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将拒绝复读生?官方辟谣:没有这回事,家长终于放心了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前言

  高考是人生中重大的事情,学子们寒窗苦读12载为的就是通过高考有一个好前程,为自己的未来赋能。有很多人通过高考成就了自身,获得了高校的录取资格,当然也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和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

  毕竟高考仅仅只是一次考试,在关系如此重大的考试中难免会因为紧张、焦虑或者各种变故发生各种意外,因此每年都有很多发挥失常或者没有机会参加高考的学子选择复读。

  社会上对复读生的评价

  社会上对于复读的争议很大,一方面是因为复读生承担了很大的压力,一个高考失利会让他们失去对自己的信心,从而在复读的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压力,最终的成绩可能还没有第一次考得好。

  这样的新闻不在少数,有些高考生一次高考没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便再三复读,最后一次成绩比一次成绩差,原因就是因为复读生承担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另外很多人认为复读生侵害了应届生的利益,复读生占了应届生的大学名额。这样就会导致名额变少,毕竟大学的名额有限,给了复读生就没有应届生机会,况且复读生因为多复习一年的优势,肯定要比应届生时间充裕得多。

  2021年高考将拒绝复读生?官方辟谣:没有这回事

  我国教育部也因此对于复读进行了改革,具体如何改革的?高考还是否允许复读生的参加,很多人对此担心不已,家长担心孩子高考发挥失常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而学生们也担心没有复读让自己的精神压力变大,反而会影响高考的发挥。

  实际上教育部并没有禁止复读生参加高考,新的政策只是针对于少部分的省市。除了这些少部分的省市外,很多地区的公立高中还是被允许接受复读生的。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某些禁止招收高三复读生的省市,高三考生要想复读也并不是没有可能,他们可以来私立学校在此就读或者在家中自考一年,然后参加第二次高考。

  所以家长们大可以放心,教育部也意识到如果禁止复读实际上是不利于高考生正常发挥的,允许复读的存在意味着存在后路,高考生们心态也更加轻松,更有利于发挥出好成绩。

  前面提到过有一部分省市是禁止复读生参加高考的,对于这些考生来说就可以通过社会考生的方式或者参加私立高中来参加高考,我们先来谈一谈社会考生的问题。社会考生手续麻烦

  我国每年都有很多社会考生参加高考,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够在学校里系统的学习,对于这些考生来说,自律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品质,另恐怖片外他们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

  另外社会考生不同于在校考生的是他们的手续比较麻烦,他们需要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名高考,还要持证明材料去招生办建立电子档案和学籍,和在校考生相比实在是有些麻烦了。

  处在禁止复读生参加高考的省市,对于这些考生而言进入私立高中进行复读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是大家都知道,私立的学校,无论是小学还是高中,收费都是比较昂贵的,很多贫穷的家庭因为负担不起学费只能选择在家自学参加下一次的高考,这也是社会的一大痛点。

  如何复读才能考出好成绩?

  ①学习习惯是关键

  很多高考复读生其实考的并没有第一次好,这除了是因为压力的因素外还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成绩来说至关重要,考前恶补不见得能够记忆更多的知识点,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想法不建议大家有,对于复读生来说还是希望大家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的学习。

  ②整理错题并多和老师请教

  高考的题型其实就这么多,只要掌握好相关的答题技巧和熟练题型的解题方法,其实取得一个好成绩是不难的。为此,复读生们就要准备一个错题本将自己易错的题整理下来,如果每次考试总是在一个题型上犯错误,这时就要多多请教老师,帮助老师理清自己的答题思路,这样才能避免错误的再次犯下。

  ③打好基础知识的扎实基础,胜过做题无数

  很多题目实际上都是根据知识点出的,掌握好了基础的知识点,比做很多道题要有效得多。什么时候建议刷题?就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多刷题掌握高考的节奏、加快自身的答题速度,这样对于适应高考的节奏是很有帮助的。

  总结

  复读生们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就要打好基础知识、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划,这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另外,复读生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复读其实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我国每年复读的人数都很多,有很多人都在复读中取得了好成绩。

  完全没有必要认为复读是一件丢脸的事情,从而压力山大,这样不仅不利于复习计划的进行,学习效率也会大幅度降低,这一点请复读生务必要牢记。家长们也不要在复读生面前灌输各种负面的情绪或者无用的鸡汤,这样只会给复读生徒增烦恼罢了。

  举报/反馈

上一篇:“福满京城,春贺神州”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春节、元宵系列文化活动
下一篇:23择校指南|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考研考情分析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