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中国最强211,这所大学榜上有名!
纵使位于群雄环绕的江苏,苏州大学也同样显得光彩夺目。
苏州大学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一大批名流大家都在东吴大学留下了足迹,像许德珩(起草五四宣言、创立九三学社)、费孝通(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金庸(著名作家)等都在东吴大学留下求学执教的身影。
东吴大学也是中国最早开展法学专业教育的大学,著名的顾维钧就是东吴大学的毕业生,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国际法院一共6位中国籍法官,都是东吴大学培养的优秀人才。
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合并的跨越发展,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样一个有着光辉过去的大学,在今天也是同样的光彩夺目。 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苏大人艰苦奋斗,特别是近些年来,苏州大学发展迅猛,在一众高校中脱颖而出。
▎国际排名 一飞冲天
苏州大学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授权单位。截至2021年5月,苏州大学有2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30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苏州大学足足14个强势学科进军全国前20%,其中,软件工程和设计学更是拿到了A类学科的好成绩。
近几年,苏州大学在各大国际大学排行榜中长期稳定在国内前30名,超越一众985高校。
在US News 2022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苏州大学共有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凝聚态物理学4个学科进入US 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前10位,入选世界前50和前100的学科数量分别为7个和9个,稳居地方高校前列。
截至2021年5月,苏州大学共有包括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在内的1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更是进入了ESI世界排名前1‰。这所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正以昂扬的姿态,向世人展现着它跨越121年的深厚底蕴与不俗实力。
从自然指数来看,2020年到2021年的年度榜单数据,苏州大学位列国内高校14位,可以看到,环绕其前后的绝大部分都是一些老牌名校,苏州大学在高水平学术成果产出方面表现的也是相当亮眼。
▎师资队伍 实力雄厚
百年苏大,人才辈出。
这里有着一支实力一流的师资队伍。在这里,有着一支规模高达5700余人、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这里,大师云集。
世界上第一位采用单克隆抗体研究血小板的“中国血小板之父”阮长耿教授在这里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血栓与止血研究室。
中国著名光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君骅在这里“追光”,推动我国光学加工和测试迈向世界先进行列。
这里还有改写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范伯群先生,在这里推出了数以百万字计的系列成果,这些“硬货”实实在在地推进了文学史格局的调整,将苏大中文系建设成为了大家公认的通俗文学研究学术重镇。
这里更有实力出众的教学平台。苏州大学现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培育英才营造了肥沃的土壤。
依托着一流的师资队伍和优质的教学平台,苏州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被列为全国首批17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特区。
近年来,苏大学子每年获得国家级奖项500余人次,在全国“挑战杯”、奥运会等国内外各类大赛中屡屡折桂,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2018年,马玮良在苏州大学攻读硕士生研究生的时候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上发表论文,成果入选“2018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这是苏州大学学子勇攀科学高峰的最好证明,也是苏州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最好案例。
▎目光远大 追求卓越
尽管差不多已经是我国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了,苏州大学却从未停下追求卓越的脚步。
多年以来,苏州大学以开放进取的宏观视野,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积极推动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等交叉融合,为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的生长点。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至今,苏州大学共牵头承担9个项目,立项经费过亿元。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方面,苏州大学已经连续5年获批项目数在300项以上了,资助项目数连续10年位列全国前20;资助金额连续多年保持上涨,其中,2021年苏州大学有4人获批国家杰青,3人获批国家优青,实力不容小觑。
截至目前,苏州大学已拥有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3个,科研平台建设成果蔚然大观。
▎硕果累累 多方肯定
近年来,随着苏州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其优秀的发展势头也得到了多方的肯定。
刚刚公布的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苏州大学再次取得佳绩。苏州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沈振亚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缺血性心脏病细胞治疗关键技术创新及临床转化”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20年,苏州大学硕果累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2项,吴阶平医学奖1项,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3项......
此外,苏州大学2020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681项、国际专利授权29项,实现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210件;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和科学技术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单位”。
当下的全体苏大人正以昂扬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全球的视野,勇登科研高峰,在一代代苏大人锐意进取的步伐下,苏州大学迈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步伐,愈发地沉稳有力。
素材来源:青塔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