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我的妈妈》,每一句都写到心坎上,家长陪伴的回馈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1-02
手机版

  文/育学笔谈(分享校园见闻、评述教育现象)

  陪伴,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中至关重要。陪伴时间的长短,陪伴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学习表现。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陪伴”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人认为长时间照顾孩子,让孩子衣食无忧就是最好的陪伴,可结果却让人遗憾,当自己孩子的表现和别人家孩子存在差距时,家长不禁要问:

  我天天辛苦地陪伴着孩子,为什么没有效果?

  01小学生作文《我的妈妈》,每一句都写到心坎上

  父母高质量的陪伴会给孩子带来积极、正向的影响,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鲜明形象和良苦用心。有一篇小学生作文《我的妈妈》很火,小学生从多个方面将心中的妈妈立体式地呈现了出来,获得广泛好评。

  

  在这篇作文中,小学生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在第一段,妈妈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富有的,但她却是世界上最爱他的人。

  然后描写妈妈的外貌,显得立体而丰盈,抓住了很多细节,并从外貌感受到妈妈很亲切和温暖。从这段描写中,能看得出来妈妈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陪伴孩子,所以孩子才能准确地抓住妈妈外貌特征。

  最后又从学习上、生活上讲述了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和守护,深刻地理解了妈妈平时对自己的要求和批评,读懂了妈妈目光背后的爱。

  

  这篇小学生作文非常优秀,中心突出,描写到位,层次分明,温暖感人。我们除了佩服这位小学生的写作技巧外,还应该感受到家长陪伴的力量,如果没有家长高质量的陪伴,这位小学生断定无法写出如此情真意切的小作文。

  看过作文的家长普遍认为,每一句话都写到了心坎上,孩子能读懂家长的良苦用心实属不易,期待自己的孩子也能如此优秀。

  02家长陪伴的回馈

  别人家的孩子优秀,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其实离不开父母背后默默的付出,无论父母的能力有多大,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父母高质量的陪伴,有了家长的陪伴,孩子才能回馈优秀的表现。

  其实,大多数家长并不懂得什么是教育,也不善于去教育孩子,但是他们舍得花时间去陪伴孩子,愿意倾听孩子的需求和内心的声音,而不是给孩子创造了优质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后就做甩手掌柜。

  

  也有很多父母天天陪伴孩子,可孩子对父母没“感觉”,缺乏亲子互动。父母则很委屈,认为自己天天都陪着孩子,孩子怎么就不知道感恩父母,回馈父母呢?

  有一种现象叫“无效陪伴”,还有一种现象叫“假装在陪伴”,父母只是在孩子身边,交流为零,我们可以反思一下,每天晚上孩子在做作业,我们是不是在刷视频、聊天或者看电视?

  这些做法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并不用心,认为家长只是在敷衍了事,这种陪伴当然无法得到孩子的“回馈”。

  03如何去陪伴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陪伴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父母无私的付出,少一点借口,多一点高质量的陪伴很重要。

  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习惯、思想、意志力品质等都在形成阶段,高质量的陪伴对于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

  

  有一位小学特级教师曾给家长推荐过《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该书全面而系统地讲解了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六年时间将决定孩子的一生,通过大量的经典教育案例揭示了小学生成长的奥秘。

  孩子偶尔看到玩具和美食很开心,可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的高质量陪伴,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会和孩子沟通,从而导致孩子对父母有抵触情绪。

  该书给父母提的几个建议特别有指导意义:

  1、父母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内心的声音;

  2、父母要学会和孩子商量;

  3、父母要学会以身作则。

  

  这些都是简单的道理,父母要真正做到则很难,书中提供了很多实操性强的技巧,涉及小学六年方方面面的家庭教育难题,让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少一点困惑,多一点信心。

  04结语

  家长的陪伴不应只局限于和孩子在一起,而是在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的基础上,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了解孩子的思想、行为和习惯,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帮助孩子纠偏。

  天天陪着孩子未必有效果,要想让孩子变得更优秀,也像别人家孩子一样回馈自己,就需要父母高质量的陪伴,掌握科学的陪伴技巧。

  举报/反馈

上一篇:江永一小:推广普通话 喜迎二十大
下一篇:绵阳市沙汀实验中学开展第25届推普周活动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