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清华海归博士被羁押4年半,申请2亿国家赔偿,法院公开道歉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2014年,中国“LED之父”孙夕庆含冤入狱。在被羁押的四年里,他不停地申诉,用114次庭审洗脱了自己“子虚乌有”的虚开增值发票罪名。

  2018年,关键证据的出现才让孙夕庆的罪名得以洗清。他向国家申请了2亿的赔偿,但是却遭到拒绝,最终只收到了总计54万的赔偿和法院的公开道歉。金钱可以补偿,但4年时间却永远无法弥补,对孙夕庆来说,可谓是损失惨重。

  

  1964年出生的孙夕庆从小就有数学方面的天赋,他的父母也十分注重对他的教育。所以从很小开始孙夕庆就开始上奥数班,直到高中他已经参加了很多奥数竞赛并且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非常让家里人骄傲。

  不仅仅是在奥数方面,孙夕庆还很喜欢阅读,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名著他都有了解,并且十分熟悉。在别的孩子还在玩游戏或者给家长撒娇时,他就已经在利用课间向老师提问,研究数学问题了。

  

  星光终是不负赶路人。1982年,孙夕庆一举成为山东潍坊市安丘县的县状元。虽然有很多高校向孙夕庆表示诚挚的邀请,但是孙夕庆还是选择了自己向往了很久的清华大学。

  孙夕庆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专业,在清华大学这样一个卧龙凤雏的地方,孙夕庆很快就发现了自己并不是很聪明。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选择了把压力转化为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

  正是因为他的不断坚持,在清华大学期间他曾经多次获得奖学金。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发展特长,在大学期间还发明了自己的专利。1993年,他仿佛开挂的学习生涯在他博士毕业的那一刻起才结束。接下来的就是他在创业路上的坎坷。

  

  其实,在刚刚毕业不久,孙夕庆就受邀去了美国著名的电子公司摩托罗拉当了电子工程师。在美国工作的几年,孙夕庆非常受同事和公司的喜欢,但是他的心里一直都想着自己的祖国。

  于是,孙夕庆毅然决然决定回国创业。当时的中国还没有LED灯,孙夕庆就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让中国也能用上LED灯。

  他起初在扬州的一个集成电路公司担任工程师,以专业的知识储备用了好几年的时间为中国发明出了LED灯。就在此时他的家乡山东潍坊向他表示希望他能回乡创业,带动家乡脱贫的进程。

  

  2004年,孙夕庆带着七名海归博士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们一起创办了“中微光”这个公司,主要经营LED灯行业。就这样,山东潍坊成为了中国第一座LED城市。到2006年,中微光公司的月利润达到一千万,孙夕庆的创业计划得到了很优异的成果。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股东们的意见不一,2011年公司上市失败。长时间的产品不更新让股东们放弃对公司的投资,股东们直接胁迫孙夕庆签字。为了躲避警方的追捕,无奈的孙夕庆逃到了美国。国内谣言四起,无奈之下,他又选择了回国,他的不幸就此开始。

  

  刚回到山东的孙夕庆就被淮坊市检察院提出了上诉,并且以虚开增值发票罪羁押了孙夕庆。尽管孙夕庆百般否认和申诉,也始终没有结果。在被关押的四年里,孙夕庆的申诉次数甚至申报了吉尼斯“开庭次数最多的刑事案件”的世界纪录。

  四年之后关键证据的出现终于替他洗清了冤屈。检察院也向已经55岁的孙夕庆进行了道歉和赔偿。尽管法院的的赔偿只有54万,距离孙夕庆提出的2亿相差甚远,但是双方还是握手言和。事件就此结束。

  

  近年来,我国发现了不少冤假错案翻案的事件,大致因为三种原因。一是因为案件的证据不足和多方压力导致法官没有办法清晰仔细地分析案情。二是因为法官自身的不公正原因。三是因为法官自身的证据处理能力,逻辑能力不合格,导致案件错判。

  这种冤假错案的出现严重践踏了当事人的尊严,甚至剥夺了其生命,是一种极其恶劣的现象。并且,这种事件的频频出现会导致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不断降低,影响社会的整体凝聚力等等。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冤假错案对于当事人都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司法错误。

  

  对此,国家的司法人员应该端正自己的司法态度,以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来面对工作。诉讼律师也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向公众寻求帮助。我们相信,在国家的不断努力下,这类情况发生的概率一定会越来越小。

  举报/反馈

上一篇:Gartner发布《2022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魔力象限报告》
下一篇:“冬奥,我们来啦”,上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和医疗团队入驻上岗!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