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清明时节十二首桐花诗词欣赏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1-14
手机版

  春天,百花争艳的季节,你或许感慨于桃红柳绿,陶醉于梨风樱雪,痴迷于五颜六色的路边小花,但你可曾注意到高高的梧桐树上绽放着的美丽桐花?

  梧桐是中国古老的树种,在我国分布广泛,它是高大乔木,常常生于高岗、秀于山林,被作为“柔木”、“阳木”的代表、美好事物的象征,是中国传统的“比德”树木。主要包括梧桐(青桐)与泡桐(白桐)两种。

  桐花主要是指泡桐所开之花,花大型,紫、白两色。其在清明时节应时而开,是自然时序的物候标记,故被称为“清明节气之花”。桐花作为“三节”(寒食节、上巳节、清明节)期间典型的物候,“三节”的政治仪式、宴乐游春、祭祀思念等社会习俗构成了桐花意象的文化内涵;桐花傲立枝头、俯视众“花”,但开在春夏递变之际,是春之“压尾”、饯行者,是春逝的预示,桐花也因此与文人的落寞寡合以及高士的自惬自洽情怀相契合;唐宋时期,“桐花凤”之说流行,“桐花凤”与桐花的关系也被赋予了祥瑞、爱情等比喻意义;如今桐花也被赋予了“情窦初开”的花语。

  桐花在中国的诗词尤其是清明诗词中经常出现。在这清明节前夕,我们一起欣赏十二首桐花诗词,感受桐花之美。

  《西山桐十咏·桐花》-- 宋·陈翥

  吾有西山桐,桐盛茂其花。

  香心自蝶恋,缥缈带无涯。

  白者含秀色,粲如凝瑶华。

  紫者吐芳英,烂若舒朝霞。

  素奈亦足拟,红杏宁相加。

  世但贵丹药,夭艳资骄著。

  歌管绕庭槛,翫赏成矜夸。

  倘或求美材,为尔长所嗟。

  《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 唐·元稹

  微月照桐花,月微花漠漠。

  怨澹不胜情,低回拂帘幕。

  叶新阴影细,露重枝条弱。

  夜久春恨多,风清暗香薄。

  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

  但感事暌违,非言官好恶。

  奏书金銮殿,步屣青龙阁。

  我在山馆中,满地桐花落。

  《别岭南熊判官》-- 唐·元稹

  十年常远道,不忍别离声。

  况复三巴外,仍逢万里行。

  桐花新雨气,梨叶晚春晴。

  到海知何日,风波从此生。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唐·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寒食江畔》-- 唐·白居易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

  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闻莺树下沈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

  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上巳西溪同日清明》-- 宋·韩琦

  拍堤春水展轻纱,元巳清明景共嘉。

  人乐一时看开禊,饮随节日发桐花。

  红芳雨过妆新拂,绿柳含风带尽斜。

  欲继永和书盛事,愧无神笔走龙蛇。

  《上巳临川道中》-- 宋·陆游

  二月六夜春水生,陆子初有临川行。

  溪深桥断不得渡,城近卧闻吹角声。

  三月三日天气新,临川道中愁杀人。

  纤纤女手桑叶绿,漠漠客舍桐花春。

  平生怕路如怕虎,幽居不省游城俯。

  鹤躯苦瘦坐长饥,龟息无声惟默数。

  如今自怜还自笑,歛版低心事年少。

  儒冠未恨终自误,刀笔最惊非素料。

  五更欹枕一凄然,梦里扁舟水接天。

  红蕖绿芰梅山下,白塔朱楼禹庙边。

  《南歌子·柳色遮楼暗》-- 唐·张泌

  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

  画堂开处远风凉。高卷水晶帘额、衬斜阳。

  《过霸东石桥,桐花尽落》-- 宋·杨万里

  老去能逢几个春,今年春事不关人。

  红千紫百何曾梦,厌尾桐花也作尘。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宋·柳永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紺幰出郊坰。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

  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

  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

  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锁窗寒/琐寒窗》-- 宋·周邦彦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

  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

  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

  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

  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

  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举报/反馈

上一篇:「刚需上车」深圳星河天地五期楼盘专业测评报告重磅发布!
下一篇:上海中考自招VS裸考?头疼吗!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