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女博士一劈四”本属私事,“送论文”则有关学术规范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1-22
手机版

  近日,网传复旦女博士与中山医院医生情感纠葛一事引发网友热议。据网贴爆料: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生陆某为了和复旦大学女博士李某在一起,给她买房买车买珠宝并送其5篇高质量医学文章(其中包括一篇发在《自然》子刊的论文),不料李某却和他分手。经受不住打击,陆某选择服30颗安眠药自杀。有报道称,陆某自杀后,被战争片抢救过来。

  随着此事引发强烈围观,复旦大学在27日凌晨发声,表示“医学院高度重视,已要求并会同中山医院就网友关注的当事人师德师风和学风问题启动调查”,“对任何师德失范、学术不规范的行为,将一查到底,有责必究。”事情终于被导入正确的轨道。

  起初,复旦女博士“劈腿”致“天才”医学研究员自杀,就像一颗投进水面的石头,瞬间在舆论场激起一片涟漪。对这类情感八卦,吃惯群众向来一点即燃。尤其是这次还是学术圈的“大瓜”,更是激发了一众“瓜友”的兴趣,他们恨不得拿着放大镜360°一窥学术圈高知男女的爱恨情仇。

  在这场围观中,备受关注的不是李某可能同时周旋于四名男性之间,而是陆某送给她的5篇SCI论文。有熟悉学术圈的人士表示,送5篇SCI论文比送房送车厉害多了,“有多少硕博士生三年憋不出一篇SCI论文”。知乎上更有人表示,基本上SCI二区以上的论文发上3~6篇就能在一所普通211高校破格评选副教授,而二区以上发上5~8篇就能破格评选教授了。可见一篇SCI论文的分量。而陆某一送就是五篇,还有一篇是《自然》子刊文章,这是非一般的情深意切。

  但是,正是有了“送论文”的情节,这就注定不是一起普通的情感八卦事件,而是涉及严肃的学术伦理与学术风气问题。基于窥私天性,普通网友看个热闹无可厚非,但对事主所属学术机构来说,显然不能坐视不管。尤其是,这起疑似学术不端行为还发生在复旦大学这样的名校,更得严肃对待。毕竟,名校更应珍惜羽毛。

  目前,这一事件可能涉及两起学术不端行为。第一个自然是备受关注的送五篇SCI论文情节。众所周知,学术论文是一个人研究活动的体现,如果一个研究人员对一篇论文没有实际贡献,却成为这篇论文的作者,这显然违背学术伦理。而且,五篇SCI论文一定还连着某些学术荣誉与奖励,如果不查清楚,那就是对公共资源的榨取,对纳税人税金的坑骗。

  第二,根据网传的陆某所发朋友圈,李某的硕士论文也是他“一字一字码出来的”,那么,如果这种说法属实,李某的硕士学位也是靠欺骗得来,学位授予单位对此不能无动于衷。

  目前,复旦大学已经做出“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的表态,这值得肯定。如果调查发现,网上关于李某学术不端的问题属实,或者发现其他学术不端问题,就应该严肃处理李某,剥夺其相应学术荣誉。而对陆某可能涉及的师德问题,也不宜轻易放过。实际上,个人私德与学术态度往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很多例子已经说明,如果其中一方面出现问题,另一方面也不会清爽。

  至于一些人说的“这是人家私事,不用你们来管”,这明显是和稀泥。如果两个人只是谈恋爱,分分合合,当然是私人事务,但是,陆某、李某的关系却没有这么纯粹——涉及学术交易,这就是一种公共事务,必须用公共视角来严格审视。本质上,这关涉的也是公共利益。

  “女博士与男医生情感纠葛”事件,虽是从情感八卦始,但不应该以情感八卦终。如果此事不彻查清楚,就是又一次对学术圈的侮辱。用彻查给这起疑似学术不端行为正本清源,是对此事最好的回应。我们静待一个公平公正的处理结果。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中国六大顶尖军校,军校生心中梦想的摇篮,考上就是全村人的骄傲
下一篇:2022山东高校预测,山东大学排名稳如泰山,山东师范成为最大黑马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