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1-14
手机版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本文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

  思维发展与提升:本文叙事围绕项脊轩写小轩写故人,结构紧凑。

  审美鉴赏与创造:本文抒情围绕“悲”“喜”展开,脉络清晰。

  文化传承与理解:文中母亲慈爱、祖母爱怜与期望、妻子贤惠明理、作者对故人的深情眷恋之意,浸透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情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围绕项脊轩选材(写小轩写故人)的写作特点。

  难点是文中“悲”“喜”之情与叙事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诵读法、谈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猜谜语 衣锦还乡(打一人名)

  生:思索,发言。

  师:很聪明。今天,咱们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板书课题)

  师:谁来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生:查找资料,发言。

  二 学生初读文本,完成如下任务

  1 第一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从几个方面写的,运用了什么手法?

  2 第二段至第四段,分别回忆了什么人?什么事?

  三 学生精读文本,完成以下活动

  1 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2 文中哪些地方写“喜”?哪些地方写“悲”?

  3 赏析细节描写、景物描写。

  (1)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2)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3)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4)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5)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6)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7)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四 课堂小结

  选取家庭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现人物音容笑貌,寄托深情;景物描写,加浓氛围,烘托心情,尤为称道的是,以景结情,意味隽永,寄托作者对亡妻久远的缅怀和眷念。

  五 布置作业

  梳理本文的文言知识。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3山东成人高考专升本要什么条件?在校大专生能报考吗?
下一篇:「刚需上车」深圳星河天地五期楼盘专业测评报告重磅发布!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