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第三届“青海榜样”——我们的影像志青海故事汇(特别季)侧记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4-12
手机版

  

  第三届“青海榜样”颁奖现场。本报记者 刘祎 摄

  本报记者 刘 祎

  一场春雪,催动古城西宁百花盛开,春意盎然。

  4月4日下午,青海广播电视台演播厅里灯光明亮。第三届“青海榜样”——我们的影像志青海故事汇(特别季)在一位雪域民警的自述中拉开序幕。

  轰隆轰隆……现场的大屏幕上播放着一名雪域民警乘坐火车,前往青藏铁路公安局格尔木公安处沱沱河站派出所报道的场景。紧接着,是民警日常巡查、做饭,进行体育活动的画面,画面中民警们轻松谈笑,艰苦的环境没有让他们有丝毫的消沉。

  在全国海拔最高的铁路公安派出所——沱沱河站派出所,22名民警长年累月坚守在那里,捍卫着582公里的雪域天路安全。他们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展现着新时代公安民警的忠诚与担当。

  现场灯光一转,一位警嫂坐在带有台灯的书桌前,深情地念着一封将要寄给在沱沱河站派出所工作的丈夫的家书:“我很想你,但我更理解你,请你继续在平凡而魅力无限的岗位上努力奋斗,家我来守,梦一起圆!”简朴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在座观众,话音刚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沱沱河站派出所所长沈卫平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说,沱沱河站派出所管辖线路跨越昆仑山、可可西里、风火山、唐古拉山,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海拔5072米,年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在这里工作,胸闷气短是常态,每走一步都会呼吸困难,但是环境再怎么恶劣,都需要有人坚守。所里大部分民警的嘴唇都是紫色的,但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但是在我眼里,这抹紫色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颜色!”沈卫平铿锵有力的话语让全场响起了持续而热烈的掌声。

  惟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就是沱沱河站派出所民警内心深处的情怀。不忘初心、献身使命,他们用生命践行着忠诚的誓言。

  ……

  大屏幕再次播放时,画面已是几名法官和调解员清晨与家人道别,然后匆匆奔赴工作岗位的情景。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的家事审判团队工作人员,深入基层社区调查了解情况,就离婚调解、子女抚养权等问题,进行耐心细致沟通调解的情景,让场下观众动容。

  家事调解员李菊花,之前是一名绣娘。在接受主持人访谈时李菊花说,做绣娘时绣的是自己对生活的一种向往,而做调解员要深入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情感,两者共同之处是都要有相当的耐心和细心,只有耐心和细心,才能理顺当事人激动的情绪、抚慰受伤的心灵。这些质朴而又充满感情的话语,赢得现场观众掌声如潮。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朱学恩说,法院工作就是这么细致而且繁琐,对互助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的家事审判团队来说,工作越有人情味、审理和调解越有温度,就越容易被老百姓认可。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只有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为当事人着想,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而人民的信任就是我们做好法治工作的基础。

  通过短片播放、互动访谈,观众们看到这一届的“青海榜样”们与往届一样,虽然工作岗位各有不同,但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是相同的。他们都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的位置,心怀“国之大者”,不负“民之所望”,可亲可信、可敬可学,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从而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贡献智慧和力量。

  记者注意到,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马臻昀和其他观众一样,被“青海榜样”们的先进事迹深深打动。她动容地说,互助县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团队的先进事迹,包含着他们对人民群众的爱心,对公平正义的敬畏心对法治进步的信心。作为一名法官助理,也要像他们那样,始终对人民群众怀着深厚的感情,想百姓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沿着司法为民的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让司法裁判更有温度、更有力量。

  榜样就是目标,榜样就是力量。在《不忘初心》的歌曲旋律中,当青少年代表向第三届“青海榜样”荣誉获得者——青藏铁路公安局格尔木公安处沱沱河站派出所、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团队献上鲜花时,全场观众报以热烈而长久的掌声。

  

  《青海日报》(2023年04月05日 第2版:省内要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上一篇:东江源头的红色文化宝库 寻乌35处革命遗址、遗迹再现苏区军民浴血奋斗故事
下一篇:故事:丈夫借口工作忙,我却撞见他搂着别人,嘴里喊白月光名字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