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平面直角坐标系,几种常见面积的求法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1-15
手机版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a,b)到x轴的距离为| b |,到y轴的距离为| a |;若点Q坐标为(c,b),那么PQ之间的距离为| a-c |;若点M坐标为(a,d),那么PM之间的距离为| b-d |。比如点A(1,3),点B(1,7),那么AB=7-3=4;点M(2,3),点N(-5,3),那么MN=2-(-5)=7.

  01类型一:底边在坐标轴上

  例题1:已知:A(-4,-5)、B(-2,0)、C(4,0),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分析:该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并且线段BC在坐标轴上,那么可选择BC为底,那么三角形的高为点A纵坐标的绝对值,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

  解:BC=4-(-2)=6,BC边上的高为:|-5|=5,

  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6×5÷2=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有一边在坐标轴上时,我们可选择坐标轴上的线段为底,与其相对的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的绝对值为高,无论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都适用。

  变式:已知:A(-4,-5)、B(-2,0),点C在x轴上,且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5,求点C坐标。

  分析:已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5,高为5,可求出三角形的底为6,点C可能在点B的左边,也可能在点C的右边,因此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若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求点坐标,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注意分情况讨论。

  02类型二:有一边与坐标轴平行

  例题2:已知:A(-3,-2),B(-1,3),C(3,3),求△ ABC的面积。

  分析:根据点B(-1,3)、C(3,3)坐标,可以得到线段BC∥x轴,并且BC=3-(-1)=4,我们可选择BC作为△ABC的底边。点A到线段BC的距离即为三角形ABC的高,高为3-(-2)=5,那么三角形ABC的面积为4×5÷2=10.

  如果在坐标系中,某个三角形有一条边在坐标轴上或平行于坐标轴,则根据这条边的两个顶点的坐标易求出这条边的长,再根据这条边所对的顶点的坐标可求出该边上的高,从而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03类型三:割补法

  例题3:如图,四边形ABCO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且A(1,4),B(5,2),C(6,0), O(0,0),求四边形ABCO的面积。

台湾剧  分析:求该四边形的面积,可将其分割为四部分,分别求出三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再将四部分面积相加即可得到。四边形OABC的面积为:1×4÷2+4×2÷2+1×2÷2+4×2=2+4+1+8=15.

  一般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已知顶点坐标地的多边形面积都可以通过割补的方法解决。不规则的四边形的面积不能直接求出,可以利用“分割”或“补形”,将图形转化为有边在坐标轴上或与坐标轴平行的图形来求。

  初一下学期,期末复习早知道:

  初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全等三角形动点题与十二大模型,你掌握了吗

  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之相交线与平行线,40道精选题过关练习

  平行线拐角、飞镖、8字型、翻折、角平分线模型分析,精选30题

  初一下学期,数学重点复习之一元二次方程组,精选40题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专访中国中车董事长孙永才:中车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 持续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交通装
下一篇:2022寒假推荐书单:小学低年级版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