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追思华侨先烈 传承“华支”精神——清明前夕祭奠菲律宾华侨抗日先烈
原标题:追思华侨先烈 传承“华支”精神——清明前夕祭奠菲律宾华侨抗日先烈
追思华侨先烈 传承“华支”精神——清明前夕祭奠菲律宾华侨抗日先烈
清明临近 追忆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的抗战故事
新闻
热点
追思华侨先烈 传承“华支”精神——清明前夕祭奠菲律宾华侨抗日先烈
中新社马尼拉4月4日电题:追思华侨先烈 传承“华支”精神——清明前夕祭奠菲律宾华侨抗日先烈
“八十多年前,一批生活在菲律宾的华侨青年与菲人民肩并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同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并取得最终胜利。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没能等到胜利时刻。为了纪念牺牲的战友,幸存的‘华支’先辈建立了这座纪念碑。”菲律宾华支后裔联谊会执行副理事长李向昭如是说。
4日上午,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带领使馆外交官,以及菲华各社团、“华支”后裔及学生代表等一同来到位于马尼拉华侨义山的菲律宾华侨抗日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圈,表达对华侨先烈们的崇敬与哀思之情。
“华支”指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1942年日军占领菲律宾全境,52名在菲华侨成立了“华支”,与菲律宾人民一道反抗日军侵略。
黄溪连说,八十多年前,菲律宾华侨与菲律宾人民携手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为菲律宾的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谱写了壮美的中菲友谊篇章。菲律宾抗日华侨先烈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中菲人民患难与共、世代友好的历史见证。
“菲中人民的友好情谊不应被淡忘。‘华支’的故事不仅要讲给我们的下一代,也要讲给新一代的菲律宾人听。”李向昭说。
来自菲律宾圣托马斯大学的学生贾斯敏·吉娅(Jasmine Guia)从小就听说过“华支”的故事。“他们帮助菲律宾反抗日本侵略,最终为了保护菲律宾而牺牲。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缅怀他们,并向他们说一声谢谢。”贾斯敏·吉娅说。
参与祭奠活动的菲律宾远东大学学生凯特·布恩维亚耶(Kate Buenviaje)说,“他们从另一个国家来,但却真心实意地想要帮助所在国家。”“这代表着一种牺牲与奉献的价值观,一种永不褪色的民族精神。”93岁高龄的“华支”老战士吕水涯缓慢而有节奏地说,试图将每个字都发得清晰。
李向昭介绍称,目前已经有“第三代”在参与华支后裔联谊会活动,相信未来一定会将“华支”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华支”成立于1942年,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共参加大小战役260多次,击毙俘获敌人2000多名,队伍规模最大时有700多人。2007年,旅菲华侨华人在马尼拉华侨义山公墓建立纪念碑和纪念馆,以此纪念华侨抗日烈士的不朽功勋。(完)
新闻
热点
清明临近 追忆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的抗战故事
央视:临近清明节,我们也要随使馆人员一起前往华侨义山,祭扫抗日英烈。
在二战期间,菲律宾是太平洋战争的主战场,发生过惨烈的战役,也曾经沦为日本占领区。但在菲的华人华侨始终未曾屈服,他们奋起斗争反抗,谱写出许多壮烈的英雄赞歌,而华侨抗日游击支队就是其中的一员。这支游击队简称“华支”,这个词汇已经融入菲律宾语,稍微上一点年纪的人,大多知道关于“华支”的故事。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同时轰炸菲律宾,拉开太平洋战争的序幕。菲律宾于1942年全境沦陷。同年5月19日,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在吕宋岛中部的阿莱悦山正式成立,简称“华支”。在此后的三年多时间里,“华支”战士跨越菲律宾的15个省、市,作战260多次,共毙、伤、俘敌军2000多人,缴获各种武器940多支,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多年以前,我曾经采访过“华支”的一名老战士,他叫李康希。老人现在已经去世了,但他曾经给我讲述的故事,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华支”在1942年成立,李康希当年只有18岁,他的哥哥李如炮正是“华支”的一员,受到哥哥的影响,李康希也加入到了这个抗日组织当中,成为一名交通员。
“华支”老战士李康希与总台记者合影
他当时在队伍里年龄最小,部队安排他驾驶马车运送抗日刊物《导报》,李康希把报纸藏在马车的车轴中,路上遇到日本人盘查,他说当时吓得心脏都要停跳了,但好在日本人没有查到报纸,他也得以顺利过关。
李康希老人接受总台记者黄铮铮采访
李康希说,由于“华支”的战略非常灵活,因此对日军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日军开始意识到“华支”的重要作用,对“华支”的驻地展开了疯狂的围剿。敌军的围剿使“华支”陷入了困境,他们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
“华支”从中吕宋到南吕宋,翻山涉水500多公里,整个行程长达26天,沿途几乎没有粮食补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饥饿行军”。
经过这一次的战略转移,“华支”抵达了南吕宋地区。在这个地方,“华支”的队伍规模得到了扩大,由最开始的一个支队,变成了四个支队。而且在这一时期,也是“华支”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它取得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胜仗,这就是圣克鲁斯之战。
李康希曾经向我讲述过这场战役的情景。当天的战役从早上8点打到晚上6点,日军伤亡惨重,“华支”也有不少同志受伤。后来日军退守到当地的一个钟楼,死活不出来了。“华支”战士们就利用汽油,把汽油装进玻璃瓶,制成简易版的燃烧瓶,投掷到钟楼内,引发大火,日军不得不逃出钟楼避火,华支战士们就守在门口,最终将这股日军全歼。
在菲律宾采访多年,我也曾经遇到过很多“华支”的后裔,听过很多“华支”英勇抗战的故事。比如原全国侨联副主席王汉杰就是当时“华支”的总队长,他化名黄杰,一直在菲律宾领导“华支”工作。他的女儿王青青告诉我,1945年2月,美军要反攻马尼拉,当时美军的战略是要对马尼拉实行全面轰炸,以消灭日军,但配合作战的“华支”坚决不同意,因为轰炸马尼拉会给平民造成大量的伤亡。后来是“华支”作为先头部队打进马尼拉,解放了华侨聚居区,保护了很多平民的财产和生命的安全。
我还遇到过一名“华支”后裔名叫吴立宏,他的父亲吴映平和母亲孙淑蓉都曾是“华支”的战士。他说父亲在1949年回到中国,之后在中联部工作,很少讲起当年的故事。他们发现父亲有一只手是断的,后来父亲才说这是当年和日本人拼刺刀留下的,他砍死了那名日军,但是手也被日军砍伤。吴立宏说父亲的手直到他去世时,也一直抬不起来。
“华支”在抗日过程中有77名战士牺牲,其中就包括李康希的哥哥李如炮。在菲律宾华侨抗日纪念馆的墙壁上,陈列着这些烈士的遗像,有的人甚至没有照片,只有素描的肖像。日本投降后,菲律宾军方专门给“华支”请功,他们在信函中写道:“‘华支’的官兵都是外国公民,按照义务来说,他们可不必负直接抗敌的责任,可是他们自始至终同我们并肩作战,一直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历史不会忘记,这些拿着外国护照,却为了保护菲律宾人民,为了抵抗日军的暴行,而奋起战斗的华侨。青山埋忠骨,“华支”对抗战所作出的贡献,将永远地铭记在菲律宾人民的心中。
好了,以上就是总台驻菲律宾记者黄铮铮在当地的观察。
本期《总台记者看世界》作者:总台驻菲律宾记者 黄铮铮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责任编辑:
上一篇:最小风光储单元保障建筑长期持续运转——智能“大脑”调控碳排放(创新故事)
下一篇:《天安门第一方阵》:填补军事文学创作空白,梁晓声点赞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