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专业,新高考选科均需符合要求!南大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发布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1-15
手机版

  现代快报讯(记者 舒越)4 月 6 日,南京大学发布 2021 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大强基计划设三个专业组 8 个专业,实施新高考省份的考生选考科目均需符合填报专业的科目要求。

  △ 8 个招生专业,新高考省份考生需符合选科要求 学校供图

  申请考生分为两类,新高考选考科目需符合填报专业的科目要求

  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优秀的考生。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中阶段须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任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及以上奖项。

  南大强基计划设三个专业组 8 个专业,分别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实施新高考省份的第一类和第二类考生选考科目均应符合填报专业的科目要求。

  4 月 10-30 日,考生可登录南大强基计划报名平台(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284)按要求完成网上报名。所填信息须完整、准确、真实。报考南大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

  所在省份设置的招生专业中,第一类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专业兴趣填报不超过 3 个专业志愿。第二类考生只能在符合报名条件的竞赛科目所在专业组中填报 1 个专业,未设置对应专业组招生计划的不得报考(多填或未按要求填写的志愿无效)。填报志愿提交后不得修改。

  对于第一类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须达到所在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合并本科录取批次省份单独划定的相应分数线,下同)。南大按照 "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 的原则,公示各专业入围标准。对于第二类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即可入围,并按填报志愿确定入围专业。考生可于 6 月 27 日登陆报名系统查询入围结果。

  入围考生需参加体育测试和综合测试

  入围考生需参加体育测试和综合测试,测试时间为 6 月 29-30 日。

  体育测试。项目为 50 米跑、立定跳远,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未参加测试的考生不予录取。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测试的,须提交三级甲等医院证明。

  综合测试。测试在标准化考场进行,全程录音录像。测试项目包括笔试和面试,分别按照 60% 和 40% 记入南大考核成绩。面试重点考查考生相关学科知识储备和专业发展潜力,并参考考生综合素质档案。笔试按照考生入围专业所在专业组进行,其中,

  专业组 1 笔试科目为数理探究,主要考查相关学科基础、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专业组 2 笔试科目为化生综合,主要考查相关学科基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组 3 笔试科目为阅读表达,主要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综合素养和发展潜质。

  依据第一、二类考生 " 高考成绩(折算成 100 分)×85%+ 南大考核成绩(折算成 100 分)×15%" 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录取。南大按照 " 分数优先 " 的原则,依据招生计划分专业划定录取分数线。末位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高考成绩、南大考核成绩排序。

  南大于 7 月 5 日前确定录取名单,公示录取标准,并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前完成录取。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所在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培养模式看过来!建立动态进出通道和分流引导

  阶段考核的动态进出机制。根据学生兴趣发展和学习能力,建立 " 科学化、多阶段、动态性进出 " 考查机制,强化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过程性追踪,为学生建立动态进出通道和分流引导,注重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热情,促进学生不断深化自我认知,帮助学生确定符合个人特长与潜能的研究方向与目标。

  通专融合的优质课程体系。以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课、悦读经典计划课程群、科学之光通识课为核心的通识教育体系,帮助学生融会不同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广博的视野,提升综合素养。以 " 文理工医 " 协调与特色发展的学科支撑体系,打造兼具思想性、学术性、交叉性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跨学科研修平台,构建本研衔接培养机制,促进学生在相关学科领域内开展有深度和广度的探究。

  追求卓越的科研训练体系。以培养基础学科学术殿堂的 " 准学者 " 为目标,坚持前沿引领," 每生一项目 ",开放校内外各层次高水平研究平台,让学生接触专业前沿和顶尖学者;坚持大师引路," 每生一导师 ",构建涵盖 " 学业 - 学术 - 生涯 " 的多维本科生导师体系,通过师生深度交流协作,促进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养成;加强国内外交流," 每生一游学 ",打造多层次、宽领域的游学项目,支持学生参加顶尖实验室访问、短期交流、学术会议等,开拓学生学术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精准优质的支持服务体系。构建全员性、自主性和发展性的学习生态,围绕学生学业提升、体质增强、心理健康、生涯发展等提供个性化指导,为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研究与探索创造有利条件。注重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强化学生领导力、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开展学习与发展综合评价,完善奖励制度体系。

  被录取学生不再参加入学后面向新生的二次选拔,本科阶段转专业范围原则上限于南大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之内,具体按照强基专业动态进出方案实施。港台综艺

上一篇: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211吗?
下一篇:5本一见钟情的宠文:一见倾心,相伴一生,余生有你才不枉此生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