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中国最高学府的第一专业:北大数学到底有多牛?
9月26日,2022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公布了获奖名单。在这场来自全球数十个多家、5万数学爱好者的角逐中,北京大学一骑绝尘,77位获奖者中有23位现就读于北大数学科学学院。
值得一提的是,获得金奖的四位参赛者中,一位是目前就读于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的陈泽坤,而来自西朗大学的饶正昊、麻省理工学院的卢维潇,本科也是在北大读的。
2022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获奖名单
令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出圈的,不仅是这次数学竞赛。事实上,作为北大“四大疯人院”之首,长期以来北大数学科学学院人才荟萃,一直都是国内数学学科的领头羊,在国际上也是享有盛誉。
北大数学学科为何能独领风骚,长达100年的时间?今天,我们一起探秘这个中国的数学圣地。
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其实,就连数学的发展也十分落后。毕竟,数学是基础科学的基础,数学学科没有深深扎根,其他基础科学就很难开花结果。对此,近代学者也有深刻的体会,因此,在现代大学刚刚进入中国之时,就开始创立数学学科。
早在1867年,同文馆内设立天文算学馆,由著名数学家李善兰执教。由于同文馆后来并入京师大学堂,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大学,所以,同文馆的天文算学可以算作是北大数学学科发展的最早溯源。
不过,北大数学学科的正式成立,要从1913年北大数学们招生算起。这是我国现代大学中第一个正式教学的数学系,被当作是中国现代数学的开端,也由此开启了北大数学学科强盛的百年之路。
刚创立的北大
那时候,现代大学刚刚进入中国不久,学科建设还不完备,即使是北大也需要在黑暗中不断探索,有时候难免会走一些弯路。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锐意改革,为北大注入了全新的血液。除了重新整合北大学科、重新梳理文理之外,蔡元培校长还专门成立了“数学门研究所”,进一步加强了数学的地位。
1919年,北大改“门”为“系”,各学科发展焕然一新。针对学校各系的序列问题,蔡元培指出:“大学宗旨,凡治哲学文学应用科学者,都要从纯粹科学入手;治纯粹科学者,都要从数学入手。所以,各系秩序,列数学系为第一系”。北大对数学的重视,从来都是毫不保留的。
确立了数学的核心地位之后,北大数学学科面向全国招募数学名,并由冯祖荀教授出任系主任。
北大冯祖荀(左二)
很快,北大成立了首个数学现代学术共同体——北大数理学会,会员包括吴维清、张崧年、俞启威等人。北大数理学会的成立,也是北大数学学科发展的突破性创举。随后,在北大数学系的主导下,北京数学会、中国数学会相继成立。
北大数学学科的发展,从来都不只是满足于培养北大学子,而是要推动全国数学学科的发展。这是北大数学学科发展从一开始就定下的格局。
1952年,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院系大调整。这次大调整的方向是“大学科”,将综合性大学调整为“专业类”院校。对于专业实力原本就很强的学科,在这次调整中会进一步得到加强——北大数学学科就是其中之一。
原本就实力强劲的北大数学系,整合了清华数学系、燕京大学数学系,组建成北大数学力学系,由此奠定了北大成为全国数学中心的基础。该系在几何、代数、拓扑、力学等学科领域,都有学术声誉很高的学科带头人,整合到一起,完全就是强强联手。
丁石孙(左三)参加纪念段学复先生活动
北大原数学系主任江泽涵、清华原数学系主任段学复、燕大原数学系主任许献瑜悉数留任,加上丁石孙、许宝騄、周培源等学术大师,一时间,北大数学力学系群星璀璨。全系共有29名教员,单正教授就有10人,并由数学大师段学复出任首任系主任。
凭借众数学、科学大师的专业能力和学术号召力,全国各地的年轻学者纷纷前往北大学习、交流。在这些数学大师的培养下,年轻教员逐渐成长为骨干,青年学子人才辈出,北大数学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水涨船高。
此时,北大数院俨然已经成为国内数学学科不折不扣的中心。从这里走出的数学家,有许多在后来成为国内数学研究的领袖,他们也被称为北大数学史上的“黄金一代”。
在北大数学力学系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力学系分离、概率统计专业独立,北大数学学科发展更加纯粹。直到1995年,北大整合了全系数学类相关学科,成立了北大数学科学学院。
历届学科带头人段学复、江泽涵、丁石孙等人,前任北大数院院长田刚,都是响当当的数学大师。
在2002年的世界数学家大会上,田刚教授应邀在大会上作了1小时报告。这是1897年世界数学家大会成立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本土数学家,是国际数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田刚教授还在2002年当任阿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委员,也是首位当选的中国数学家。
北大数院前任院长田刚
这些重要的国际数学活动,都慢慢有了中国人的身影,而他们其中,很多人都来自北大。
100多年来,北大数学学科培养了8000多名杰出人才,从这走出的院士达30多位。他们都活跃在各行各业中,有的专注于数学研究,有的凭借数学特长服务其他基础学科,有的进入企业用数学去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北大数院,有信息与计算学、概率统计、金融数学等细分专业,除了基础数学的研究外,也有应用数学领域。
从北大数学科学学院走出的吴文俊、王选,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们是北大数学的杰出代表,也是数学学科“活学活用”的典型。
吴文俊先生
前不久,被称为“韦神”的北大数学怪才韦东奕的一个采访引发强烈关注:手提一袋馒头和一瓶矿泉水,不修边幅,不善言辞,用最朴素的话语接受完采访。很多不明就里的人立马一段输出,以为北大数院的学生就是这个样子的。
还有那留“爆炸头”的爱因斯坦、“裸奔”的阿基米德、不善社交的陈景润……很多人对数学家的刻板印象就是一个字——“怪”。其实,大部分的数学家都不是这样的。
能够进入北大数院的学生,有奇才不假,但他们大部分人也是思维敏捷、性格开朗的年轻人。只不过,他们要比一般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北大韦东奕
(1)纯粹的数学研究
在京剧业内,有一句人尽皆知的行话:“不疯魔不成活”,用来形容北大数院的师生再合适不过了。
北大数院是北大中思想最活跃、学术氛围最浓厚的学院之一,也是对学生的要求最为严格的地方之一:不仅选拔严格,培养也很严格。
北大数院,最不缺的就是“状元”“奥数金牌得主”,也有数不尽的少年英才,小小年纪就展露了极高的数学天赋。来到这里的所有人,都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是出于最数学的热爱和天赋,想要一览数学之美。
(2)多元化培养计划
师生们在北大数院,可以全身心沉浸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去,不管课堂内外,都有师生智慧的碰撞,随处可见埋头苦读的学生,和心无旁骛的研究者。
2009年起,北大数院实施了“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选拔优秀的年轻学子,形成了“一手抓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学科基础;一手抓科研训练,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顶尖数学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3+X”讨论班、“本博连读特别计划”“拔尖计划2.0”……北大数院面向不同研究领域、不同特长的数学学生,启动了多项培养计划,让所有的天赋都能在这里找到施展的地方。
也许,这就是北大数院能够长期领跑的原因。
北大西门
今天,北大数院的数学学科在国内依然是金字塔塔尖般的存在,也是世界重要的数学研究中心。只不过,丘成桐领导的清华大学数学中心在奋起直追,世界数学巨头林立的欧美大学在虎视眈眈,北大数院想要更上一层楼,创建世界顶尖数学研究中心,还需要加倍努力才行。
参考资料:
【1】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张继平院士:40年北大数学路 | 北大黄金一代是如何培养的》
【2】北京大学官网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生命观念的探索
下一篇:50个成语,50个历史名人,你不一定知道!(附:100个国学常识汇总)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