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文化惠民点亮群众美好生活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4-22
手机版

  

  琅琊园城市书房。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如今,在临沂的大街小巷,群众都能深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日益浓厚的文化氛围,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文化惠民生,聚焦公共文化场馆效能发挥、文体活动形式拓展、群众知晓率提升,积极开展群众文化生活提升行动,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唱响群众文化活动“交响曲”。

  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继续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升“两个一千”工程,年内提档升级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小广场各1000个。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建成并投入使用市级应急广播平台;加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全市新建城市书房15处以上;推进乡镇数字影院等建设,更好满足群众观影需求。

  

  “水韵琅琊”城市文旅综合体项目。

  策划举办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以“沂蒙四季·活力临沂”为主题,广泛开展“乐享沂蒙”“舞动沂蒙”“戏聚沂蒙”“书画沂蒙”“悦读沂蒙”“匠造沂蒙”“影像沂蒙”“味道沂蒙”“玩趣沂蒙”系列文化活动,联合体育部门策划举办“醉沂河”文体艺术节,做到全民参与、全年精彩。积极推动情景小剧、博物馆、非遗等文化进学校、进村居、进企业、进景区、进场所,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造“沂蒙文艺轻骑兵”服务品牌。

  运用戏剧、影视、文博、书画、研学等形式,讲好沂蒙历史故事、红色故事、时代故事,展现文化厚重、现代时尚、繁荣发展的临沂新形象;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围绕弘扬沂蒙精神,创作革命题材柳琴戏《辛锐》(暂定名),创作情景讲解剧《沂蒙·这片热土》之“奋进篇”;打造一批旅游演艺项目。精心打造涑河“琅琊夜画”演艺项目,丰富提升沂南红嫂家乡、兰陵压油沟、沂水天上王城、费县天蒙等景区旅游演艺项目,推进沂州古城系列演艺项目,引导文博场馆、旅游景区运用AR、VR、MR等新技术手段打造互动性、体验性项目,让游客在轻松欢乐中体验沂蒙文化魅力;摄制一批优秀影视作品。协调推进电影《大突围》、电视剧《沂蒙人家》等拍摄制作,创作一批网络影视作品;举办一批文博展览活动。依托各级各类文博场馆,精心策划举办文物、文化展览活动,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推出一批研学旅游产品。整合各类资源、设施,策划打造一批书法、兵学、红色、非遗、工业、农业、林业、水利、生态、科普和乡村振兴等研学项目,丰富研学旅游体系;举办一批文化艺术大展。持续推进“同源”——第三届中国画作品展、“书圣故里·中国临沂”中国书法临书大会等专业艺术展览。

  

  《谁不说俺家乡好》剧照。

  我市推出系列政策措施促文旅消费

  为聚焦提振文旅消费信心,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了《关于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的九条政策措施》,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作为惠民助企、刺激消费的重要政策措施,相较于往年时间提前了4个月。春节期间,第七届临沂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助力13项主题活动,连续发放消费券120万元,为市民和游客送上了新年的喜气以及政府补贴。另外全市10家国有A级旅游景区免首道门票,39家非国有A级旅游景区实行首道门票低于5折的优惠措施,做到真正让利于民,迅速激活旅游消费市场。3月底4月初,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策划了以“品书香·共阅读纵享文化月”“观艺术·爱生活赏剧观影月”“游景区·住民宿踏春出游季”为主题的消费季发券活动,每周一、三、五通过“临沂文旅云”微信小程序进行发券,总价值120万元,参与企业包括入驻平台的全市书店、影(剧)院、景区、酒店(民宿)和旅行社等,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各方面文旅消费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近500万元,直接拉动消费超过3000万元。

  日前,《临沂市红色旅游促进办法》出台,促进红色旅游首次在全省写入法规。弘扬沂蒙精神,促进临沂市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我市又站上了新的起点,以文铸魂、以文化人,必将为我市文旅事业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临报融媒记者 胡雪莹 孙芳玉 通讯员 徐凌薇

  来源:临报融媒

  举报/反馈

上一篇:北京职业培训学校APP开发,在线搭建学习平台
下一篇:宜宾市一曼幼儿园开展“美食沟通你我 共享快乐生活”美食节活动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