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姓“戴”,至今没有一个老师敢点其名,网友:我都没有脸看
儿子姓“戴”至今没有一个老师敢点其名,网友:我都没有脸看
姓名对孩子而言是很重要的,虽然姓名只是一个代名词,但是却能够影响孩子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同时也也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影响。有些孩子会因为自己的名字俗气而被同学嘲笑,但是姓名是父母给的,没有办法说换就换。
名字对于孩子而言意义重大,所以很多家长们想要标新立异,就会在孩子的名字上下功夫。有这么一个网友,叫乃照,光看名字觉得儒雅有档次,想必家人希望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更希望他能够光明磊落地做人,所以取了这么个名字。
但是这个孩子名字的谐音就有点不雅,但是如果没有仔细品读也就那么回事,并不会有人扣这样的谐音。但是偏偏这位娃姓"戴",这个姓真的是"锦上添花","戴乃照"这样的名字,至今都没有老师敢点他的名字,这位孩子还自认为自豪,网友却不淡定了:""这样的名字太有画面感了,我都没脸看。"
这样的谐音名字并不在少数,他的名字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有网友发表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单位的夫妻,男的叫杨伟,女的叫殷静,生了个孩子叫殷道彦;一认识的一个孩子,姓自,爸爸给他取名叫自然醒;有个同学外号叫"苍蝇",因为他的名字叫史上飞……
这些年,费尽心思想要为孩子取名的家长们绞尽脑汁之后还是闹出了这么多的笑话。家长们在取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一些雷区,才能避免这样的尴尬。
1、 避免谐音字
女生名字叫"初墨",本来是很文雅的名字,但是孩子姓熊,莫不是孩子家长看多了动画片?谐音字会闹出很多笑话,孩子也会因此而被嘲笑。所以家长们在考虑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一定要连名带姓多读几遍,避免取成一些尴尬的谐音字。
2、 避免标新立异
家长想让孩子们在同龄人中更加独特,就会为孩子取一些生僻字,不仅罕见,而且笔画繁多。孩子在学写自己名字的时候简直就是灾难现场,考试的时间都不够,名字就花了不少时间。家长的好意,反而本末倒置,害了孩子。
3、 避免重复或相似
现在的家长们都喜欢随波逐流,要么叫"梓轩"要么叫"梓涵",这样的名字早就烂大街了,名字重复或者相似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样的名字不但没有新意,而且老师也很难分辨,不利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既然有这么多的雷区,那么到底该怎么为孩子取一个好听又有寓意的名字呢?
1、 巧妙运用谐音字
谐音字会闹出很多笑话,但是同时也能取到好名字,如果家长们想要巧妙地运用谐音字,就应该找一些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词语,简单大气上档次,还能拉近孩子和小伙伴的距离。
2、 借鉴古诗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出了不少的绝世佳句,不仅富有诗情画意还有很多美好的寓意。如果家长们实在不知道如何为孩子取名,不如参考一些古诗词,也能体现出家长的素质和涵养,让孩子的名字更加高大上。
3、笔画精简
孩子的作业已经够多了,不要让孩子的名字而给自己造成过多的压力,孩子在学习自己名字的时候还很小,名字笔画太复杂不仅让孩子失去耐心,更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
所以在取名字的时候,家长们要引起重视,名字会和孩子相伴一生,所以你的决定会对孩子产生永久的影响。家长要再三考虑之后再做出决定,在取名字上,认真地对待。
名字固然重要,但是家长们也要懂得将重点放在孩子的教育上,孩子的教育才是最根本的事情。育儿的道道路上
上一篇:达芬奇因何被称是时间旅行者?其早在120年前,就画出未来科技!
下一篇:新版人教版数学插图VS旧版插图,对比太明显,并非家长不懂审美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