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爱画画,半夜梦到红衣女子拉自己,次日见府里被烧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2-12-29
手机版

  清朝雍正年间,京城有个内务府总管大臣名叫康裕。后来他娶了总督的外孙女,生下一子,取名康士佳。康裕机智聪慧,备受皇帝的宠爱。在京城混的那就一个风生水起,无人不眼红于他。

  康裕从小出身在一个满人的官宦之家,原本日子过得不错。母亲在他三岁时难产去世,父亲也在他七岁的时候疾病缠身,不久也撒手人寰。虽然家道中落,但少年的康裕十分聪明,很小的时候就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同时他又通读《四书五经》,很是受先生的喜爱。先生觉得他是一个读书的好苗子,便悉心传授他自己的毕生所学,希望他日后能成大事。

  在先生的谆谆教导下,康裕在学识上大有长进。成年后的康裕,很快就进了宫里的布库谋了份差事。因为康裕打得一手好算盘,布库里的布被他整理得十分清楚令存量大增,因此也得到了皇上的赏识。

  因为有了在布库的工作经历,让康裕有了一些理财的理念。又因为皇上被他的才华所吸引,很快他就升官了。初为官的康裕,年纪轻轻就身居要职,还很受皇帝赏识,因此许多文官就开始注意到康裕。

  

  这些文官认为康裕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但是花言巧语哄得皇上开心,于是就怀恨在心,准备寻找机会,弹劾康裕。

  有一天,一个名叫安广川的年轻人找到康裕,希望他能向尚书提拔自己。为了表示诚意,向康裕献上了一颗夜明珠。康裕为官清廉,自然不会收下。康裕在心中掂量了一番,认为这个安广川能力尚可。所以虽然拒绝了谢礼,但是康裕还是向安广川保证,自己会向尚书提及提拔之事。

  听到康裕这么一说,安广川自然十分激动。可是没过多久,老人家来信,说自己的父亲去世。按当时的规矩来说,父母去世,应该回家守丧三年。这安广川刚刚升职,不想回家守丧耽误自己的仕途,因此便将此事隐瞒了下来。

  可是,这世上哪有什么透风的墙。没过多久,就被一个文官大人发现。发现之后,这个文官大人立即写下奏疏要弹劾康裕。早就看康裕不爽了,这下可算是逮住了机会,于是上书表明康裕包庇安广川。

  

  为官已有几载的康裕,听同僚说到了此事。他立马写下了两份奏折,一份交给了军机处,另一份留在了自己手中。朝堂之上,皇上果然提起此事,那帮不喜欢康裕的文官大人们一起出来弹劾康裕。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此事的康裕神色镇定,毫不慌乱。

  只见他拿出一份奏折,承认自己失职,但他并没有承认自己包庇安广川。父亲去世,理应回家奔丧,安广川的做法实属不孝。同时,为了自己的仕途蓄意隐瞒皇上,视为不忠。康裕表明自己看管不严,理应受罚。因为皇上事先已经收到了军机处他弹劾安广川的奏折,觉得康裕也是被安广川欺骗。于是将安广川杀头问罪,而康裕并非蓄意包庇,只是将官阶降下两级。

  经过此事,康裕看出那帮文官的心思,更加谨言慎行。

  康裕受命前去调查吏部侍郎贪污一案,起初案子毫无进展。但是,康裕从管家的神色中看出端倪,便对其严刑逼供。这赵管家受不了残酷的刑罚,便招了个干净。不仅说出了吏部侍郎的罪行,还牵连出其党羽。

  

  案子一下拨开云雾,但康裕并没有声张。直到夜半三更,康裕带领了一帮人,兵分几路,将其党羽的府邸围得水泄不通。这下,康裕不仅解决了吏部侍郎的贪污案,同时将其党羽一锅端个干净。

  回京复命,皇帝对康裕的能力大加赞赏,不仅被提拔为内务府总管大臣还有赏赐。内务府负责皇宫、皇族的一切开支,以及上三旗俸禄的发放。与此同时,负责为皇帝打理各方面的资源和财富。此时的康裕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了皇上的宠臣。不仅如此,还有意将公主许配给其大公子——康士佳。

  母亲是总督的外孙女,父亲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康士佳可谓是是出生就是赢家。到底是康裕的儿子,康士佳在很多方面都像极了父亲。他从小就爱读书,喜欢读书作画。从小就锦衣玉食的他,并不看重钱财。对于朝廷上做官什么的,更是没有什么想法。康裕朝廷上政务繁忙,没有时间管教康士佳。母亲自小宠爱儿子,见他志向并不在此,所以也并没有强求。

  没有父母的管教,康士佳活得自由洒脱。

  

  虽然康士佳读书聪明,但志向并不在朝堂之上。他乐善好施,每每碰见逃荒的难民,总会施舍钱财。康士佳自己还办了一个学堂,没事的时候就教孩子们识字画画。有一日,一个孩子送给他一条漂亮的红鲤鱼,而后他便养进了自家的池塘里。

  一日他正在愁苦画些什么,看到池塘里的红鲤鱼来了灵感。他发现这个鲤鱼如红丝绸般在水中晃动,在阳光的照射下,它的鱼鳞一闪一闪,十分吸引眼球。自此之后,他每日都要画一幅鲤鱼图。很快,书房就被鲤鱼图填了个充实。

  康裕自从上次被文官摆了一道之后,愤懑不平。回到家中,看见康士佳每天做闲事,心中不满。但是儿子不愿为官,这可如何是好呢。其实,康裕也十分喜欢自己这个儿子。在他看来康士佳不仅学识过人,而且相貌俊朗。如果有个好妻子督促,未来在仕途上应该不成问题。但是跟儿子提及此事,却被他一口回绝。看见儿子开了个学堂,既然如此爱好学问,不如考入翰林院为官。可是,康士佳还是拒绝。

  天空不作美,已经两年没有下过大雨。土地干涸,百姓们颗粒无收。朝堂之上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应付此事,唯独只有康裕一人。原本康裕就是皇上的心腹,如今只有他敢承担责任,让皇帝刮目相看的同时,皇帝许诺:“倘若这件你能顺利办成,回来之后朕重重有赏。”

  

  其实不光自然灾害,如今藩镇割据战事频发,城里来了许多难民。这些难民充斥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让地方官员都很是头疼。康裕吩咐下人搭设粥铺,先让百姓吃饱喝足。而后建一个收容所,让她们有个住的地方。

  但是日日施粥并不是一个长久的办法,还需要一笔大量的钱。可是自然灾害,户部财政也跟着紧张,并没有太多的钱去支援。最后,还是内务府拿出银子前来支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光靠钱财给予是支撑不了一阵子的,于是康裕便想出一个办法。他把难民聚集起来,说男的可以去酒楼打杂或者征兵打仗,女的可以去绣坊学习手艺。他为他们提供渠道,大家各凭本事挣钱。

  这样一来,不仅省去户部开支看,也解决了难民问题。皇上为此很满意,很快他便从内务府总管大臣提升为两江总督。

  康裕妻子的外祖父是直隶总督,官阶比康裕现在还要大。可是地方官始终没有京城官员的财富多。而且现在康裕被提拔为两江总督,管理最富庶的江淮地区,可谓是风光无限。好事成双,皇帝现在十分宠爱康裕,宣旨将十一公主嫁给康裕的大儿子康士佳。原本康裕就身居要职,如今又变成了皇亲国戚,皇帝对他的信任可想而知。

  

  十一公主温婉端庄,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她与康士佳的结合,实属郎才女貌。康士佳之前就听说过十一公主的美名,所以也欣然接受。于是,两人便在半月后完婚了。

  康裕既是皇帝的宠臣,当然知道该讨好什么人。十一公主极其受皇帝的宠爱,所以大婚当日,皇帝赠与了许多金银财宝。康裕心想如果让公主满意,皇帝也自然会满意。因此,在十一公主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讨好公主,公主也十分信任他。

  无巧不成书,没想到极尽宠爱的十一公主日后嫁进康府成为一家人。而后康裕便更加宠爱公主,同时他也要求自己的儿子康士佳要对公主百依百顺。

  额附本就不能在朝堂之上有所权势,是个闲职,正合康士佳的意。所以婚后的生活,对于康士佳来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十一公主自小受皇帝的喜爱,总是跟在皇帝身后。皇帝擅长骑射,在他的耳濡目染下,十一公主也十分擅长骑马,而且喜欢骑马。

  

  因此,与康士佳成婚后,他始终能看见十一公主不爱红装爱武装。而且十一公主眉眼极富英武之气,与康士佳原本料想的完全不同。或许正是因为公主与寻常家的女子不同,康士佳很快就被公主吸引。婚后,康府的丫鬟经常看见康士佳陪公主去马场狩猎,二人关系融洽。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康裕是陪小两口一起骑射,因为他知道十一公主的爱好。康士佳聪明自然知道不能得罪公主,而且后来心悦公主,便自愿陪同。康裕后来见两人关系亲密,便不再一同前往。

  男才女貌婚后也算幸福,但是有一件事情让十一公主很是不满。她发现丈夫整日在家画锦鲤图,对待仕途毫不关心,就感到非常生气。起初,她委婉与丈夫谈过,但是康士佳并没有什么改变。后来,两人还为此大吵一架,并且不让丈夫再继续办那个学堂......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2%举报/反馈

上一篇:简笔画女孩:绘画的意义很简单
下一篇:绘画素描教程|手的画法及结构图参考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