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领土旧账,中塔为其谈判,终归还百分之3,为何不全额归还?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4-21
手机版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奇物探知所

  编辑|奇物探知所

  众所周知,领土安全对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而在神秘且古老的西域地区,一直有一块备受争议的土地。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帕米尔高原。历史上此地一直隶属于中国,但为何现在就落入他国手中了?对于领土纠纷我国又该如何解决?

  

  实景图

  帕米尔高原位于新疆西南部,全境海拔区间在4000米到5000米之间。所以又被称为“中亚的屋脊”,古时我国人民还为其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葱岭”。此地不仅风景优美壮丽,它更加作为一个疏通东亚与中亚的枢纽长存于世。

  帕米尔高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虽说该地海拔过高不适宜人类长期生存,但这里拥有着丰富的草场以及丰饶富庶的河谷,是十分适合畜牧业发展的宝地。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帕米尔高原竟然是一块超级大矿场。这里的铀矿储量居亚洲首位。铅、钨、锌等有色金属储量在中亚地区的排名也是数一数二的。

  可以说,帕米尔高原凭借着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富饶的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西汉时期,这里就被中国商队作为进入中亚各国的交通要道来使用。某些细心的旅者,发现这里生长着大量的野葱,是一种应急的良好食品。再结合当地众多连绵不断的山岭,所以故将其以“葱岭”相称。

  

  盛唐时期的疆域

  至于我国完全控制帕米尔高原的时候还要追溯唐朝。鼎盛时期的唐朝曾一度控制帕米尔高原全境,并且剑指中亚腹地(最西征服到咸海),751年8月远征唐军在帕米尔高原西北处(具体位置未知)被当时同为世界强国的阿拉伯帝国击败,史称“怛罗斯之战”,最终止步于此。

  但此地由于距离中央政府实在太远,缺少管控。所以一直受到外族侵扰,实际控制权也始终各个大小政权手上飘忽不定。到了乾隆时期,西域爆发大小和卓叛乱。帕米尔高原落入敌手。

  但此时正处于清朝鼎盛时期,国力尚在。乾隆的西征大军历经三次血战(霍斯库鲁克之战、阿尔楚尔之战”、西洱库尔淖尔之战也被总称为“葱岭三战”)终于再次收回这片故土。并在此立碑宣示主权。

  然而一块小小的界碑怎能止住敌人的脚步?百年之后,随着清王朝的腐败与没落帕米尔高原再燃战火。这次的形势十分复杂,不仅有自私卑鄙的叛乱者,又有心怀鬼胎的外国列强。那么大清能否顶住压力收复故土呢?

  大战

  

  时局图

  19世纪40年代之后,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朝的门户被列强的坚船利炮彻底打开。腐朽落后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当时的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公元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就像一个导火索,激起了无数民众对于中央政府的抗议。仅仅过去11年后,1862年陕西回民也揭竿而起,发起“宗教圣战”。

  起义的怒火很快蔓延至更西边少数民族更多的甘肃与新疆。刹那间,响应起义的群众人数直接破了百万之多(以回民以及汉人为主),而此时清廷的主力却都在东南方向对抗太平天国军。无暇顾及大西北,于是乎陕甘新三省的局势变得越来越混乱,这引起了一个外族人的注意。

  

  “中亚屠夫”阿古柏

  穆罕默德·雅霍甫,汉名为阿古柏。浩罕汗国的军官,此时的他的实力中规中矩,似乎距离强盛只差一个机会。此时,新疆局势已经混乱不堪。游牧诸部与清军打得死去活来,而且起义军自己也没有拧成一股绳,处于无休止的内斗之中。

  1864年,阿古柏眼见时机已到,亲率几十名精锐骑兵,乘虚直击喀什城。据说这几十人战术素养极其高,他们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牵制敌人,并且总是能在一个合适的距离之上,用弓箭射杀步兵。

  并且阿古柏的手下擅长夜袭,他们会在黑暗之中突击敌营,先取对方头目的首级,再利用带火的箭矢,点燃帐篷、粮草等战略物资。这样做法在于利用黑暗以及火焰的双重恐惧,迅速击垮敌军士气。从而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

  

  阿古柏叛乱

  事实证明,这种战术相当有效,很多普通士兵在加入起义军之前都是牧民或者猎人,心理素质实则不高,在阿古柏的突袭下很快就高举白旗了。而对于投降的士兵,阿古柏则是以收编的形势为自己所用,靠着这种以战养战的模式,他的势力可谓是如日中天。

  就这样,阿古柏轻易占领了整个南疆,并且被冠以名号“中亚屠夫”。而此刻在清朝疆域外,英俄两国也在中亚激烈交战,双方都想拉拢阿古柏。最终阿古柏倒向英方(因为他的祖国曾经受过俄国侵扰)。有了西式装备加持的阿古柏,更加强大,已然成为新疆势力最大的武装军阀,并且还慢慢在侵占向北疆地区。

  而俄军此时也不安定,借着“帮清朝代收复”的名义,侵占了阿古柏还并未染指的伊犁地区,。北疆也几乎全丢。新疆局势已经紧张到这个地步,为何清政府迟迟不出兵?因为没人敢揽这个活。连李鸿章都唯唯诺诺,犹豫不决。

  

  带棺西征

  面对内忧外困的此等局势,左宗棠站了出来,他主动请缨自己带兵西征,此时的他已经64岁了。为了收复新疆,左公从德国方面购入十多门克虏伯巨炮,数以万计的西洋火枪并且带着自己的棺材一同前往新疆。

  1876年,6万清军出关西征。他们先从北疆入手,以闪电战的形势突袭北疆各个城塞,这些游牧部落哪里见过这种阵势?清军一路势如破竹,在新疆的寒冬来临之前收复了水草富庶的北疆。

  对于阿古柏主力盘踞的南疆,左宗棠下了一步很好棋。他主动向俄国示好,购买了一大批俄国的粮草,双方互相惠利。第二年春天,清军南下闪击阿古柏主力,阿古柏眼看不敌,在撤退中被乱枪打死。

  

  图源网络

  至此清军大获全胜,英国势力也知趣的退出新疆。然而俄国这时开始上纲上线了,他们借着自己曾经支持清军的理由,认为俄国也是战胜国,所以他们也不愿归还此前所占的伊犁地区。

  西征清军当然不让,然而李鸿章又站出来了,他因为左宗棠的军队是无法匹敌俄军,于是他又作为谈判鬼才,去和俄国议和,最终把伊犁要了回来,却割让了大半个帕米尔高原出去(年少不识李鸿章,长大才知真混蛋)。此地就作为国人之痛,一直掌握在他人手上。

  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实力已经今非昔比了为何还没有让此地重归故里呢?

  谈判

  

  最典型的例子

  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曾经无脑晚清所丟的故土,力求让它们会重归祖国怀抱。周边许多国家被祖国强盛的国力以及外交官们优秀的谈判技巧所折服,纷纷归还故土。然而对于中塔边境的那2.8万平方千米的帕米尔高原,却令人一言难尽。

  塔吉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之一,也为前苏联加盟国。由于自身体量较小,并且之前国内还爆发过残酷的内战,所以塔国一直很难发展得起来,国内人民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下。

  而中国对于西北边的邻居一直抱着“共同合作,相互发展”的外交理念,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巴铁友谊”。其实早在1992年中塔两国就确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总统先生

  我国先是发挥自己“基建狂魔”的优势,帮助其修建了公路和铁轨。这两条道路既作为了塔国长期发展的生命线,又是双方友谊的象征。而面对塔国多灾多难的特点,我国更是又捐物资又出动专家,手把手教授他们如何预防灾难和灾后重建的知识。

  塔吉克斯坦看到中国的一系列善举之后,十分感动。他们的总统拉赫蒙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感谢中国。正因为我们的“大国风范”,才有了后来这场谈判。

  2005年拉赫蒙总统访问中国,我国给予了他最高规模的接待。双方在会谈期间,也自然说到了“帕米尔高原”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塔国总统,对此表示深切的遗憾。之后他主动向我方提出自己的想法:“称愿意归还1158平米的土地。”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所疑问,为何才这么一点?其实,塔吉克斯坦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中塔友谊万岁

  首先塔国全境领土面积也才143100平方公里,一个帕米尔高原就有着2.8万平方千里,是将近5分之一的领土了。毕竟自己国情摆在那里,想要全部归还不太实际。

  而且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帕米尔高原的战略地位也近乎全部丧失,如今水运、空运如此发达,为何还要穿过高海拔的高原,做此等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而且这次拉赫蒙总统的态度诚恳,甚至都想用自己之身,替曾经无耻的列强赎罪。所以双方最终达成了这次协议,中国赢了面子,塔国保证了利益。

  在这般双赢且友好的氛围下双方一起走进了新的明天,2017年中塔已经成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相信在未来塔吉克斯坦会在我国的帮扶之下,重获荣光的,最后愿两国友谊长存!

上一篇:珠海2023年成人高考(成考)报名流程,报名时间及考试科目!
下一篇:浙江一高校鼓励学生早起,推行早餐半价,评论区让人哭笑不得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