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定了,百色教育要做这些事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1-16
手机版

  百色新闻网4月25日讯(通讯员 黄海杰)日前,百色市人民政府印发了《百色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描绘了“十四五”全市教育发展新蓝图,到2025年,全市高质量教育体系基本建立,各级教育普及目标全面实现,教育发展短板有效补充,制约教育发展结构性体制性障碍有效突破,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发展热点难点问题有效缓解,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教育现代化总体水平显著提升,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7%,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规模达10万人。全市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7年,教育主要发展指标总体达到全区平均水平。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计划。规划总投资9.73亿元,新建公办幼儿园38所,改扩建公办幼儿园78所,建设校舍面积28.47万平方米,活动场地13.82万平方米。其中,市本级新建3所;百东新区新建2所;右江区新建2所,改扩建5所;田阳区新建2所,改扩建1所;田东县新建4所,改扩建6所;平果市新建4所,改扩建2所;德保县新建1所,改扩建10所;靖西市新建8所,改扩建11所;那坡县新建2所,改扩建9所;凌云县新建1所,改扩建9所;乐业县新建1所,改扩建6所;田林县新建4所,改扩建4所;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建2所,改扩建9所;西林县新建2所,改扩建6所。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不低于55%。到2025年,确保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以上。健全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25年,全市至少有2个县(市、区)通过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国家认定。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计划。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配置,全市规划总投资76.95亿元,新建31所、改扩建226所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校舍面积139.97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51.55万平方米。其中,市本级改扩建2所;右江区新建9所,改扩建8所;田阳区改扩建10所;田东县新建3所,改扩建33所;平果市新建2所,改扩建15所;德保县新建1所,改扩建14所;靖西市新建5所,改扩建38所;那坡县新建1所,改扩建19所;凌云县新建2所,改扩建23所;乐业县新建2所,改扩建17所;田林县新建2所,改扩建7所;隆林县新建2所,改扩建26所;西林县新建2所,改扩建14所。优化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加强乡村小规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消除55人以上义务教育大班额。深入落实义务教育“公民同招”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不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率先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试点,到2025年,至少有1个县(市、区)达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

  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计划。新建6所、改扩建17所普通高中,扩大办学资源。其中,市直高中学校新建1所,改扩建1所;百东新区新建1所;田阳区改扩建2所;田东县改扩建3所;平果市新建1所,改扩建3所;德保县改扩建1所;靖西市新建1所,改扩建2所;那坡县改扩建1所;凌云县改扩建1所;乐业县新建1所;田林县改扩建1所;隆林各族自治县改扩建2所;西林县新建1所。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发展至15所,自治区星级特色普通高中发展至4所。建设1个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科课程基地,6所自治区新课程新教材示范校。

  职业技术教育提质培优计划。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项目,重点支持建设8所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重点支持建设24个中职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在百东新区、平果市分别创建1所综合实力强、与区域产业对接、专业特色突出的高职院校;支持市妇联与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合作探索创新“广西文秀巾帼励志班”职业教育新路子,建设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文秀巾帼励志”百东新校区项目,全力打造广西乡村振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政校企行社”五方协同育人新机制。办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以赛促教,进一步提高技能培养水平,培养新时代“百色工匠”;加快百色职业教育园项目建设(百色职业学院百东新校区项目),加快建设百色职业教育中心一期二阶段项目和二期项目建设,提升办学吸引力,打造品牌职业教育;全力支持广西工程职业学院、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学院,构建百色从中职、高职到本科职业教育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格局。

  高等教育振兴发展计划。加大对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学院建设广西一流学科的支持力度,对申报获得‘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培育)’的学科在建设(培育)期内给予配套资金支持,注重培养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支持百色职业学院建设好制铝工业类专业(群)、康养产业类专业(群)、教育与艺术类专业(群)、文化旅游产业类产业(群)、生态农业产业类专业(群)。力争到2025年,平果大学城在校大学生10万人以上。

  实施强师惠师计划。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红烛先锋工程”“校园头雁壮骨工程”和创建中小学党建示范校为抓手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加大教师补充力度,每年通过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特岗教师招聘、公费师范生培养录用、学校自主专项招聘等多渠道补充中小学急需紧缺学科教师及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50名。组织实施好“国培”“区培”项目,实施“百千万”名师工程,每年完成1万人次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日韩动漫能力。推动建设百色教育学院,完善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创新教师补充机制,补足配齐幼儿园教师、中小学体育美育等紧缺学科教师以及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将教育科研课题经费纳入全市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予以保障,市、县两级财政分别落实市级及以上教育重大科研课题专项经费200万元、100万元,支持教师个人(或团队)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对成功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教育重大科研课题的,分别给予该课题配套2倍、1.5倍、1:1的课题经费。

  民族团结教育与文化传承创新计划。加强民族文化教育,重点支持建设2个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6所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支持边境地区制定激励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骨干教师到边境学校任教支教。

  【网络编辑:韦晶】

上一篇:“文科生太多”竟然成了争论焦点!文科教育耽误了中国科技突破?
下一篇:【甘泉美文斋第325期】冯亚萍:拔牙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