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书写新常态下的“中国答卷”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 如果把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作为一场考试,那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是一张全面的“答卷”。
着眼“双目标”,坚持“双结合”,打造“双引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系列举措,打出了一套“加减乘除”组合拳,旨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做“加法”:为稳增长添势助力
从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到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政府工作报告列出的一系列“加法”措施,意在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为稳增长添势助力。
新常态下,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油门给在何处?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答案一是消费,二是投资。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力量,激活消费,才能打牢增长根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养老家政健康等6大深具潜力的领域,成为首先要做大的消费“蛋糕”。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小济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消费也在升级换代,住房、汽车、旅游、健康等方面的新消费点不断出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反过来又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当前,投资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仍然起关键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新常态下的投资强调的是有效,其中大幅度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是一大亮点。
“虽然城际间的高铁、公路、机场建设较多,但城内轨道交通、地铁和道路建设严重不足,地下管网明显老化,许多城市被堵车和城市内涝困扰。这些领域的投资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林毅夫说。
保持速度的“加法”还包括让发动机及时“更新换代”,这就是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加速迈上中高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实施“中国制造2025”,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等计划,力争在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的高地上赢得竞争优势,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
做减法:退是为了更好地进
汽车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光加油还不够,还必须清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简政放权、减税降费、节能减排—一系列“减”字的背后,目的是约束任性的权力,清除拦路的阻力,激发市场的活力,调动万众的创造力。
“过去一年的实践证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理顺了,可以在提高效率、激发活力的同时体现公平与均衡,更好地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说。
在已经提前完成减少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基础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并就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制定公布“三张清单”等做出了具体安排。
这些部署瞄准了“放小不放大、放虚不放实”、部分地方和环节改革不系统、不协调和不同步等现实问题,突出“放权”与“监管”同步,力求打通政策落实“中梗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
张连起委员说,越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越是要着眼长远和全局。为中小企业减负,对企业提高研发创新能力,做大做强,实现经济良性发展意义重大。
唯有落后产能退出市场,才能给新兴产业留出发展空间,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有保有压,化解过剩产能,支电影先生持企业兼并重组,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一些产能过剩企业的"出生证"、"死亡证"都是政府发的。有的地方政府明知道过剩产能对经济转型不利,但又因就业、财政收入等方面考虑瞻前顾后、不愿放手。”张小济委员说,化解过剩产能,就要大刀阔斧推进改革,真正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
做乘法:用好创新创业“金手指”
过去每到板栗成熟时节,浙江省桐庐县合村乡板栗种植户就发愁:板栗卖给谁?
如今,烦恼成为“过去式”。随着电商“农村发展战略落地桐庐试点项目”运行,板栗被一“网”打尽,不仅拉动了乡村消费,还带动创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温州晚报》雪君工作室主持人郑雪君说,信息经济下,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系统、现代物流服务让遥不可及的创业梦成为现实,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渐趋活跃,经济发展“乘数效应”不断释放。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当前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老路走不通了。”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说,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科技创新,让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每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拥有创业空间。
为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了包括扩大股权和分红激励等在内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来扶持和保护创新创造。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省长李强认为,更多地要依靠人才创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就能更好地释放“乘数效应”。
做“除法”:用新思维解好“投入产出”题
以尽量少的投入换取尽可能多的效益,做大分子、做小分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必须解好的一道“除法题”。
新常态呼唤增长动力的转换,可持续增长归根结底要靠技术进步。把增长动力真正从要素驱动转移到创新驱动,才不会回到靠增加投入、盲目扩张的老路上去。
答好中国经济的“投入产出”题,要有新思维,而新思维的核心要义是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关键字的转换,明确了当前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的迫切问题是抓紧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核心是依靠创新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说。
实施创新驱动,让中国制造业升至“微笑曲线”的上端,对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至关重要。
“经济增长真正的动力机制是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而这有赖于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的不断升级。”林毅夫委员说。
做除法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民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
“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改变的是撒胡椒面式的思维,推行的是精准扶贫、精准减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要缩小贫困人口的分母,扩大扶贫支持的分子,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才能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真正让扶贫效应最大化。(记者:车玉明、齐中熙、王希、安蓓、岳德亮)
作者::车玉明 齐中熙 王希 安蓓 岳德亮
上一篇:“书香绿城”读书会让图书快乐“漂流”
下一篇:智慧奇思: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