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高烧晕倒,3个孩子的反应让我顿悟了最悲哀的家庭教育
这是阿呆爸第702篇原创
阿呆爸育儿特约作者:豆包妈
“这是养的白眼狼吗?这么冷血,让人寒心死了!”
最近,被监控下的这幕“惊”到了。
三个孩子正在吃饭,背对他们的妈妈突然身体直直向后倒了下去,腰撞到门框后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而孩子们就这么直呆呆看着,无动于衷。
时间过去很久,粉衣女孩才走过去,只是远远地观望后,重回餐桌吃饭;
白衣女孩全程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瞅了一眼,便扭回头;
就连最小的孩子,也没有出于本能地哭喊着叫妈妈。
一段视频让人看得揪心又寒心。
原来,这位妈妈独自照看三个孩子,加上发烧,身体不支晕倒了。
所幸,妈妈逐渐苏醒,没有大碍。
然而,孩子表现出的冷情,让人不得不感慨:“再烫的身体,都没法融化这颗寒掉的心!”
乌鸦尚知反哺,为人儿女却不知感恩。不得不说,失败的家庭教育是种悲哀。
01.
父母爱太满,孩子认为一切理所应当
曾有一则“母亲为大一女儿招聘保姆”的新闻,引发热议。
妈妈在朋友圈招聘保姆,照顾上大一的女儿,帮她洗衣、做饭。
据妈妈说,女儿从小没做过家务,不会照顾自己。她工作太忙,顾不上,所以请保姆照顾女儿,花钱买安心。
按理,孩子已经读大学,应该有基本的生活技能了,可现在还需要专人洗衣、做饭。
妈妈觉得请人正常,孩子接受得理所应当。
父母疼爱孩子,本无可厚非。但孩子长大成人,父母还样样代劳,很容易让孩子陷入“索取无度”的深渊中。
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
“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给予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成都老来得女的柴爸爸,18年风霜雨雪,含辛茹苦独自把女儿养育成人。
女儿想出国留学,他以女儿名义开卡并将半生积蓄的300万元悉数存入。
结果,女儿偷偷拿走银行卡并大肆挥霍,还拉黑了老父亲。
父亲18年的养育之恩,换来的却是女儿的无情背叛。
“水满则溢”,爱亦是如此。
孩子在父母宠爱的蜜罐里长大,他们反而忘了爱是什么滋味。
孩子习惯索取,就会心安理得享受父母所做的一切,更不要说让他去关心父母。
02.
被宠坏的孩子,难有感恩之心
不禁想起今年夏天无锡街头,那个让人“可怜又可恨”的一幕:
回家途中,妈妈骑行的电动车突然没电了,只能下来推着车走。
车前,妈妈蹒跚身子,费劲地拖着电动车;车后,孩子稳坐如钟,心安理得地打着游戏。
眼瞅着拖行一段之后,妈妈体力不支,踉跄着快要跌倒,冷漠的儿子竟然没有帮母亲一把,甚至连最简单地抬下脚,下个车都没有。
他一心只顾手里的游戏,对妈妈的负重前行视而不见。
瘦弱的妈妈,既要承载电动车的重量,还要尽力不让后座的半大小子摔出去。可想,她拖车走得该有多艰难。
俗话说,“父恩重如山,母恩深似海”。
可就是父母这份毫无电影盒子保留的爱,把孩子惯得不知感恩。
武汉地铁金银潭站, 母亲手推两个行李箱,背着大包、小包,女儿则无事一身轻,两手插兜,悠闲地走着。
突然,女孩朝母亲身上狠踹。大概踹了六七下,才被路人拦下。
女孩踢打妈妈,竟是因为妈妈看错站,上错车。
事后,母亲没有教育女孩,反倒劝慰她别生气。
女儿的自私跋扈令人瞠目结舌,母亲的纵容娇惯让人咬牙切齿。
难怪网友同情不起来,认为妈妈是咎由自取。
莎士比亚说:“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能噬痛人心。”
深以为然。
父母一味地给予,永远换不来感恩,反倒会亲手喂出个“白眼狼”。
孩子不懂感恩,父母痛苦一生。
03.
不知恩的孩子,自私自利
表妹打电话说“怀上了二胎”,我们还没来得及送上恭喜,她就嚎啕大哭起来。
原来,她15岁的儿子一直反抗。几天冷战过后,儿子下了最后通牒:
“你要二胎,也可以,现在立遗嘱,房产和车都写我的名字。现在开始我住学校,不会再回来。你要是不签字,就去医院流产!”
小时候如天使般的孩子,如今变得自私、冷血,这和表妹一贯的教育有关:
过年时去她家,家里的糖和零食都是儿子喜欢吃的;吃饭时,长辈还没到齐,孩子早就上桌;夹菜时,孩子也是把喜欢吃的抢先挑光。
长辈教育孩子,表妹还护着:“喜欢吃就让他吃呗,反正就他一个孩子,也没人跟他抢。以后,这些还不都是他的……”
孩子长期听着这些承诺,想当然觉得一切都是属于他的。习惯了父母百分百的独宠,他绝不允许别人来分走一杯羹。
教育学家洪兰说,父母太过宠爱,孩子就容易养成“凡是眼睛看到的都是他的,凡是他想要的也是他的”这样的观念。
孩子一旦变得自私自利、唯我独尊,走出家庭这个小世界,自我为中心的孩子生活起来只会感到不被关注、不受捧,绝不会拥有父母想给的快乐与轻松。
父母越无私,孩子越自私。
04.
做“会爱”的父母,教“懂爱”的孩子
杨占禹在《时光录》中写到:
“亲情,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纯净的感情了,除了爱与呵护,还应该有感恩。”
想起了用爱温暖冬日的男孩王浩栋。
9岁那年,他放寒假后,到西安跟父母团聚。爸妈并没有带小浩栋去吃喝玩乐,而是照常工作,还把他带到菜场,跟着一起卖菜。
他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顶着严寒给爸妈帮忙。小小年纪的他从没抱怨,反而体会到了父母在外打拼的艰辛。
他说:“我希望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好好休息,我在这儿的几天可以让他们开心一点。”
多懂事的孩子,知道要心疼父母,也懂得如何感恩父母。
常听说:“什么样的家庭,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有的孩子心如石块般冷漠,对待自己的父母大呼小叫;有的孩子却心像阳光一样温暖,遇到流浪猫狗都能主动关心。
一个“懂爱”的孩子,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教出“懂爱”的孩子,父母不妨试着这样做:
1、取消家中“特殊”地位,让孩子懂“知恩”
不懂感恩的孩子,在家中都有“特殊”地位。父母把他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好的东西都给他,做事都先考虑他。
无形之中,这成了对孩子的错误暗示,让他觉得父母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在家里,不给孩子特殊待遇,
吃饭的时候,长辈上桌和动筷前,孩子不能先入座吃饭;
孩子喜欢吃的菜,不要特意放在他跟前,更不要让孩子“独占”;
让孩子学习做家务,承担家庭成员的责任。
不要因为爱孩子,就让世界绕着他转。让孩子知道自己和父母是平等的,父母的付出并非理所应当,一切给予都是出于爱,要懂得“知恩”。
2、不要无底线满足要求,让孩子懂“知足”
法国作家蒙田曾说:“儿童犹如我们的胃,不用过度喂养。”
很多父母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娇惯、溺宠孩子。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别的孩子有什么,自家孩子也得有。
父母买件几十块的T恤要考虑很久,随便给孩子买双鞋成百上千;父母在外吃顿饭不舍得,给孩子花钱却像流水。
父母苛刻、透支着自己,却以富人标准满足孩子。父母毫无底线地满足,孩子没有上限地贪求。
家里什么条件,父母就怎么养孩子。让孩子只获得应得的保护、关心与物质,他才不会陷入贪婪的漩涡。
3、懂得换位思考,让孩子亲身体验
父母能给孩子很多爱,却没法代替他成长。
不懂感恩的“自私鬼”,从小就缺乏“感同身受”的学习。
父母把孩子保护得很周全,让他失去了亲身体验的机会,更不知换位思考。
开明的父母懂得给孩子付出和表现爱的机会。比如去超市,可以让孩子帮忙推车、拎袋子;每天的厨房垃圾,让孩子帮忙扔。
父母不包办,孩子才有机会练习爱与责任。
该做的事让孩子自己做,该经历的挫折让孩子自己受。
只有亲身体验过,才会感同身受,只有换位思考,才会理解父母的不容易。
05.
毕淑敏说:“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温暖懂爱的孩子是父母用心塑造出来的。
父母心生温暖,孩子心怀感恩。多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学会付出、感恩,让爱在孩子和我们之间流动。
共勉!
育儿不慌张,阿呆爸来帮忙,伴你和孩子一起成长。▼
· 阿呆爸视频推荐 ·
在微信视频号里搜索“阿呆爸育儿”
观看每日精选教育、育儿视频
欢迎大家关注
不要让孩子
成为父母不安全感的替罪羊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