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回顾:北京“巨贪”染指奥运建设项目吞百万,被捕后写上诉状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4-12
手机版

  问题:如何才能每天读到这样的故事?

  回答:点击右上方“关注”小编头条号!

  “我不服,我要上诉!”

  在听到法院的宣判结果之后,刘志华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他不仅这么说,几天之后,他还真的将上诉状写了出来,并将其提交给监狱方,还启动了上诉程序。

  作为2008年奥运工程建设的负责人,原北京市的副市长,曾经的刘志平可以说是风光无限,人人敬仰艳羡的存在。

  只可惜,在有了权力之后,他却没有平衡好权力和自身的欲望,从而犯下了错事,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在位期间,他不仅大搞以权谋私的腐化交易,伙同情妇大肆捞金。甚至据称,在负责奥运建设工程时,他还利用职务之便,从中获取了不少好处。

  

  但善恶有报,在犯下累累罪行之后,刘志华终于为自己换来了一个死缓的结局。

  尽管他对法院的判决结果并不满意,甚至启动了上诉程序,但可惜,他的上诉最终被驳回了。

  而他,最终也算是自食恶果了。

  年少时期的刘志平,也曾有过十分远大的抱负。

  他出生在辽宁省盘锦市,那时候正赶上新中国的成立,百废待兴,很多地方都还十分贫穷,刘志平的家乡更是如此。

  

  家庭条件贫穷落后的刘志平从小就吃遍了苦头,因此,“想要走出这个地方,到外面闯出一片天”便成为了年幼时期刘志平最想实现的那个愿望。

  好在他的父母也都是思想开明的人,在刘志平到了上学的年纪之后,也还是将他送进了学校之中。

  而刘志平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是什么样的,也知道父母为了送自己上学有多么艰难,因此,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也十分珍惜。

  他本来就是在学习上非常有天赋的人,又十分能吃苦,肯下功夫,因此在每次考试中他的成绩都能名列前茅。

  

  这让他的父母都十分高兴,理所当然地,他们便将光耀门楣的希望寄托在了刘志华身上。

  原本,刘志华也是这么想的。

  他自己也十分清楚地知道,要想改变命运,将来走出这个破败落后的小地方,那么,只有读书这一条路才是最有可能的。

  寒窗苦读十几载之后,刘志平本想着能够通过高考进入一所好的大学,从而找到一份发展前景广阔的工作,实现自己出人头地的愿望。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一夕之间,高考制度被取消,千万寒门学子的梦想就此破碎。于是,他们便彻底失去了通过考上大学,去看一看外面世界的机会。

  

  刘志华便是其中之一。

  对他而言,这不仅仅是意味着没有办法上大学这么简单,更意味着,想要出人头地,他付出的东西就要比原来多得多才行。

  不过刘志华并不气馁,他知道一味自怨自艾是改变不了任何事实的,事到如今,他能做的就是将手中的事情干好。

  他听从了组织的安排,进入了一处煤矿的矿洞,成为了一名矿石开采工人。

  

  在不见天日的矿洞里面,刘志华拥有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

  尽管成为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基层工人,与当初想要实现的愿望天差地别,但刘志华却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

  相反,尽管是最辛苦的体力劳动,每天做的工作也是又脏又累,他却依然是最勤恳的那一个。

  但,即便每天的工作已经花费了刘志华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却始终会抽出一段时间来用于学习。

  

  他上学期间那么努力是为了上大学,却不仅仅只为了上大学。虽然如今他的确没有办法参加高考,也没有办法上大学,但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提升自己也是。

  在书本中,他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学到更多的知识,也能参透更多的道理。

  他知道,即便是现在在煤矿中工作,他多读些书,总归是有用的。

  显然,他的想法是对的。

  恢复高考之后,作为第一批参加高考的考生,刘志华一鸣惊人,顺利地进入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

  

  大学期间,刘志华一如既往地肯吃苦头肯下功夫,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废寝忘食,不管什么活动都积极参加,取得了不少优异的成绩。

  正因如此,大学一毕业他便被安排进了北京劳动局,刘志华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渐渐地,凭借着专业的工作能力和踏实的工作态度,刘志华总是能将任务完成得十分优秀。

  理所当然,从一个小职员开始,刘志华慢慢成为了劳动局工资处副处长、处长,之后,他更是先后成为了副局长、党组书记。

  

  自然地,他手中的权力也就越来越大。

  于是不怀好意的人蜂拥而至,争先恐后地为他双手奉上了大把大把的钞票和礼物,削尖了脑袋也想要在他面前刷一刷存在感,与他搞好关系。

  对于这些,刘志华却通通拒绝。

  身为国家公职人员,刘志华当然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于这些送上门的礼物,他也心知肚明,十分清楚自己一旦没有忍受得住诱惑违反了纪律,那就一定会酿成大错。

  可是,即便是他拒绝的态度十分坚决,他手中越来越大的权力还是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

  

  想要耳边清净一些,对于现在的刘志华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也就意味着,在他的身边,时刻充斥着数不尽的诱惑,一旦他没有控制住自己,伸出了手,那么,他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起初,刘志华对于自己的自制力有十分充足的自信,也坚信自己不会被这些外物所诱惑,自甘堕落。

  直到,他遇见了一位女商人。

  从此,他便打破了自己的原则,在贪污腐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位女商人叫做王建瑞。

  

  尽管那个时候他已经有了妻子和儿子,一家三口生活也算是幸福美满,可刘志华还是渐渐被王建瑞的成熟韵味所吸引。

  在日复一日地挣扎之下,刘志华最终抛弃了自己内心的礼义廉耻,很快便和王建瑞勾搭在了一起,二人发展成为了地下情人的关系。

  但此时的刘志华还没有意识到,与礼义廉耻一同被抛弃的,还有他的纪律和法律意识——正是在认识王建瑞之后,他才慢慢走上贪污腐败的违法犯罪道路的。

  起初,王建瑞只是一家公司的一位建筑师,不过攀上了当时已经手握重权的刘志华之后,她很快便辞了原先的那份工作,打算自己注册一家公司。

  

  创办公司最是需要资金财产了,王建瑞从哪里凑齐这些钱呢?

  当然是在刘志华这里。

  有了情妇之后,刘志华的各项开销骤然增大,这一度让每个月只能拿到固定工资的刘志华十分苦恼。于是,他很快便收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红包。

  有一就有二,次数多了,曾经那个坚决不收任何东西的刘志华已经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麻木不仁,来者不拒的北京市副市长。

  除了收受贿赂,利用手中的权势让其他商人为王建瑞的公司筹资之外,刘志华还私自给了她不少项目和工程。

  

  在刘志华成为奥运工程建设负责人之后,其中的某些项目,也有王建瑞的手笔。

  甚至据说,二人狼狈为奸,还从这次奥运工程建设中捞了不少钱财,通通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贪污次数越来越多,胃口也越来越大的刘志华,渐渐不再满足于一些“小打小闹”,但凡商人送上门的钞票金额小些,刘志华就十分不满意,甚至多次主动找人索贿。

  而他的要求,也越来越过分。

  

  但俗话说:“民不与官斗”。刘志华位高权重,手中的权力轻易就能决定这些商人的“钱途”。于是他们只能忍气吞声,一次又一次地满足刘志华的要求。

  而这,更是越来越助长了刘志华的嚣张气焰。甚至,就连王瑞建也靠着他,变得越来越贪心。

  她不仅打着刘志华的旗号四处捞金,为自己谋取私利,甚至,她的为人处世也越来越嚣张。慢慢地,除了刘志华,她几乎已经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了。

  

  可以说,在刘志华贪污的这696.59万元之中,绝大部分是他与王瑞建两人共同的手笔,而他自己贪污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不过不论如何,刘志华贪污腐败也是既定的事实。很快,他的种种罪证便被调查了个底朝天,不管是他本人还是他的情妇王建瑞,都得到了相应的惩罚。

  最终,王建瑞被法院判处死刑缓刑,而王建瑞,则被判处八年有期徒刑。

  

  这下,他们二人算是永远地倒了台。

  在得到最终判决之后,刘志华表示对判决结果不服,要求上诉。在狱中,他亲手写下了上诉状,还启动了上诉程序。

  只不过,最终还是被驳回了。

  这也就意味着,等待刘志华的将是法律最严厉的惩罚。

  但他的结局却一点也不值得可惜。

  早在走上贪污腐败道路的时候,刘志华就应该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诚然,他走上错路少不了王建瑞的推波助澜,但归根结底,还是他自己的意念不够坚定。

  

  他法律意识淡泊,忽视了党的组织和纪律,那么,他理所应当要为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付出代价。

  对此,你怎么看?

  我最大的愿望是拥有真正的自由

  你的每个【点赞+关注】

  我都当成了喜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删)

  举报/反馈

上一篇:河北邯郸:惠民宣讲入基层 革命精神代代传
下一篇:经典947 | 柳鸣和朋友们的“西区故事”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