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油、粮食价格都在下降,原因和趋势分析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4-18
手机版

  前一段时间,国际粮价,油价出现暴涨,本已严重的全球通货膨胀情况又雪上加霜。国际粮价的上涨让全球经济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各国都在积极寻找应对之策,但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资本市场恐慌首先开始扩散,国际原油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冲上新台阶,很多多头方都利用了这一契机,赚的盆满钵溢。

  

  然而出乎意料,国际油价,粮价出现大幅下跌。其背后有哪些深层原因?另外,这次价格下跌究竟是长期走势还是短期走势成为市场争议热点,则,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浅谈作者个人的见解。

  一、国际油价方面

  欧美国家一周内连续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在这之中,有关针对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方面的制裁措施,更直接的引爆国际油价的上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130美元,国际油价不断攀升,也带动了中国油价走高,油价新一轮调整中,汽油有望于95号站上9元关口。

  

  油价是决定通货膨胀率高低的一个基本因素,由于油价上升,将直接刺激运输成本上升,然后通过传导效应,激发社会零售品价格上涨。并且,石油工业还涉及到塑料、化工、纤维、医药和其他产业,将直接造成生产成本上升,然后拉抬产品价格。

  俄罗斯能源行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制裁俄罗斯石油出口,减少战争因素造成产量下降,会直接影响国际石油弱势供需,这是国际原油价格飙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国际油价持续攀升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最近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

  

  美油现货价格已由每桶130美元下跌至109美元,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幅度也在10%以上,到了每桶111美元的地方。国际油价走低,其主要原因是阿联酋作了增产声明,并表示要鼓励OPEC各成员国联合提高产量。

  阿联酋是一个以石油为主要原料的国家,平均每天可生产300万桶。但是,世界油价走势能否稳下来,还得取决于沙特阿拉伯的下一步动作。沙特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与出口国,平均日产油量可达1000万桶,并且沙特已经进行石油增产,日产油量增加14.1万桶。

  

  晚近国际油价走势,主要取决于OPEC成员国增产意愿,特别注意沙特阿拉伯的趋势。再者美国又是全球第二大的石油生产国,国内石油产能若能扩张,对平稳国际油价,同样意义重大。

  二、国际粮价等

  俄罗斯,乌克兰为小麦主要出口国家,这两国小麦出口量均占世界份额30%。在全球粮价高涨、国际市场上出现严重“白色污染”现象的大环境下,小麦价格上涨趋势明显。俄乌战争开始后,小麦产量下降,俄罗斯出口受限,毫无疑问,它会对国际粮价产生影响。在此背景下,国际市场上的小麦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美自开战以来,小麦期货价格不断攀升,达到了1363.5美分/斗的高水平,引起全球关注可能导致粮食危机。

  

  但是在这一阶段,国际粮食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美小麦期货价格已下跌至每蒲式耳1150美分。这意味着国际粮价可能会继续下跌,而国内市场也难以摆脱低迷状态。其直接原因仍然是美国农业部公布了一项预测,指出澳洲,印度粮食增产量会补偿黑海粮食出口比重。

  但国际粮食价格的下降并不预示着,能长期稳定的局面。从我国来看,钾肥进口也有了新的增长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钾肥市场将完全开放。俄罗斯,白俄罗斯除粮食出口大国外,更成为钾肥出口大国。由于钾肥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国际市场上,钾肥的价格与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价格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白俄罗斯钾肥产量占全球钾肥产量20%,是全球第3个钾肥生产大国。若俄乌局势继续不稳定,白俄罗斯钾肥出口受影响较大,必然导致国际钾肥价格不断上涨。

  

  增加种植成本,将对生产端的国际粮食价格产生持续影响。因此,今后国际粮食价格仍面临巨大挑战,世界其它国家的粮食产量短时间内能不能填补俄乌出口缺口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加之成本端紧张,今后总体趋势会有较大可能性再冲高。当然,假如俄乌战争可以迎来结束,国际粮食价格波动持续时间不长。

  三、给我国以启示

  我国是全球石油消费的第二大国,石油年消费量主要靠进口。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国际油价发生变化,对我国有较大影响。从长期来看,由于石油消费增长较快以及石油价格波动较大等原因,我国对国际原油市场的依存度将继续提高,而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也会对国内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已达67%,根据这一趋势,203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有望达70%。

  

  俄乌冲突导致国际油价不断上涨,被许多专家视为全球“第四次石油危机”。我国经过本轮油价动荡,应更多关注确保能源安全,除健全石油储备库的体系外,更要大力开发新能源,增加新能源在传统能源中的替代。

  从古到今,我国都是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国家。改革开放后,农业在经济上开始衰落,尽管农业生产技术正在得到改进,但是耕地面积也呈逐年下降趋势,粮食安全问题应该得到我们关注。

  

  2017年我国粮食自给率降至82.3%,远低于全球公认的安全线90%,相应地,就是我们国家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导致粮食生产受到影响。2019年粮食种植面积11606万公顷,与2018年相比,再次减少97万公顷。这表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尽管我国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但是自2015年后增长明显减缓。

  但2015年后开始,我国粮食进口量则呈逐年增加趋势,每年维持1亿吨,2017年进口峰值更高达13062万吨。这些资料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必须注意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石作用,在促进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必须重视对耕地的保护,使其免受损害。

  

  小结

  国际粮价和油价均大幅下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供给层面在短期内获得有效提升。从中长期来看,国际粮食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趋势。但是俄乌战争仍在继续,给长期供求带来损害,并非在短期内可以解决,今后国际粮价,油价极有可能再冲高。

  

  你怎么看?

  举报/反馈

上一篇:我市发布第二批“首违轻微免罚”典型案例
下一篇:九成人不知“蚊子克星”并非蚊香?教你1招,只需5分钟蚊子跑光光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