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河南报考人数引热议:新生总共70万,考生达到125万,太难了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1-15
手机版

  导语:在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之下,参加高考的人数也是年年屡创新高,特别是在高考序幕拉开以后,我们总能感受到现场的氛围有多么浓烈,即便在结束之后,如此令人激动的美好依旧存在。

  据统计,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达到了一千一百九十三万,这样的数量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却也预示着未来的竞争会愈加激烈。

  

  众所周知,在每年参加高考的省份中,总有那么几个省份,会因为人数等方面的特别,显得非常突出。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河南省,就因为高考考生的超前和“内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像山东、河北、广东这个省份同样有数量相当的高考生参与,但每年基本保持在五十到七十万左右的数值,但和前面说到的高考大省河南相比,还是有非常明显的差距。

  可能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河南的高考人数总是“遥遥领先”呢?答案有这两个方面。首先是河南的人口比较多,自然就形成了庞大的高考队伍;再加上复读的同学,所以在每年的高考统计出来后,都可以看到河南是榜上有名的。

  22年河南报考人数引热议:新生总共70万,考生达到125万,太难了

  虽说高考是全国统一举行的升学考试,但对于不同地区的孩子们来说,他们面对的学习压力和竞争程度是非常不一样的。比如,倘若你所在的地区拥有非常丰富且实力雄厚的高校资源,那考上大学的几率也比较大;还有一点,是报考的人数比想象中要少,竞争也不会显得太激烈。

  比如,我国的首都北京,以及升学压力较小的天津,这两个地方设立了众多的高等院校,而且也不缺985、211、双一流这些人人羡慕的好大学,倘若是拥有当地的户籍,在政策上还能享受减分的优势,考名校会比其他地方的同学要容易得多。

  

  特别是被家长们称为是“高考天堂”的天津市,即便没有北京那么多的重点大学,但基本的名校还是有的。并且,天津的高考人数也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多,时常在7万到8万这个人数徘徊,本科率可以说是稳定而优秀。

  冒险片

  不过,和这两个城市比起来,河南的考生可以用“难”来形容。在超过一百万的高考考生的情况下,省内的高校资源竟没有随之跟上,可想而知竞争的局面会有多激烈了。

  了解河南省内高校情况的朋友都知道,现阶段仅有一所211的郑州大学,名牌院校的资源是非常稀缺的。虽然说近几年河南大学被评上了“双一流”的名号,但对于河南的考生们来说,要想在数百万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拿到这两所大学的入场券,最基本都得超过其他地方的考生三四十分。

  也许有同学会说,自己面对的压力也很大,实在不能理解河南为何总被称作是最难?其实,我们从今年的统计数据就可以看出,第一次参加高考的同学是七十万,但有五十五万是往年或前年的复读生,再想想自己,就会明白这些人需要多努力了。

  

  对于那些想争取考上重点或者本科的河南考生,在第一年失利之后,唯一的办法就是选择复读。可是,复读带来的压力并不比首次参考要小,其他应届生往往会受到复读生的实力碾压,成绩也很难追赶得上。如此一来,河南高考也形成了周而复始的“内卷”状况。

  

  当然,我们也能够理解这些同学的选择,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学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都想抓住高考的平台,实现人生的一跃,跳出原有的舒适圈,去往更好的地方,获得人生的良好机遇。

  那么,在当下和未来的升学压力下,相关部门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到河南的考生呢?

  最主要的,是加快省内大学的建设,特别是重点院校的资源要抓紧跟上;还有一点是在河南省外的其他地区,有目的地增加录取的名额,能够减缓省内的各项压力。

  

  除了这两点,每年也要严格限制复读生的人数,譬如,四川、云南等地已开始推行公立高中禁止接收复读生的政策,这对高考环境来说,也是个不错的改善。至于河南省需要如何来做,就得结合当地实际来好好计划了。

  

  总结:我们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河南省的考生们在升学上有所变化,同学们可以如愿以偿,不辜负自己三年以来的努力,去往心仪的大学,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景。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上海西南位育中学国际部2023年招生入学考试内容+时间+历年考情!
下一篇:一类本科和二类本科区别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