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作者:熊丙奇
9月9日上午,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有关情况。这十年,教育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教育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完善教育优先发展机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连续十年保持在4%以上。
我国于2012年历史性地实现了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超过4%,达到4.28%。从2012年到2021年,这一比例一直保持在4%以上,为我国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扩大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的提供了最为关键的保障。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需持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深化教育管理与评价改革,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据介绍,我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必须扩大各级各类教育的学位资源,这也就离不开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
以学前教育为例,10年前,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最大的“短板”,2012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只有64.5%,存在较为严重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解决“入园难”与“入园贵”,关键在于增加公办园、普惠园的学位供给。这就需要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据统计,2010年,我国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占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比重只有1.7%,2015年不到4%,2019年已达到5%。其中,2011-2021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1730亿元,带动地方加大投入力度。这有力加快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2021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8.1%,比十年前提高23.6个百分点。
在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普及之后,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期待是实现高质量的普及,包括普及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发展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提高高中教育质量,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力与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实现这些新的发展目标,必须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以投入结构与模式的优化,深化教育改革。
我国在过去10年中,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就是重要的教育投入调整。这一调整,体现了国家对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已经达到87.78%,但要把所有普惠园建设为高质量的普惠园,还需要财政的大力投入。在部分发达国家,学前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超过8%,甚至更高。
加强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就是重要的教育治理改革。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指出,一些地方经费使用“重硬件轻软件、重支出轻绩效”,监督管理有待进一步强化等问题。要求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经费使用进一步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鼓励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努力让教师成为全社会尊重的职业。这对我国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在2020年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都已经实现普及,但是,我国还事实上存在教育焦虑,这和教育的“分层”与学校的“等级化”有关。中考后的普职分流变为普职分层,高等学校在唯学历、唯名校的教育评价体系中,被分为三六九等。只有全面解决教育“分层”与学校“等级化”问题,办好每一类、每一所学校,才能消除社会的教育焦虑,拓宽学生的成才空间。而解决“分层”与“等级化”问题,最为重要的就是改革教育投入模式与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我国新《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新定位是类型教育。把职业教育办为与普通教育平等的类型教育,是解决教育“分层”问题的重点与难点。当前,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还没有做到与普通教育一致,而从办好职业教育所需师资、实习实训场地、产教融合教育测算,职业教育所需经费投入是普通教育所需经费投入的3倍。显然,要让地方政府拿出举办普高3倍的经费办职业学校,这不但涉及增加教育经费投入,而且也将是重大的教育政绩观转变。
我国对高等学校的投入,在生均拨款基础上,实行“项目式”拨款,即通过申请建设项目的方式,向获批项目的高校拨款,其目的是打破平均主义,促进高校竞争。但是,“项目式”拨款,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学校要把很多精力用于申请项目、资源朝名校集中等等。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再继续这样的拨款方式,将不利于推进高校平等竞争,也难以推进破除唯学历、唯名校的教育评价改革。为此,要逐渐减少甚至取消项目式拨款,增加非竞争性的生均拨款,这会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促进大量地方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
总之,在后普及时代,发展教育,既要持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又要深化改革,形成新的教育公平观、质量观,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以此满足老百姓接受更好教育的诉求,让老百姓摆脱教育焦虑感,增加教育幸福感。(熊丙奇)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