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到400亿,复旦老师成为上海首富只用6年,娶美女主持为妻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各位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何在本世纪初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名人。那个时候创业的成功率也相对较高,可如今社会上的名人不断在减少,而且创业成功的失败率也很高呢?

  比如上海复旦老师郭广昌从身价4万做到400亿,只用了6年时间,后来又娶了美女主持为妻。放到今天这个社会,还有可能吗?

  

  一、郭广昌的故事

  1967年郭广昌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市一个普通的家庭之中,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郭广昌的童年中都是窝窝头。性格要强的他,很快凭借着自身优异的成绩考入到复旦大学。当时大学毕业的他,获得了在复旦留校任教的机会,每月工资为500元。要知道当时是在1989年,万元户可以说是一个人身份的代表。

  

  但随着国内下海热的兴起,此时的郭广昌也逐渐意识到不能一辈子当老师。带上身上仅有的积蓄,他也开始出来创业。当时郭广昌公司的主营业务还是做企业咨询,在当时那个年代的时候的上海,这个市场可是一片空白。很快公司接到了元祖食品的订单,并让他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而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壮大,1998年郭广昌将现有的公司更名为复星集团,并在6年之后,市值突破400亿元。在这里我们重点说下复星集团的合伙人制度。

  二、合伙人制度

  复星集团的产融发展战略的核心是通过设立财务公司整合集团内部资金以及涉足保险业,以获取低成本的资金,并将此途径获取的资金投入有价值的项目和企业中,获取投资收益。

  

  由此复星集团开启了“投资+保险”的金融发展模式,即在原来的产业板块上获得原始积累后,进入保险业获取低成本资本,之后将房地产和医药等领域与保险业相融合,打造“大健康”的战略方向,最终形成具有复星特色的“产融双驱”的商业模式,即综合金融和产业营运协调发展。

  复星集团的“产融双驱”战略,实质上是巴菲特产融结合模式的中国化。巴菲特的商业模式是以一个闭合的环形链条为基础的,通过保险业务获取低成本的资本,将获得的低成本资金通过股权投资等形式投入到优秀企业中以提供运营资本,这些企业通过良好的运作形成稳定的现金流,这些现金流最终反哺保险业务,形成一个闭合的商业链。

  

  正是基于对这种商业模式的研究,复星大踏步进入保险业,借助保险业的承保利润和投资利润对接长期优质资本,为集团带来更多收益。例如:入股永安保险、鼎睿再保险、复星葡萄牙保险,成立上海航运保险运营中心等。

  除此之外,在当前大力推崇“互联网+”概念的时代,复星还积极参与了各类互联网金融活动,先后投资菜鸟、创富融资租赁、浙商网商银行等互联网金融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复星集团已经形成了四大板块,统称综合金融(富足)板块,包含财富管理、保险、投资以及互联网金融。

  

  复星集团在双驱模式下,实现了金融板块和业务板块的协调发展,保证了复星集团的长期稳健发展。同时在组织模式上,复星借鉴了高盛的合伙人文化模式进行管理改革,形成富有复星特色的“合伙人”制度。也正是这个合伙人制度的存在,让郭广昌的身价暴涨到400亿元,并成功迎娶美女主持。

  

  三、时代造英雄

  在这里我们指出一个问题,郭广昌的故事并不具有任何代表性。我们要搞清楚他身处的时代,为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上对于咨询类公司需求比较旺盛阶段。但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行业内卷越来越严重,同样是复旦大学出来的毕业生,创业也不一定会取得成功。

  

  每个人身处的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我们不可盲目地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强,就一定可以创业成功。尤其是在今年疫情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大家创业更应该谨慎。

  总结

  从以上分析来看,郭广昌创业成功和时代所赋予的机会有很大关系,而这也是过去人感觉钱比较好赚的原因。但当潮水褪去,企业和人才内卷化严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时,创业不是那么一件轻松的事情。最后笔者想问下大家,各位对于时代造英雄的说法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上一篇:【小编提示】注意,这些关于内蒙古招生考试的信息请查收
下一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依然会热,但能源与动力等专业面临转向!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