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耶鲁哥”放弃百万年薪回国当村官,月薪1000没车没房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4-20
手机版

  秦玥飞你是傻吗?放弃国外百万年薪,回村拿着1450元的工资,你干什么不比这个强?

  2001年,在湖南衡山西南的一个小村子里,来了个“美国耶鲁海归”,瞬间就引起了村民们的围观。

  大多数人出国留学,为的就是移民或是赚更多的钱,但他却放着百万年薪不要,偏偏来到这个小山村里当村官。

  到底是为什么?竟然让一个拥有双学位的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生,心甘情愿的留在经济落后的农村?

  秦玥飞,1985年出生在重庆的一个普通家庭里。

  父母常年在外面打工,收入也不稳定,常常是入不敷出。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没有令人艳羡的高起点,只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理想。

  秦玥飞明白贫穷的可怕,也让他比同龄人更早懂事。

  

  他深知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所以在学校里刻苦努力,每天都学习到很晚,各科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2001年,秦玥飞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重庆重点学校——南开中学。

  高中毕业那年,秦玥飞就拿到了托福考试的满分成绩,报考大学时,他报名参加了美国入学标准化考试,从此开启了他的“耶鲁之路”。

  也许他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

  当时耶鲁大学仅录取了两名中国学生,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他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支撑不起他出国留学的费用,所以他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耶鲁大学每年46892美元的全额奖学金。

  耶鲁大学,曾有5位美国总统在这里毕业,这里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志同道合的学子伙伴。

  能在这里学习,秦玥飞感觉自己万分荣幸。

  他就像一棵干枯的树一样被投入进大海当中,疯狂地吮吸着知识的甘泉。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秦玥飞以优异的成绩在耶鲁大学拿到经济学和政治学两个学位证书,并且顺利毕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学霸级人物。

  

  毕业的同时,也意味着要面临人生新的选择,

  以他的成绩,毕业后进名企、签offer,投行精英、硅谷人才,年薪百万都不在话下。

  很多跨国公司和大型金融机构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愿意花几十甚至百万年薪聘请他。

  但是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选择。

  秦玥飞很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他想追求的并不是荣华富贵,而是脚踏实地做出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因为他是从农村出来的,所以他深刻地认识到贫困对每一代人带来的影响,他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为农村建设做出改变。

  此时,刚好遇到湖南省正在招收大学毕业生当村官,于是秦玥飞揣着一张大学生村官报名登记表和一张录用通知书,坐着绿皮火车,只身一人来到湖南衡山脚下贺家山村上任。

  

  贺家山是个偏僻的小山村,距离当地县城有数10公里远,进入村子后的秦玥飞发现,这里的条件比他想象中的差远了。

  村子里的路都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天晴时灰尘满天飞,下雨时雨水聚集、泥泞不堪。

  村子里随处可见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

  村干部带着秦玥飞来到了一层破旧的房子面前,这是一个不到十平米的老房子,这里将是他接下来的住所。

  破旧的窗户、昏暗的灯光,甚至屋顶还有一处都是漏的。

  

  初到村庄的他并没有成为村官,只是一个助理,没有正式的编制,更没有一些其他的福利措施,每个月也只有1000块钱。

  进入村子的第一天,秦玥飞就失眠了。

  以前的他在美国生活条件良好,养成了每天早上洗澡的习惯,但是,这个时候正值盛夏,天气闷热,还有很多蚊子,一直在他耳边嗡嗡,根本就没办法睡觉。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身上又黏又痒,爱干净的他,上班之前,用盆接了点水把身子擦了擦。

  但很快村子里就有闲话传出来了。

  

  村民们都在讨论:“这新来的高材生是嫌弃我们农村脏吗?”

  “早上洗澡,也太浪费水了······”

  因为在村民们眼里,他始终是个“外人”,是个从大城市过来的娇气人,早晚受不了农村的苦,跟之前来的那个女大学生村官一样,待不了多久就会离开。

  村民们的想法令秦玥飞有点不好意思,他心想: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这里也是农村,只不过在国外上了几年学,怎么能有这种娇气的习惯呢。

  他清楚只有将自己这些生活习惯改掉,才能更快的融合到他们当中。

  

  从那以后,秦玥飞改掉了早上洗澡的习惯。

  因为自己喜欢穿一些花哨的衣服,这跟村子里人对比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于是他就把一些花哨的衣服反过来穿,害怕又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甚至为了表现自己的成熟,还经常只穿同一件衣服,方便大家能够记住自己。

  一个月的时间,秦玥飞就变了一副模样:他皮肤晒得黝黑,身穿解放胶鞋,裤子半挽着。

  耳边夹着村民递来的烟,完完全全一副农民的模样。

  

  他天天在村子里穿梭,和乡亲们家长里短地聊着,慢慢的就跟村子里的人熟悉起来。

  没过多久,村民们大小事都来找秦玥飞。

  帮老人家读信写信、辅导小孩子作业,帮忙换灯泡,帮村民修电器、下地干农活。

  对于村民的请求,他从来都是有求必应,自己做不到的就用本子记录下来。

  “为村里人做事的感觉很好,就像为自己的父母亲做事一样。”

  不管大事小事,秦玥飞都是亲力亲为,倾力相帮。

  融入村子只是第一步,秦玥飞不单单只是帮助村民解决日常生活上的问题,每天还想着如何改变村子的状况。

  村子里用于灌溉的水渠常年失修,村子里的300多亩地干旱不已,村民没有好收成,怨声四起,苦不堪言。

  于是秦玥飞提议给村里修水渠,开始有些村民还不同意,因为这是一个大工程,需要用很多钱,可他们都是一贫如洗。

  对于从小把解决困难当作习惯的学霸秦玥飞而言,“修水渠”就是当下的理想,是一定要实现的。

  

  于是他决定亲自上阵,秦玥飞带上项目计划书,坐上绿皮火车,穿上压箱底的西装,打上整齐的领带,穿梭在各个企业之间,每一次都亲自上门拜访。

  但现实并没有因为他是名牌大学就变得容易,刚开始大家都以为他是骗子,谈个几分钟,便以一句“不合适”就将他打发走了。

  但秦玥飞并没有因此放弃,每次都默默给自己打气,然后重新调整心态,赶紧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也正是因为他的坚持,终于募捐到了80多万。

  

  而大家不知道的是,这拜访企业的路费,包括打点人情的费用,都是从他每个月一千块钱的工资中挤出来的。

  水渠终于修建好了,村里的庄稼也能够按时浇水灌溉,收成也渐渐多了起来,大家都夸秦玥飞能干,不愧是高材生。

  在之后的几年,他四处奔波,为全村拉来了上百万的扶贫资金。

  秦玥飞利用这些资金给村里修了路,安上了无线网,为了提升村里孩子们的教育条件,还为小学引进了700多台平板电脑,他想让孩子们多看看外面的世界,甚至还为老人建起来新的敬老院。

  

  秦玥飞的这些行为慢慢地感动了村民,村民觉得他是个做实事的村官,跟之前那些来混资历的人不一样,村民们还亲切地叫他“耶鲁哥”。

  2012年,秦玥飞参加了县人大代表的选举,作为外乡人的他竟然得到了85%的选票。

  秦玥飞被选举为人大代表,可谓是民心所向。

  2013年,他有了“最美村官”的称号。

  2014年,组织想要提拔秦玥飞做乡长,这时,秦玥飞再一次做出一个令人费解的选择。

  本可以得到升迁的他,却婉拒了组织的好意,又把目标转向了隔壁贫穷落后的白云村。

  有了之前在贺家村的村官经验,秦玥飞深深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山村“输血”不如“造血”。

  在这里,他带领村民创业,发展当地的山茶油产业,为此,他还创建了合作社。

  白云村的山茶油衍生成一系列有农村特色的产品,村民的收入也翻了几番。

  当村里的村民拿了红彤彤的钞票时,心里乐开了花。

  但此时把他们带上致富之路的秦玥飞还是拿着一千多的工资。

  然而,秦玥飞不在乎,他甘之如饴。

  随着在农村这些年的摸索,秦玥飞又做了另外一个重大的决定,和同学一起成立“黑土麦田计划”。

  

  这个计划,是要整合全中国几十万个农村,从山东直到西藏,把所有的年轻村官都联系到共同的网络,实现资金众筹,电商下乡,创业帮扶等多方面的问题。

  他深知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他想号召更多与他有相同理想的有志青年,一起加入他的队伍。

  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国内大学清华、北大毕业的大学生们,也都加入了他的队伍里来,为建设新农村出自己一份力量。

  秦玥飞所做的一切,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2017年2月,秦玥飞获得了“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十大人物之一。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余秋雨这样评价秦玥飞:“一份份学历,很像一步步离开土地的台阶,但是这位高材生把全部台阶反转成一次隆重的返回。”

  

  颁奖现场,秦玥飞说出自己投入多年青春到农村的理由,他说:“农村的人口广,而且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那里需要更多年轻人前赴后继地去建设。”

  人红是非多,就在秦玥飞任劳任怨做实事的时候,一篇名为《七问秦玥飞》的文章却在网上爆了。

  7个问题质疑他“经历造假”、“挪用公款”等

  一瞬间,秦玥飞从“最美村官”落到泥潭里。

  过去所做的桩桩件件,都成了他为了出圈博眼球的罪证。

  对于这种诋毁,秦玥飞不屑于回应,直接将募捐情况公布了出来,然而质疑者却在此时石沉大海,没了下文。

  随着秦玥飞事迹的爆出,他也因此受到了越多越多人的关注,对于他的做法和选择有人不解有人支持。

  有人说秦玥飞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坏了。

  毕竟一个名牌大学出来的高材生现在每个月工资仅一千,还没车没房。

  

  曾有媒体问出了大众心里的疑问:“放弃百万年薪而去做月薪一千元的村官,会后悔吗?”针对这个问题,秦玥飞本人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没有后悔过, 我从小就是穷人家长大的,我之所以努力读书和工作,就是要让每一个像自己父母般辛苦的百姓,都获得幸福。“

  如今,秦玥飞已经37岁了,他还在基层,他的“黑土麦田公益”依然没有停止运作。

  作为公益项目的发起人,哪里贫困,秦玥飞就去哪里。

  他说:“我的价值在农村,这条路才开始,我还要继续走。”

  

  只是现在的秦玥飞,变得低调了,他不再接受媒体的采访,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他将自己的所有精力、所有时间都放在基层事业上。

  其实,成功并非是他人定义的,成功与否关键看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并不只有追求财富才是最终目的。

  有些人志存高远,不是一般人的境界能比得上。

  在普通人来看,秦玥飞的做法简直就是“傻”。

  但是他,脚踏泥泞、心怀理想,洒下了汗水,收获了幸福。

  他的格局显然不是常人能比得上的,他获得的荣誉不单单只有这些,更重要的是他思想的至高无上。

  他在农村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举报/反馈

上一篇:在网上刷单被的钱怎么报警追回来呢?(网络报案)5步教你如何追回
下一篇:1982年夏天,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生,我成为职工子弟学校教师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