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西街观察」高考作文里的可为与有为
“论生逢其时”“可为与有为”“这,才是真正的成熟”,关于理想、纪念日、体育之效,2021年全国高考6月7日拉开帷幕,今年高考语文共8套试卷,以作文题最受关注。
作文为何受宠?网友们一语道破:“作文题目是唯一能看懂的题目啊。”这些看得懂的命题,紧扣时事热点,又像极了觉醒年代,暗含着整个社会对学生一代价值观的考量。
全民热议的高考作文题,勾连时代,心系家国,指向个体。全民热议的高考,是别人的高考、也是自己的回忆。
正如过往的经历难复制,逝去的时光难倒回。囿于应试作文难以不落窠臼,命题写作难免言不由衷,高考作文被全社会给予的高度关注,也时常被一些人解读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去年8月,浙江《教学月刊》公号刊载了当年本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文中遍布“嚆矢”“孜孜矻矻”等生僻词,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泰尔等名家穿梭其中。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引经据典恰恰用对了地方。
一篇晦涩艰深的高考满分作文,把围绕高考作文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推至台前。热议的焦点是这篇作文“配不配”满分,以及高考作文有没有必要写成这样。
当我们在关注高考作文的时候,也是对高考本身的极大关注。审视国内高考的很多现象,会发现类似高考作文一样的彼此矛盾之处。一手是对高考“唯分数论”应试教育的全民吐槽,一手是高考改革“多重标准”公平性的全民疑虑。
恢复高考,是高考之“可为”的“可”落地的一大步。此后40多年,“可”一直被实践着,被质疑着,被坚守着。改革高考,是高考“有为”之“有”的一大步,唯有如此,才能看到更多的年少有为。
循此逻辑,高考作文的“可为”在于面向全社会。“觉醒”总是从认识自身开始,先是物理和生理的,然后延及精神。让生逢其时的我们追回觉醒年代,在如今躺平和内卷的气氛中不至于踽踽独行。
在作文题“论生逢其时”中,有一段提示语格外突出。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联想到“这,才是真正的成熟”,“这”可能比成熟本身更重要。“这”应体现文章主人公由青涩、懵懂、稚嫩到成熟的关键转折,或许是小我和大时代的一声响亮的撞击。
而高考作文的“有为”应该面向的是自己,高考作文最好的答案应是积极有为的“生活”。在这里,他们不再是命题作文的创作者,而是珍爱日常生活里的年轻人。如果写出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泰尔尚存争议,写出我心中的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泰尔岂不是更妙。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本文来源:北京商报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