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所有体育培训机构都应该拥抱线上,直播陪练小班课或更适合
睿艺
《睿观察·素质教育行业的2019》
【编者按】新型冠状病毒在春节之前大规模爆发,疫情之下各行业都受到了影响,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诸多线下机构在疫情之下被按下了“暂停键”,但是线上教育却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青少儿篮球培训机构YBDL在疫情影响之下也暂停了线下教学,并开始摸索如何在这个艰难时刻活下来。
一直相信互联网可以赋能体育培训行业的YBDL创始人张晋之,开始深入探索体育教育的在线化发展。弈体谈就此联系到张晋之,他以第一人称角度分享了YBDL在疫情下的应对之措,并就体育教育的在线化发展进行了思考。
以下为张晋之的投稿内容:
2月10日是我过完年第一次回办公室,为了回我们花钱租的楼也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先要申报园区审批,带好身份证验证,园区还要向公安机关查询复工人员过去14天的行程,并且做好一切防疫工作)。我说你都不让我们进园区了那房租还收吗,房东说:照收不误,然后公司账上被扣了国家说可以延后缴纳的社保。
走进办公室,就只有几个有紧急任务的同事在场,平时挤满人的一楼空空荡荡,我到现在还感觉自己像做了场梦一样,就像最近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无聊透顶而看的那部豆瓣9分的台剧《想见你》那样魔幻。
回到2020年1月13日,开完年会,其乐融融,我们对接下去的一年充满信心。
1月19日,完成了年前的最后一节课程,我们像往常一样,做完系统上传工作,80%的同事都已回家过年。
1月20日,疫情开始发酵,但我还没怎么当回事。
1月23日,办公室开始放假,投资人突然开始提醒我要做好年后受影响的准备,上海教育发布2月29日之前不得开展线下培训,全国各地都要推迟开学时间的通告。
事态的发展,让我感到心里发毛。寒假班、冬令营取消,春季招生的旺季又不得不面对开学的推迟和家长的恐慌。
1月27日凌晨4点 科比坠机身亡,彻底电影蜜蜂触动了我脆弱的神经。
为什么2020年的开头可以如此魔幻?我在梦里按下了重启键…..
可是一觉醒来,新型冠状病毒确诊人数又翻了一倍,科比的二女儿GIGI竟然也在飞机上……
但是这种时候,我们只能自救。虽然中小企业哀鸿遍野,都在哭穷,线下培训行业也被列在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旅游、餐饮业之后的第三位,我也被莫名地拉进了无数个培训行业的“自救联盟”群。
是的!情况真的很糟糕!各方面的消息舆论都让我感受到空前的压力,困难很可能不是暂时的,我们可能都要做好迎接长期困难的准备!
那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每天都能看到大量行业应对疫情的培训干货,法务、财务、员工考核、服务模式等等,但即使这样所有人的情绪依然逃不过两个字——焦虑。因为所有的信息告诉我们这些手段都只是止损和节流,如果疫情进一步持续,问题会更严重。
大量的线下培训机构急于把课程搬到线上,反应最快的还是K12的学科类培训,群里充满了各种线上大佬们的直播培训课程,有些做得挺好,有些却遭遇了家长的反感,但至少他们都行动了起来,那体育机构应该怎么做呢?
为此,我们专门调研了众多体育培训机构的线上做法,我想所有友商应该也都一样。健康讲座、居家体育课视频、打卡挑战等,各类线上的策划创意让行业的智慧得到空前的开发,但即便如此,我依然感觉还缺少一些什么?体育培训线上化不应该只是依靠创意和玩法,我们的用户还需要更多扎实的指导与陪伴。
我开始思考一些问题,疫情之下,孩子们甚至整个家庭还有没有运动需求?家长对这个问题是不是感到“焦虑”?最关键的是愿不愿意为此付费?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问题就剩下如何把运动课程搬到线上。
从大年夜开始我就在不断思考一些问题,当然这很主观,所以之后要去一一验证:
1、 录播课程的意义不大。一是因为网上太多这种运动课程,而且都是免费的;二是因为孩子现在在家里上主课都忙不过来,家长更担心孩子的视力问题,缺乏互动和指导所以几乎没有效果,强迫打卡反而给家长带来一些负担。
2、 线上的教练直播陪练小班课更适合体育培训机构。一是因为小孩子需要陪伴、指导和监管,不然不可能坚持下来,这和健身私教是一个道理(我在家用KEEP训练的效果很差(尴尬的表情))。二是因为线上小班课可以做到一对八左右,从商业模式上来说账是能算的过来的。而且相对线下,跨越空间的限制让约课和上课都变得简单很多,年龄和运动基础的差异限制也没有线下那么严格,时间的灵活性更是一个优点,新学员的体验课预约模式也能和线下保持一致。
3、 线上体育培训不可能替代线下,尤其是一些团体性运动,家里的空间毕竟有限,也缺乏线下比赛的体验感。但是从个人角度特别是一些专项的训练(核心力量,弹跳,运球等)甚至能得到强化,一些理论知识也能得以更好地传递。
4、 这并不是短期的应急模式,而应该成为一个成熟的长线产品。我们很多学员的时间被学业挤压,每周最多只能在线下训练一次。但是如果加上线上的陪练,效果会好很多。这个模式在VIP陪练上已经得到验证。
5、 线上教育已经出现了那么多的巨头,也该轮到体育了。
当然问题也有很多:
1、 孩子能不能很好地坚持45分钟到1个小时的课程?
2、 运动量能不能得到保证?
3、 我们是篮球培训,在家里运球会不会扰民?
4、 如何更好地实现动作的纠正指导等互动?
5、 如何定价?
6、 有没有最适合的直播工具?
当然,问题再多,我们也只有这一条可走。于是YBDL“运动家”应运而生。“居家也运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运动家”。
我们计划采用和线下一样的一中一外的双师模式,带8个孩子进行直播陪练课程。带着那些需要在实践中逐个寻找答案的问题,我们在2月6日到2月9日开启了学员内部的免费公测。
我们在动博士APP上开放的48个名额,5分钟之内被一抢而空。
YBDL“运动家”线上陪练课程公测下来的结果令人欣喜,近100%的完课率,超过90%的家长满意率,让我对一些问题也有了答案:
1、 孩子能不能很好的坚持45分钟到1个小时的课程?
整体下来都没有太大问题,只有极少部分注意力欠缺的低龄孩子,因为对上课形式不熟悉,偶尔会有点懵。
2、 运动量能不能保证?
运动量完全可以保证,整堂课下来孩子们大汗淋漓,有的家长甚至表示课上完后睡觉很香,之前宅家期间一直是不肯睡觉的状态。
3、 我们是篮球培训,在家里运球会不会扰民?
我们专门设计开发了一款2cm厚的运球垫,减噪和弹性效果不错,报名即送。
4、 如何更好地实现动作的纠正指导等互动?
我们的一中一外双师模式能很好地关注到每一个孩子,但是在互动性和动作指导纠正上需要更好的直播工具,比如给孩子点赞、评分,甚至PK、游戏等环节。在课程设计上需要有更多的创新,比如流程的规范,如何加入英语和动作拆分的讲解,甚至tell jokes(这是一个主播的基本素质哈)。
5、 如何定价?
我们的线上陪练课程采用小班制直播,课程时间延长至1小时,学员使用课时抵扣(目前是1节线下课抵2节线上课),去除线下的场地成本,我们线上课程依然保证了较好的毛利,在财务上是非常健康的产品;至于C端新用户如何定价,课程套餐如何设计还在研究当中。
6、 有没有适合的直播工具?
我们一开始尝试过微信,现在用的是腾讯会议,最大的优点当然是“免费”,而且每个学员的画面不会产生翻转,并且都带有称谓标识,方便教练辨认学员;同时,腾讯会议还有智能降噪和美颜功能。当然它的开发初衷和用途还是视频会议,市面上缺乏一款为运动而生的直播软件。
通过公测课的观察和思考,我们认为家长对付费课程要求远高于免费课程。我们现在已经全面开始对学员进行线下向线上的平移,在开始收费之前,我紧张得睡不着觉,一是担心老学员的反应,二是体验课的买单情况。
但是结果令我欣喜,老学员纷纷要求继续YBDL“运动家”线上课程,首个体验班20个学员全部买单。通过调研,家长做出这样轻松的消费选择,最重要的原因是:居家运动对时间空间的门槛真的很低,不论是特殊时期还是将来,都是最便捷的选择;双师在线陪练模式特别抓得住孩子的注意力,完课率很高;与外教的英语口语交流又满足了口语实景操练的需求等等。
当然,这只是刚刚开始,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接下来要攻克线上获客成本高,以及运营效率等多个问题,我们已经开始尝试抖音和淘宝直播,以及和各个学校层面的合作。如果整个模式完全跑通的话,对我们的业务来说将是一次质的飞越。过去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的自我审视自我定位一直是重度线下体验的行业属性。疫情之下,生存问题倒逼着我们去思考去尝试,这一次我们没有退路,虽然我们都在不断地尝试拥抱互联网,但不能只是拍几个小视频传到网上或是发给家长而已。我觉得不只是我们,所有的体育培训机构都应该拥抱这一场线上化的改造,这个行业需要所有人向线上渗透的努力。
我眼中的体育培训机构的格局:
四流的机构靠教练
三流的机构靠场地
二流的机构靠销售
一流的机构靠品牌
而如今,无论你是几流的机构,都应该建立一个互联网系统,真正实现OMO模式。
这几天,我们整个技术团队正在加班加点研发动博士直播系统,一个真正为体育而生的直播课程系统。我们加了很多有趣的功能,包括优化约课流程,还有点赞、PK、MVP等互动功能,最重磅的是利用了骨骼扫描技术,根据手机性能进行优化,能够实时监测出学员动作是否标准并且给予矫正,还加入了一些AI小游戏等等,所有的功能性都会让整个线上课程更加专业,更加有趣生动,预计3月底完成第一版。届时我们会举行一个线上发布会展示成果,包括之前研发的已具问世雏形的线下未来智能球馆。
我怀揣着对青少年体育教育事业最美好的初心,去探索去尝试,我们热爱的行业要好好地活下去,我们所有的业内伙伴都应真正重视这一次线上的转型机会,让家长和孩子终生的“在家也运动”的习惯,让用户粘性这样互联网化的概念深入到我们的行业,存在即合理,我们的存在便是国家体育的未来。
每一份热爱都值得被呵护,每一份嘱托都应该被坚守,愿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2019年12月12号,《睿观察·素质教育行业的2019年》正式发售。首批《素质教育行业的2019》3000册图书已经售罄!第二批2000册发售中!现在下单,将陆续发货,欲购从速!(Ps:受疫情影响,快递配送有可能延迟。)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