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广元必去昭化古城,承载三国悠悠历史的文化名城,不去会留遗憾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4-17
手机版

  

  去广元旅游的时候,才知道这里有座千年历史古城--昭化古城,也许是孤陋寡闻的缘故。它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

  这座古色古香的古城就坐落在“三江”交汇处,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正是三国时代源远流长的历史象征。

  广元昭化古城,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

  如果单单从知名度上来说,这是一座名气不大的地方,但它却却承载着三国悠久的历史脉络,来了不得不去看看,去了绝对值得!

  

  昭化古城,位于白龙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汇处,其嘉陵江水在此洄澜,水系宛成江河,而太极天成,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极”自然奇观之美誉。

  昭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昭化古城,据说是国内保存最好的唯一一座古代县城城邑,也是一座中国建制的活化石之城。

  这里有汉代城墙遗址,龙门书院,考棚等明清古建筑,还有三横两纵的古青石板街,走在石板路上,看到原样保存尚好的古建筑,让人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历史的长河中。

  

  据有关资料显示,秦国时期,昭化古城是中国古时最早推行郡县制管理的县治地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巴蜀第一县,是四川旅游特色古镇,也是古城的旅游景区之一。

  昭化,古称葭萌。据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以及2200多年连续建县史,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的一环,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

  古城的名气不是争来的,而是与生俱有的东西不得不承认。多年来,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殊荣,并被峨眉电影集团授予“影视拍摄基地”。

  

  1992年,昭化古城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古城风貌依旧,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也许从这一时刻起,昭化才慢慢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昭化的魅力,源于历史悠久。昭化被称为“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是与蜀国的历史分不开的,刘备建立蜀国时起初就在昭化。

  公元前316年,秦国灭蜀吞巴并苴,在成都建立蜀郡,在苴国区域建立了葭萌县,这是巴蜀地区第一个建县的地方,故被誉为“巴蜀第一县”。

  公元211年,刘备率军进驻葭萌,汉中张鲁派马超攻打葭萌关,张飞与马超夜战葭萌关,成就了三国演义中最为著名的“单挑”。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葭萌昭化成了刘备蜀汉政权的龙兴之地,一直被视为“蜀国第二都”。

  公元972年,宋太祖赵匡胤改“葭萌”为“昭化”,寓意“昭示帝德、化育民心”,昭化由此得名。直到今天,昭化古城依旧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三国古城。历史的长河记载着古往今来的争夺,昭化也就赋予了它新的一个历史元素。

  但昭化的魅力又远不止历史悠久,厚重的文化是它另外一个代名词。千百年来,昭化大地帝王将相走过,凡夫走卒走过,才子佳人更是留下了走过的足迹。

  

  自汉赋中最为明亮的“双子星”司马相如与杨雄,沿蜀道昂然北上,昭化的土地上响起了一长串响亮的名字:李太白仗剑去国走天涯、杜子美蜀道行吟写诗篇、元微之何年重绕此江行、李商隐醉卧翠云廊、花蕊夫人荡舟桔柏渡、陆放翁细雨骑驴入剑门、杨升庵古城饮酒留题诵。

  是这块地方成就了名人,还是名人成就了古城,似乎没有什么答案。但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文人墨客的眼球,不得不去穿越深远的历史天空。

  三月下旬的一天,我们从剑门关下来之后,先去了翠云廊景区,最后去了昭华古城。说实在的腿已经不听使唤了,但一行四人还是坚持着去看古城的美景。是从东门进去到古城里面,司机兼导游师傅说,从东门进去南门岀来,结果我们进去绕了一大圈,实在是走不动了。

  

  不过,古城内游客并不多,也许眼下还是旅游的淡季,而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我们买了现做的芝麻饼、桃桃饼,一斤15元,味道真是不错!

  据介绍,整个古城建筑群分布十分合理,现存的有四条大街和五条小巷,均用当地青砂石板铺设而成,按三横两纵的布局,中间高两侧低的瓦背风格随坡就势而成,且街巷之间“丁”字相连,具有“道路交错相通,城门不相对”的军事防御特色。

  大街小巷均有着良好空间格局,亲切宜人的尺度。古街两侧保留着完整的明清建筑多为穿逗木结构、小青瓦、古朴的川北风味民居。

  

  古城东去七公里处,有“鲍三娘墓”。鲍氏系关羽第三子关索之妻,武力过人,随军征战,死后葬于此地。

  1914年,这座陵墓被法国考古学家色加兰、拉底格盗过,其它墓片现存巴黎博物馆。但墓室尚存,石砌坚致,室内幽黑屈曲。墓前树有石碑一道:“蜀汉将军关索之妻鲍氏之墓”,这是一座稀有的汉代古墓。

  昭化古城东门外,嘉陵江和白龙江的汇合处,就是蜀道线上有名的“桔柏古渡”。昔日是白天万人拱手,夜晚是千盏明灯。

  

  据新旧唐书所载唐玄宗幸蜀,“遇有双鱼负舟过津,议者以为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相传唐明皇还在渡口南岸罢兵三日摆宴,此地至今还叫“摆宴坝”。

  昭化古城,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卷,它浓缩了中国地方政权连续的建置史,是中国最早推行郡县制管理的县治地之一,有“巴蜀第一县”之美誉。

  昭化古城,自唐虞开始,4000多年的历史文明有史可鉴。尽管历史悠久,但古城文明受现代文明的冲击较小,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较好的一座古代县城城邑,也是保存最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

  

  水毁后的秦葭萌古城遗址清晰可辨,大量的三国古遗址星罗棋布,分布在古城周围,更是丰富了古城的历史底蕴。

  在历史的烟云中,先后留下了古驿道、葭萌古关、费祎墓、武侯祠、费敬侯祠、战胜坝、天雄关、牛头山、姜维井、桔柏古渡、关索城、鲍三娘墓等十多处国家、省、市级保护文物。风貌依旧,保存完整,实属全国少有。

  汉代的古城墙和明清时期的古城门、八卦井、龙门书院等古建筑保存完整。青铜石器、船棺墓葬、秦陶汉砖多有发掘。

  昭化古城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无数清官名宦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许多文人雅士、墨客骚人留下了无数传世之作,为华夏历史平添了瑰丽篇章。

  

  葭萌古关、天雄关岁月的沧桑,桔柏潭的江声,留下了杜甫、陆游等文人墨客的无数诗吟。为纪念“捐银置产,永免人间夫马”的丁建业、丁宝桢父子,后人在古城西门外建起了丁公祠,

  昭化古城,千年的古文明蕴育了大量的民风民俗文化,拥有川主庙会、城隍会、娘娘会、舞狮、牛牛灯、采莲船、走高脚、吹唢呐、哭嫁等传统节日、传统风俗近20种;源于本地广为流传的“张飞挑灯夜战马超”、何易于“腰笏挽纤”、唐明皇摆宴坝摆宴、姜维兵困牛头山等传说故事30余个。

  另外还有《娘送子》、《嫁歌》等两百余首昭化名歌,在民间广为流传。特别是昭化《提阳戏》被誉为古戏剧活化石。该戏是一种以酬神、许愿为主的傩祭活动,它是一种富有宗教性和地方性特色的综合艺术,长期植根于民间,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外出去一个地方旅游,不光是看风景,而更为重要的了解当地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你才能看到真正的风景。如果为赶路而奔波,大把的时间化在毫无意义的路上,你什么都得不到,更感受不到当地的风情,也就失去了旅游的乐趣!

  其实,许多地方都有历史文化遗产,可惜的是由于眼光短视而没有保护下来,留下一串串的遗憾,甚至把古建筑搬到异地重建,而在原地盖起了高楼大厦,游客看不到可看的历史文化遗产,更谈不上什么旅游。

  举报/反馈

上一篇:初一学习成绩跟不上怎么办?老师:新生坚持做到这几点很关键
下一篇:巴黎3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