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坑”是哪些专业?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

  ·

  

  (单选题)“四大天坑是指”?

  A

  数学、机械、材料、化学

  B

  化学、物理、数学、材料

  C

  生物、化学、环境、材料

  D

  生物、化学、物理、材料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可这四个专业为啥这么坑呢?

  表面上,天坑专业学习起来非常辛苦,工作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跑外勤,环境普遍不太好,待遇也不太可观。

  它们都是典型的“高精尖”专业,本科生很难在领域内找到位置,简单来说,本科学历只能“尝尝味道”,想要走到“高薪行情好”岗位,硕士学历是基础门槛。

  

  那么:

  四大天坑专业的同学如何申请到自己心仪的硕/博项目?

  低年级的同学应该如何做好提升的准备?

  如何转专业呢?

  本期我们来了解一波,那些让四大天坑学子们挠破头的问题。

  前方贴心进度条,干货密集大家按需领取

  P1-2

  填坑指南 to 想在“生化环材”道路上好好发展的同学

  P3

  爬坑指南 to 想转专业同学

  P4

  把坑填出“花”来 to 大一大二规划期同学

  ☆ 填坑指南 1 ☆

  已经在坑里了,怎么能做好选择?

  我,读博么?

  走科研道路算是生化环材里不错的选择,而这个选择下,博士是“最优解”。

  去高校当研究员做教授自不必说,名校博士、大老板博后、SCN 主刊文章是“标配”;如果想去科技企业(药企之类)组队做项目,学历要求也很高。

  如果你实在决定不了,或者科研经历太少,可以选择先申请硕士,一是给你个思考缓冲的机会,二来可以以此为跳板冲刺更好的项目。

  只是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硕士项目都有助于读博,如果学校同时开设了 Master of Science 、Master of Engineering、Professional Study这几种学位,那 Master of Engineering 大概率读不了博,它通常是就业型项目(注意看项目的官网介绍)。

  海外硕/博对我有啥帮助呢?

  01 本科生确实就业难度大

  以生物专业为例,如果本科生去科研企业(能不能进再说),各种“刷试管”的苦活等着你,接触不到尖端技术;还有很多同学跑医院做药代,起步的薪资待遇都不理想。

  02 英语能力强、熟悉更多实验器材。

  在海外(主要是英语母语国家)受到一段时间的科研训练后,海归们的英文文献阅读和撰写的能力普遍更强。

  另一方面,实验器材对湿实验非常重要,而在海外留学之后,海归们对更多国际上新颖的实验方法、器材更熟悉,很多新颖的耗材可以迅速上手,做到举一反三,到企业和高校做研发也更受欢迎,比如我们曾经有同学在博士面试时就和导师围绕国内比较少见的试剂盒相谈甚欢。

  适用面广的申请建议?

  01 申顶校,看录取案例是否有陆本同学。

  比如,斯坦福的工程学院,不管是环境还是材料,三维无短板、科研经历不错的同学都可以试试,康奈尔纽约校电影蜜蜂区的 Cornell Tech 也是不错的选择;而 MIT、普林斯顿相关学院就极少陆本(甚至不是美国人的申请者都很少)能申请成功。

  

  02 申博士,不论是否要求,都建议尝试套磁

  套磁的本质就是通过了解对方教授的研究情况,写一篇能抓住导师眼球的套磁信,那么申请成功率就高很多。在套磁中,个人研究能力、努力程度比我们的背景更重要,比如有二本同学套到 UBC 导师的案例,他发的套磁信数量大、质量也不错,因而比很多 985&211 的同学结果还理想。

  (我们为大家准备了海外博士申请攻略+棕榈大道独家套磁手册,为你分析海外博士的申请方向、就业和收入情况,告诉你暑期科研的套磁方法......文末扫码就能免费领~)

  

  ☆ 填坑指南 2 ☆

  四个坑里的小伙伴各自需要了解的

  “生化环材”哪些分支发展会比较不错?不同分支的申请难度对比?

  生物

  ↓↓↓

  化学

  ↓↓↓

  环境

  ↓↓↓

  材料

  ↓↓↓

  为什么生物、化学、环境专业硕士项目这么少?!

  (这一点上材料的同学还比较幸运,可以选择的项目比较多)

  生物&化学

  ↓↓↓

  环境

  ↓↓↓

  ☆ 出坑指南 ☆

  能不能转专业?怎么转专业?

  转专业有哪些常见选择?

  转专业不是那么的容易,选择“小转”的同学居多,就是在专业大类下选择其它方向,或者和本专业关系密切的学科。

  常见的转出/转入专业:

  如何转到世界的尽头(编程)?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转专业方案是叠buff不理想的话,我们还可以走到世界的尽头——写代码!

  做“生化环材”的研究,本身要涉及到运用各种分析和实验的软件(matlab 大法好),很多同学会借机转到编程有关的项目,比如计算化学、计算生物学、生物统计等等。

  虽然不是纯转码,但是大家对编程语言的运用却比较熟练,而且毕业后不转行也可以去化学、生物公司做预测分析,不用去做湿实验这一点,也吸引了蛮多的同学,当然直接做程序员的也不少。

  放轻松!类似生物统计这样的专业,本身设置来就是当跳板的,无论你来自“生化环材”里的哪一个,只要补足了先修课,申请成功的概率都不小。

  先申硕后转专业出坑,我是在想 peach 么?

  不是,但不完全不是。

  如果你是在 track/concentration 层面的转专业,很明确的说,可以转。比如生物专业,你可以从相对容易被录取的微生物学转到比较难录取的癌症方向。

  大概流程是这样:作为学生,你无法更改选课方案,可以在确定了转专业的方向后、拿出成绩单和 department 沟通,如果对方觉得可以转出,那么负责人就会帮你转 track。

  还有就是跨专业转,在一定情况下也是可能的。比如想从化学专业转生物统计,仅限本校、先修课满足的话是成功的可能也不小。这个过程就相对复杂了,可以直接去找目标专业的导师来沟通,看看是不是能转进去。

  谁适合转专业?

  转专业首先是兴趣问题,不乏有同学能“一条路走到黑”,也有申请到斯坦福材料学硕士的同学最终转码,这就需要大家去完成人生目标的确立。

  更现实的因素是,想转专业的同学都是对学长学姐目前的工作状态、待遇薪资不是很满意的,所以转出大多都选择了转码。

  ☆ 把坑填出花☆

  低年级的同学应该做什么事情?

  如果在低年级阶段就打定了主意留学做科研,你的四年不会过得安逸。

  课程数量多,要保持高 GPA,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不能放松;虽然很多项目不要GRE了,但它仍然是个比较亮眼的加分项,所以大二开始,你要备考 GRE。

  大二开始,你要找导师进实验室做科研,让研究经历丰满起来;大三刷托福&做科研,一睁眼又是充实的一天。

  对于申请硕士来说,三维成绩当然是优先级更高;如果想申请 Ph.D.,科研经历可能更重要。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找科研,这里有些你可能感兴趣的科研案例:

  最后

  给天坑宝子们两个重要建议:

  1、 找到你感兴趣,并且发展前景好的方向,作为棕榈的导师,我们在申请之前都会帮助同学们梳理这个问题。“夕阳”学科的市场在迅速萎缩,例如传统材料方向的同学,可能随着学科发展,真的会面临失业的境地。

  2、 本科毕业是个重要的节点,这是你在专业学习上沉没成本比较小的时刻。你真的想要读博么?Ph.D. 时长 5-8 年,你可以忍受么?如果能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就决定转专业,或者想好往哪走,就…

  

  最后,抱紧坑里的你。( ̄︶ ̄*))

  举报/反馈

上一篇:21考研人必看!网上/现场确认常见问题答疑
下一篇:1977年“高考试卷”曝光,学渣看后感到遗憾,怎么没有早出生几年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