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唐僧拿出通关文牒无人敢拦?看李世民在上面写的6字就懂了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4-12
手机版

  《西游记》可以说是我们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之一,至少看了3遍。在整个主线剧情中,玄奘是被李世民派去西方取经的。在这条路上,唐僧每经过一个国家,都会拿出自己的“通关证”,做一个“自我介绍”,说明自己来自东唐,是为为了去找西天佛祖取经。只要当地国王在“通关文书”上盖章,唐僧就可以继续西进。

  

  「通关证件」其实就是类似护照的证件。古代为了巩固统治,控制国家人口流动,避免叛乱,在不同州市之间设置“门”。如果你想通过,你必须有相应的通行证。当时,小说中的唐僧要经过不同的国家,所以比较讲究。那么,为什么这些国家的君主在看到唐僧的“通关文书”后,就乖乖地给唐僧盖上印章,让唐僧走了呢?

  

  在《清关单》中,信息量其实挺大的。首先,在“通关单”的封面上,写着8个大字——“大唐贞观通关单”。这短短的8个字,清楚地表明了唐僧背后的“权势”。当时的唐朝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在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下,唐朝的发展达到了非常繁荣的局面。许多国家很难获得。

  

  不过,这份“通关证件”里面的文字,更有威慑力。文中解释说,这位玄奘是李世民的“弟弟”。事实上,他是李世民的养弟。李世民在当时受到各国的崇拜。作为李世民的“弟弟”,自然是各国都应该尊重的对象,他也不敢懈怠。因此,在沿途各国,君主看到唐僧的“通关文书”后,都会对唐僧表现出极大的尊重,以礼相待。毕竟在他的背后,是整个唐朝在支持着他。王朝。

  

  不过,在历史上,真正的玄奘并没有这么幸运。他既没有保护自己的徒弟,也没有所谓的“通关证”。从历史上看,“玄奘西游记”并非李世民授意而行,而是他主动前往。当时,唐代佛教的发展并不是很有序,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混乱。玄奘大师想要改变这种局面,于是主动提出去西域求经。只是当时西域不太平,李世民考虑到玄奘的安全,也没有答应玄奘的要求。

  

  玄奘的心无比坚定。虽然没有得到李世民的支持,但在公元629年,他还是采取了“走私”的方式前往西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历经14年,终于在公元643年拿到了真经。

  

  《西游记》的故事取材于玄奘的真实故事。小说中的情节精彩神奇,而真实历史中的故事更令人叹为观止。然而,无论是小说中的故事,还是真实历史中的故事,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去领悟的精神品质。他们的毅力、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上一篇:2023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原创插画展年度主题今天发布
下一篇:2个抑郁孩子的真实故事:每天活得生不如死,家人却浑然不知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