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编外人员30%人,工作效率降低150%,以前工作的全是临时工?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4-18
手机版

  如今,随着经济形势的日益严峻,一场由系统组成的机构裁员浪潮正在兴起。在精简机构的过程中,各地都把编外人员纳入了淘汰名单。到现在为止,黑龙江,内蒙古,湖北等多个省已经对编外人员进行了清理。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政支出,但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网上有传言说,某个部门在裁减了三成编制后,其工作效率降低了百分之一百五十,这是真的吗?

  

  一、体制内的下岗浪潮

  在病毒被控制的这段时间里,很多人都很羡慕政府机构的收入,但那只是一些不知情的人的臆想。例如,湖北省十堰市从去年开始,就开始对非全日制编制人员进行清理。据媒体报道,目前十堰共有三千四百多人,已经有三百二十六个人被淘汰了。

  十堰市要让那么多人失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财政上的困难。据数据显示,十堰2022年财政收支差额为292.44亿元,即2022年将为地方财政收支差额为292.44亿元,同比增长99.34亿元。

  

  但剔除326人后,十堰财政支出仅降低了一千五百万元,占全年财政赤字的百分之一都不到。此外,以326个编制外员工的总费用一千五百万元来计算,每个编制外员工的平均费用是四万六千元。因此,就算十堰市将三千四百多个编外人员清理出去,也不过是节约一亿五千六百万而已。

  而这1.56亿的支出,相对于去年的292.44亿人民币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仅凭“清零”就能解决当地财政困难的问题,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清理编外人员带来的负面影响

  “清零”这个政策,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这样做虽然可以减轻一些地方的经济负担,但是也有两个弊端。

  1.公用事业的效能降低

  有网友表示,自己的单位在裁撤了三成编制后,工作效率直接降低了150%。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数字显然有些夸张,毕竟一个人的效率,最多也就是降低百分之百而已,根本不会降低百分之十五。但即便如此,官方机构的工作效率也会下降。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体制中长期形成的一种管理模式所致。与那些任人唯亲不同,他们有自己的工作,也有权利拒绝工作。所以,如果一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被开除了,上面想要再任命一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2.就业压力显著增大

  根据十堰发布的统计,编制外员工的平均工资仅为46,000元。从工资上来看,兼职的人基本上都是收入较低的人,没有太大的就业优势。这类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属于比较弱势的一类人,这种“清零”的政策,无疑是将他们变成了“家里蹲”的无业游民。

  

  三、怎样化解矛盾

  一方面,地方需要压缩财政支出,另一方面,老百姓又不想因为清理编外人员而对公共服务质量和就业市场造成影响,这种矛盾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将会对我国和谐发展的目标产生影响。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从两方面着手。

  

  1.提高办公室的智能程度

  目前,不少城市的政务大厅已经开始使用智能终端机来代替传统的柜台服务,许多事情,如身份证、社会保障、交通等,都可以在一台机器上进行自助处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很多正规机构的工作都有可能被电脑所取代,并且工作效率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2.强化劳工训练

  失业的编外人员是最需要就业帮助的群体,政府应当对其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使其在脱离正规单位后能够另谋出路。编制外员工在在职时就缺乏工作保障,因此,当他们失去工作时,他们应该获得更多的救助。

  

  结束语

  如今,随着经济大环境的恶化,“下岗”的浪潮也从私企向正规单位扩散,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普通打工仔。虽然我们的本意是对的,但如果涉及到人民的利益,我们也要谨慎一些。

  财政的每个子儿都要用在人民身上,绝不能为省而省。所以,您认为对编外员工进行清理是合理的吗?

  举报/反馈

上一篇:涟源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办联系电话
下一篇:一名合格的黑马程序员老师是如何炼成的?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