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河西走廊名山——焉支山
摘要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1],这首匈奴古民歌中的焉支山,地处今张掖市山丹县东南部,金昌市永昌县西部,是黑河水系与石羊河水系的分水岭。属祁连山支脉,东西长约三十四公里,南北宽约二十公里。坐落在河西走廊峰腰地带,甘州与凉州交界处,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自古就有“甘凉咽喉”之称。
▲ 焉支山位置示意图/甘肃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制图
焉支山地名由来
焉支山,又称燕支山、胭脂山、删丹山、大黄山、青松山、瑞獸山。汉代名焉支山,北朝魏、隋代及明代名燕支山,唐、元、明时代复名焉支山或删丹山,辽、北宋时期名胭脂山,又名删丹山。“焉支”一词源于匈奴语,而关于“焉支”的含义,其说法众多,一般认为“燕支山”、“胭脂山”是匈奴语的不同音译。匈奴各藩王之妻叫“阏氏”,“阏氏”音“焉支”,出自《史记》。《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单于有太子名冒顿。後有所爱阏氏,生少子,而单于欲废冒顿而立少子,乃使冒顿质於月氏。……欲得单于一阏氏。冒顿复问左右,左右皆怒曰:“东胡无道,乃求阏氏!请击之。”;东汉班固在出使西域归来后说过“匈奴名妻曰阏氏,言可爱如燕支。”是对“阏氏”音义的解释。《五代诗话·稗史汇编》记载:“北方有焉支山,山上多红蓝草,北人取其花朵染绯,取其英鲜者作胭脂。”基于上述史料,“胭脂”或“焉支”是匈奴语“阏氏”汉译的谐音。
▲ 山丹马场,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1 “删丹”之名
“删丹”一名史书也多有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山丹县境内置删丹、日勒两县,属张掖郡。《括地志》云:“焉支山一名刪丹山,在甘州刪丹縣東南五十里。”;《西河舊事》云:“焉支山東西百餘里,南北二十里,上有松柏五木,水草茂美,宜畜牧,與祁连山同。一名删丹山,亦曰删丹嶺,又名丹嶺。餘见凉州衛洪池嶺。”《旧唐书》载:“删丹,汉县,属张掖郡。后汉分张掖置西海郡。晋分删丹置兰池、万岁、仙提三县。炀帝废,并入删丹。居延海、焉支山在县界。删丹山,即焉支山,语讹也。”;《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删丹縣,中下。西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漢舊縣,属张掖郡。按焉支山,一名删丹山,故以名縣。山在縣南五十里,東西一百餘里,南北二十里,水草茂美,與祁連山同。”,从以上史书资料可以看出,删丹山即为焉支山,但其含义未有记述。据旧《山丹县志》记载,删丹古城在焉支山谷地近钟山寺处,“以晓日出映,丹碧相间如‘删’字,又名删丹山,并以此得县名。”
▲ 山丹马场,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2 “大黄山”与“青松山”之名
大黄山”与“青松山”之名,因山中多产大黄、多松而得名。《读史方舆纪要》载:“青松山,衛南八十里。一名大黄山,一名瑞獸山,一山而連跨數處。又鸞鳥山,在衛西南。漢縣以此名。羣山連亘,與青松、白嶺諸山皆相接。白嶺山,在衛西南。山頂冬夏積雪,望之皓然,寒氣異於他處,鳥飛不下。其東與凉州南山相連,亦名雪山。”;《永昌县志》记载:“焉支山,在西八十里,……与产药数十种,大黄尤多且良,故亦曰大黄山。又名青松山,向多松,今樵采殆尽。”,故名。瑞獸山,其含义无考。
历史名山“焉支山”。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游牧民族氐、羌、月氏、匈奴等在此繁衍生息;西汉初期,这里是匈奴昆邪王的重要牧地,《汉书地理志》记载,“张掖郡,故匈奴昆邪王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西入匈奴境内千余里。同年春,霍去病由北地出击,逾居延海,南下祁连山[2]。《史記·匈奴列傳》载:“其明年春,漢使骠骑将军去病将萬骑出隴西,过焉支山千余里,撃匈奴,得胡首虜萬八千餘級,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霍去病西征的胜利,使焉支山为世人所知。此战之后,匈奴失去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3]。此后,焉支山南麓的大马营滩、大河坝滩成为历代官马场。
03 隋炀帝与焉支山
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西巡,登焉支山,参禅天地,谒见高昌王鞠伯雅、伊吾吐屯设等西域二十七国使臣,史称“万国博览会”。这次河西走廊上的特大盛典,使焉支山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成为世界博览会最早的发源地而闻名天下,被人们称为“国博故里”。西巡之后,隋炀帝写下了著名的《饮马长城窟行》一诗,其中有“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的句子,描写了西巡河西的壮观场景。唐天宝十三年(754年),玄宗李隆基诏封焉支山神为“宁济公”,即安宁匡济之意,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奉旨建宁济公祠(后称钟山寺),并由杨炎作《大唐燕支山宁济公祠堂碑》,以示纪念。1936年红西路军征战河西,在焉支山留下了战斗遗址。
▲ 焉支山万国博览会(敦煌莫高窟45窟壁画)
04 文化名山“焉支山”
文化名山“焉支山”。唐代李白有《幽州胡马客歌》:“虽居焉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颊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岑参有《过燕支山寄杜位》:“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韦应物有《调笑令》:“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李昂有《从军行》:“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王维则有《燕支行》“汉家天(一作大)将才且雄。来时(一作时来)谒帝明光宫。……”;明末吕大器有“瀚海欲空青见月,焉支未染白如琼”等描写焉支山的壮美诗句,也成为边塞诗人笔下尽抒豪情的代名词。
参考文献
[1] 括地志辑校.(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中华书局.1980
[2] 史记.(汉)司马迁撰;(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2005
[3] 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
[4]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中华书局.1956
[5] 旧唐书.[后晋]刘昫.中华书局.1975
[6]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1975
[7] 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5
[8]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编著;“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中华书局.1956
[9] 山丹县志.(清)黄璟,主纂.甘肃文化出版社.2012
[10] 永昌县志.(嘉庆二十一年修).1983年版重印
[11] 《【溯源甘肃】焉支山——匈奴故地 国博故里》.甘肃日报-中国甘肃网.2019
上一篇:原创刘备不顾诸葛亮劝阻执意攻吴,到底是为了谁?并不是给关羽报仇
下一篇:原创如何看待张继科事情,产生了哪些影响,网友应该宽容他!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