陶县玉麦乡维吾尔族同胞来到慈溪务工。12年来,已有上千个维吾尔族家庭摆脱了贫困。从遥远的大西北来到慈溪,吃饭有专门的食堂、工作有岗前培训,最难的可能还是语言关。

  傍晚5点半准时开课。在“民族之家”三楼的综合教室里,记者和一群年龄普遍在二十岁的年轻人一起旁听了两节课。当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一开始,讲课的米娜老师讲解了冬至节气的由来,以及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而当天的课程则是在商场购物的场景,并教了20个相关的生词。

  学说汉语最难的是什么?几位维吾尔族学员表示是声调。每次朗读生词,学员们都举起右手食指,一起来勾画声调。据玉麦乡领队干部阿巴白克·买买提明介绍,目前,在慈的192名维吾尔族同胞中,只有50人初步掌握了汉语。为了避免沟通不畅,平时不懂汉语的员工外出一般需要有人作伴。偶尔有人生病,他都要全程陪同。

  当晚的课程内容比较简单,但跟工作生活贴得很紧。上课的节奏也挺快,学员们认真听讲,与老师积极互动。阿卜克力木把新学到的20个生词抄得工工整整,他告诉记者,除了上课外,自己平时还在网上学习汉语课程。

  当晚来上课的双语老师米娜瓦尔·艾力来自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专门从事双语公益教学的米娜工作室主持人。其工作室专门针对在外务工的维吾尔族同胞设计了课件,一共40个课时。从简单的场景式“听和说”,到后阶段的“读和写”,希望帮助在慈务工的维吾尔族同胞能够填写一张信息表格,掌握日常生活、社会交际和一定工作需要范围内的500个常用汉语词汇,方便他们更好地在第二故乡工作和生活。■全媒体记者 杨贯 通讯员 裘一栋

上一篇:苏州市城西中心小学校:重温入队誓词 同唱少先队之歌
下一篇:西山壹号院三期 映世幼儿园预计9月开园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