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作文出炉,相比全国卷难度有所降低,引发网友热议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1-17
手机版

  全国高考已经结束有一段时间了,不过上海因为疫情原因推迟了高考,安排在了7月7日开始,目前有些试题已经被大家热议。

  当时的疫情防控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学生们被困在家里好几个月,根本没有办法认真学习,相关部门考虑到上海是自主出卷,并且学生的隔离状态不是很好,所以不想让学生在解除隔离后的第一时间就上考场。

  

  于是安排大家推迟一个月考试,在这段时间内可以由家转入校园,再由校园转入考场,这样学生比较能接受,成绩也不会太难看,目前已经有一些科目考试结束,据说发挥的还是可以接受的。

  现在已经有人开始议论上海的作文题目,因为之前的全国甲卷《红楼梦》难倒了不少学生,跟乙卷,还有新高考的试卷对比之下,甲卷的难度位居榜首,所以大家也很关心上海的作文,难易程度是不是有变化。

  

  上海作文的命题是“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呢?”作文题目出来之后,大家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网友认为,这不是送分题吗?一下子就能把题目读懂,就是字面意思,问题和答案大家更注重哪一个,这有必要作为一道题来考大家吗?不愧是自主出题就是简单,希望出题老师能够向全资讯影评国卷看齐,只有全国卷才能真正做到筛选人才。

  

  但也有网友有不同的意见,表示上海一直以来的作为题目水平都很高,哪一个地区都不能跟上海的水平相比较,上海的作文是最接近素质教育考核的初衷,考验的就是学生平时的思考积累和快速反应能力。

  而且答案不唯一化,大家可以展开想象来写作文,不像北方的学生,一写作文就只会表达“红色”,如果让北方的学生来写这个作文,必定得不了高分。

  

  虽然这些话不是很好听,但是不少北方地区的学生表示,自己确实不能理解出题人的意图,感觉自己写的话一定会跑题的,因为上海的作文出题风格一直就是偏向于思辨的,上海的考生注重的就是对于当下问题的一个思考以及自己的看法,这与北方地区的考卷出题根本就不是一个思路,所以说上海卷还是只能由上海的学生来做。

  其实大家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作文非要争一个高低,各学校老师和学生在备考的时候也会做一些其他地区的试卷,有时候老师也会说不做哪一个地区的,没必要做,并不是人家没有难度或者出题的范围不好。

  

  而是在最后的高考出题方向不一致,就算做了他们的试卷,对于咱们参加高考几乎没有帮助,就像大家经常看上海的高考满分作文一样,事实上到了高考上,根本用不到。

  所以没有什么难易程度,主要还是看谁来做这份试卷,上海的作文也一直都是这个味道。

  举报/反馈

上一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项目越来越多,教育部终于“出手了”
下一篇:东明体育的2022年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