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面试《敬业与乐业》试讲稿(逐字稿)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1-14
手机版

  前言

  《敬业与乐业》是近代文学家梁启超于1922年8月创作的一篇演讲稿。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这里分享给大家面试试讲稿一份,可以用作逐字稿直接使用,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家整理思路,面试顺利过关。

  《敬业与乐业》试讲稿正文

  同学们,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是梁启超先生对少年一代的殷切期望。那他又是如何看待“职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他的议论文《敬业与乐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请同学们现在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这么多同学都举手了,大家齐读一下这句话: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非常好。

  同学们,文章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来论证的呢?好,这位同学,你反应的最快,你来回答一下。他说,作者告诉我们,要有业,然后再敬业、再乐业。说得非常正确。

  那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分析第一个部分:有业的必要性。(板书-有业之必要)

  作者在提出“有业的必要性”观点之后,又是怎么证明自己观点的?我们齐读一下第三自然段。

  嗯,同学们读得差不多了。谁能说一说他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呢?大家都答出来了,他引用了孔子的话。那我们来找一位同学,读一读孔子的话。好,你来说一说。

  这位同学把孔子平时说话的感觉都读出来了啊,非常棒。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孔子一共说了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呢?对,孔子说了两个难。这两个难分别指的是什么呢?诶,指的都是无业。通过孔子的话,我们知道:——无业是不行的。所以他其实说的是:无业的危害。

  那前面我们明明想说的是有业的必要性,在这里却说的是无业的危害,这是什么论证?诶,后面那位同学反映的很快啊,叫——反面论证。(板书-反)

  那引用了孔子的话,这叫什么论证呢?对,这叫道理论证。

  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继续默读一下第四自然段,来看一看,作者又从哪些方面去论证了有业的必要性呢?

  好,同学们都已经读得差不多了。这段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啊?——百丈禅师的故事。百丈禅师不工作就不吃饭。这又是什么论证啊?同学们都说了,这用到具体的事例了,这叫做举例论证。非常好,请坐。

  刚才那个自然段是从反面去论证的,这个自然段强调的是一定要有事情做,要有业,所以他是——正面论证。(板书-正)。正面的论证什么呢?——有业的必要性。

  所以这时候我们就能够发现,这几个自然段里,作者是这样论证有业之必要的:

  先从提出观点开始,然后运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分别从反面和正面论证了有业的必要性。

  你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论证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呢?这边的同学说,有了工作能够使我们增长学识;这边的同学也说了,有了工作呀能够让我们自食其力;还有的同学说,没有工作就使人懒惰,等等。同学们列举出来的理由,都很不错。大家可以掌声鼓励一下自己。

  这都是我们这节课获得的人生道理。那同学们来想一想,作者先论证了有业的必要性,那具体又是怎样论证我们的敬业、我们的乐业呢?

  请同学课后用我们这节课学习过的方式再去预习一下敬业与乐业的部分,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图片来源于网络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做的一次演讲。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践和职业道德培训,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

  当时作者经历无数政治风波后退出政坛,赴欧洲考察,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后,即宣布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遂作此文。正由于作者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阔的文化视野,所以其阐述的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也从侧面说明了作者推崇传统文化的缘由。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哀时客、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是清末民国初中国文坛上影响较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2年黑龙江理科生,多少分上哈师大、哈商大、龙中医?
下一篇:2020年中国口腔医疗行业十大新闻人物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