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为孩子“保驾护航”,注重“数学敏感期”,孩子学起来不费劲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2-11-16
手机版

  关于孩子们的数学启蒙问题,老师们被问得最多的是:

  孩子的数学敏感期是几岁?

  0-12岁的孩子数学启蒙的重点究竟在哪里?

  怎么给孩子进行数学启蒙?

  今天在这里,统一给大家做个全方位地解析~

  

  针对很多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孩子想要学好数学,必须要有天分吗?

  斯坦福大学的有一项研究表明: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学好数学

  斯坦福大学的数学教授Jo Boaler认为:

  并没有什么“天生数学脑”,我们后天所见到的很多孩子对数学的敏感,极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利用好了孩子最重要的几个数学启蒙阶段。

  

  在孩子小时候,就为孩子引入数学学科的概念、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极大的影响。

  儿童一生中最关键的“数学敏感期”一共有5个,分别是0-1岁、1-3岁、3-6岁、6-9岁、9-12岁。

  作为孩子数学学习阶段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于孩子哪个年龄段应该重点启蒙哪部分内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底,而今天,小编就把它整理给大家,让家长能帮孩子在数学启蒙这条路上“保驾护航”。

  

  虽然只有短暂的1年,却是五个阶段中很重要的一年,孩子在0~1岁时,大脑完成大约40%的发育,包括大脑神经元细胞、髓鞘和海马体都在这个阶段发育完成。

  0~1岁时的宝宝,其实对数学已经有了基本印象,家长可以下意识地让宝贝在生活中多接触数学,比如:

  为孩子购买带有数字的积木或玩具

  把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数学图形打印下来给孩子看,隔一段时间,可以更改一次它们的数量,初步建立起孩子对数学知识的感知。

  

  给1-3岁的孩子做数学启蒙,必须要有实物在手,比如说数字饼干,一定要让孩子在“触感”中理解数学。

  1~2岁:按照轮换颜色的方式串珠子、把大小、形状相匹配的玩具配对,玩起5块以下的积木

  2岁:按大小顺序排列积木;引导孩子使用大、小、快、慢、轻、重等有对比意思的词;能够区分出明显不同的多和少;

  3岁:按颜色、形状、大小等给玩具和生活用品分类;

  

  3~6岁,是儿童理解数学概念、发展运算能力以及综合学习数学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应该频繁地和孩子亲子共读数学绘本,引导孩子思考,并且进行一定规模的数学思维训练。

  3~4岁:能够认清十以内的阿拉伯数字;能从五以内的物体中找出最大和最小的物体; 认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能以孩子自己为中心,区别上、下、左、右方位。

  4~5岁:能够认清二十以内的阿拉伯数字,并实现“数字”和“量”的对应关系;认识长方形、椭圆形和梯形; 能以孩子自己为中心,区别前、后方位。

  5~6岁:能按物品的两个特征进行复合分类;学会简易的测量方法;认识球体、正方体、圆柱体和长方体;初步理解平面和立体等数学图形与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

  

  6~9岁是孩子由具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最关键的时刻,在这个阶段,家长要更加重视对孩子归纳总结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技能的训练。

  这个阶段,孩子已正式进入学前班或小学阶段,需要把握的知识具体可以径直参考教学大纲。

  在这个阶段,孩子就可以自己单独阅读数学绘本了,也要更加全方位地理解里面的数学知识点。

  除此之外,还要多多接触思维训练题目,开拓思路,感受到“数学是有趣的”。

  

  9~12岁是孩子数学启蒙的最后一个数学敏感期,这也是整个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时期。

  在三年级,会有一个显著的“数学滑坡”现象,一二年级时靠背诵数学来获得高分的孩子,会在这个阶段被其他孩子反超,所以,前面几个阶段的数学启蒙和大量的思维训练非常重要。

  同时,这个阶段,为了应对小升初,有时间的孩子最好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奥数的学习。

  

  那么,如何更有效地帮孩子进行数学启蒙呢?给大家介绍3个妙招:

  1、生活是最棒的数学教科书

  当孩子3岁之后,父母就可以结合生活场景,给孩子正式进行数学启蒙了。

  比如孩子吃东西的时候告诉他一块两块,让他有数数的意识,比如利用市面上随处可见的木质积木玩具,帮助孩子认识容易理解的三角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

  

  当孩子再长大一些,能学习的地方就更多了:

  孩子帮助记录家庭账目的时候可以锻炼计算能力,超市购物的时候透过价格感受小数位的内涵、做烘培的时候可以认识重量单位学测量方法。

  生活永远是最棒的数学教科书。

  

  2、绘本是最佳数学助推器

  当然,如果家长们的数学不太好,或者是还暂时发现不了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数学知识的话,那么数学绘本就是你和孩子最方便的小老师了。

  通过给公主殿下找到最大一块地毯的故事,不知不觉就让孩子们直观地体会到了标准面积单位的思想,以及单位面积公式的因由。

  

  通过小猫咪的爸爸留给的秘密地图,引出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等系列概念,让小朋友们学会全方位观察。

  

  3、游戏是爱上数学最奏效的方式

  我们来比较一下:

  同学们要做10个灯笼,已经做好了8个,还要做多少个?

  学校有6瓶胶水,用掉了3瓶,还剩多少瓶?

  1、4、5、8、11、15、18、21,这些数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然而,和下面的玩具相比,孩子更愿意做哪一个呢?

  

  毫无疑问,肯定是下面这些,世界上没有哪个孩子不爱好,这可以说是保护孩子数学兴趣、锻炼孩子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式啦。

  毕竟,如果从小就让孩子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只会让孩子对数学越发反感,又怎会好好的学数学呢?

  将学习与玩乐相结合,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让孩子触手可及,才是正确的数学启蒙方式!

  这次我就给大家推荐一款孩子的数学启蒙神器--小狗算术天平。

  

  一款好的玩具最重要的就是好玩,这样才能引起小朋友们的兴趣,才能玩下去。

  我们不指望用玩具能培养出天才,孩子愿意玩下去,让学习的过程变得有趣,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是最可贵的。

  

  小狗数字天平这个玩具就是这样,是让孩子通过动手去充分感受、试错,然后自己找到正确答案。

  在玩耍中学习,非常有意思。

  小狗的造型本身就很受孩子的喜爱,加上设计又特别巧妙,数字与小狗之间的重量都非常精准无误差,是别的同类天平玩具做不到的。

  

  如果多1只,天平会马上直观体现出来,告诉孩子不相等,她就能轻松明白3的概念。

  

  不仅数字和小狗能产生平衡,数字与数字之间也能平衡。

  还有配套的卡片给孩子一起练习,更能加深娃对数感的记忆:

  玩法多样,边玩边学习数学

  01让孩子认识数字

  宝妈可以在天平一边放上一个数字,让孩子自己选数字或者小狗放上去~

  通过天平平衡,孩子就能慢慢理解数字数量之间的联系。

  

  02让孩子学会比数字大小

  对不懂太多数学知识的孩子,突然对她说,数字8<10,是很难理解的。

  但通过天平的偏向比较大小,孩子玩熟了自然学会了数字大小。

  

  03让孩子能轻松学会加减法

  在天平左边放一个8,在右边放一个3,让孩子思考8减3等于多少?又或者是3加多少等于8。

  需要孩子动手去多测试,在测试的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在思考的过程还能培养逻辑力。

  

  04做数字卡片当亲子游戏

  除了利用天平做加减法,还可以利用自带的卡片玩数字游戏。

  随机抽出一张卡片,利用其它卡片、数字和小狗,来完成等号后面的内容。

  

  阶段式玩法 全面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卡片难易程度是由绿色到紫色到蓝色,让孩子分阶段地玩,不要跳步。

  因为它是由浅入深进阶式的,这样也更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

  

  这套卡片最实用的一点,就是省去妈妈们绞尽脑汁去想题目。

  有多种不同组合的加减法题目计算,轮着玩,能玩好长一段时间。

  

  05两人或多人游戏

  一个人负责天平的左边,一个人负责天平的右边,一个负责出题,另一个负责将天平弄平。

  如果家里有两个以上的孩子,这个游戏一定很好玩。

  

  从基础的数字认知,再到数数,加法计算,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学习过程。

  相比教科书式的平面教学方法,这种能触摸尝试的方式,更适合低幼孩子的思维方式,能玩的时间也非常长。

  每个数字也都精心处理过,大小重量都适合孩子手掌拿取。

  

  小狗狗的个头较小哦,所以孩子还比较小的话,就怕淘气宝宝会把它放进嘴里误食,所以比较小的小孩子玩的过程中也需要有大人陪同哦。

  

  除了小狗算术天平之外,还有小猴子天平哦,也是非常可爱的!

  这套算术天平原来是只有在国外上市的,一套价格100多,但是现在我们国内也有自己生产啦,一套价格79.9元,中规中矩,2套价格119.9元~

  这款算术天平可以让孩子从2岁开始一直玩,在玩耍中轻松学会数学算术!喜欢的话就别错过啦,数学启蒙记得趁早哦~

  链接已经给大家找到了,我放在下面哦:

  举报/反馈

上一篇:原创初一新生入学后前一个月,做好这些,将快速适应新环境
下一篇:新东方优质课程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平台免费开播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