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研究之《轴对称(二)》教学设计与思考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4-13
手机版

  原标题:一课研究之《轴对称(二)》教学设计与思考

  1

  向你介绍我是谁

  

  大家好!我是顾跃超,来自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郭店中心小学,是“一课研究”第12组的学员,很高兴与您在一课研究的微信中相遇!

  2

  本期内容有哪些

  听一听:教学,可以慢一点、好一点——陈洪杰(选自《小学数学教师》2023年第1期首卷语)

  读一读:《轴对称(二)》教学设计与思考

  思一思:趣味数学小故事一则

  3

  轻轻松松听听书

  教学,可以慢一点、好一点音频:进度条00:00 04:48 后退15秒倍速 快进15秒

  选自《小学教学教师》2023年第1期首卷语

  4

  坚持阅读8分钟

  《轴对称(二)》教学设计与思考

  1

  课前思考

  轴对称图形(二)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二)的教学内容,在学生二年级初步认识轴对称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所谓图形的运动,就是几何图形按照特定的要求变换位置,但图形的形状本身没有改变。图形的运动的基本结论:任何图形经过运动后,其形状,大小都保持不变,即对应边、对应角都相等,变化的只是图形的位置。笔者认为,需要从图形运动的角度去设计“教”与“学”的过程,帮助学生积累学习图形的经验以支撑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从而突出图形运动的本质。

  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经历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探究过程,体验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根据不同的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它的另一半。

  4

  教学实践

  一、创设情境,再次认识轴对称

  1.师:春节临近,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漂亮的老虎窗花,漂亮吗?

  2.师:你看到这个图形想到了以前学过的哪个数学知识?(预设:它是轴对称图形。)

  

  3.师:你是如何判断的?(沿某条直线对折能完全重合的图形)那这条直线叫什么?(对称轴)

  4.师:接下来利用“对折是否重合来判断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教师课件演示)

  

  5.师生交流小结: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轴对称图形。

  二、主动探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本质

  1.探究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关系。

  师: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老师这里有一个好的工具(出示方格纸)。

  现在你能不能判断这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你是怎么判断的?除了对折重合外,还有其他办法能说明吗?让学生从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来说明。

  

  师:如果想要把它变成轴对称图形,你会怎么办?你想怎么移?还有不同的移法吗?

  

  

  追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吗?

  

  教师指出:像这样,到对称轴距离相等的点,我们把它们叫做对称点。如果这个点记为A,那它的对称点就记为A’。我们就说A和A’是一组对称点。

  师:你能找出其它的对称点吗?

  生指,教师课件演示:因为线段上是有无数个点,所以轴对称图形中就有无数组对称点。

  2.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师:任务单上第一题的对称点你会找吗?试一试完成第一题。(3独立思考+2同桌交流)

  

  师生共同最后得出结论:

  (1)每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2)每组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三、运用性质,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出示课件,想象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画一画 :利用今天学的知识你能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吗?生操作,完成任务单第2题,展示,介绍,讨论。

  师引导:先找什么?(对称点)你是怎么找的?(引出关键点)两条线段连接处就是关键点。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结合课件进行总结。

  

  

  2.总结方法。

  找:关键点

  定:根据对称轴确定每一个端点的对称点

  连:依次连接这些对称点,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四、巩固拓展,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想一想:在已知图案上再添上一个小正方形后,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你有几种方法?

  

  5

  趣味数学小故事:一元钱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后来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那一元钱到哪去了?

  

  审核人:沈祯祯 叶芳芳

  责任编辑:

上一篇:《陈情令》薛洋:我在一个人的城等你,哪怕世间再无晓星尘
下一篇:一线教师有福,评职称变化,教龄满15年或直接晋升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