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双向奔赴青少年科创更高舞台
参赛作品超1.4万件,最终评选出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585项,青少年科技创意一等奖200项,25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15项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将被推荐申报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在周末这两天时间里,作为全市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类赛事,由市科协、市教委、市科委等15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38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为了全市青少年展现科学创想的舞台。青少年带来的参赛项目从聚焦身边事到关注社会现象,评委们的评价侧重从注重项目转向更关注“人”,成为了本届比赛的两大特点。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青少年科创项目开始更注重解决社会问题
来自同济中学的高一学生姚稚轩参赛的是一款基于场景与力度分析的防油门误踩装置。小小的装置由踏板检测与模拟仪表两部分组成,两个踏板分别模拟的是刹车与油门。“我们在油门上加装了力传感器,一旦误踩踏板,超过设定的压力阈值,传感器就会传输到模拟仪表盘,警示灯就会亮起,并会以最大刹车力度自动减速。”姚稚轩介绍说。
让他决定做这个科创设计的契机正是一条因司机误踩油门导致车祸的社会新闻。能不能用一个巧妙的科学装置来避免这样的误踩呢? 他开始找寻起办法。“如果可以将误踩的力度科学地‘定量’,再以此为标准设置警报,不就可以完美避开了吗?”大胆假设后,他也谨慎求证。姚稚轩找了三位司机志愿者分别模拟零用力和全力踩踏的情景,测出在正常情况下司机的踩踏力度最大约为4.5千克,而在紧急情况下最大踩踏力不超过15千克,就此定下了15千克的强制减速阈值。从去年10月份到今年,他在老师的指导下,花费了4-5个月将这个设想慢慢变成了现实,并最终呈现出了这个自动装置。
关注社会热点、聚焦社会现象,成为今年参赛青少年科创项目的一大亮点。“双减以后,我们发现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学生的项目不仅仅聚焦在身边事,很多学生会关注社会现象,试图解决问题,展开探究。”市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富晔告诉记者。
一则游泳池中溺水事故的新闻,给浦东新区园西小学五年级学生袁敦一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发现暑假里溺水事故频发,这是个社会痛点,就去对市面上的救生衣做了一下调查。”他发现传统的固体式救生衣体积大且笨拙,新型的自动救生衣遇水就会充气释放,不太适合游泳健身场所,于是开动脑筋,用3个月的时间设计出了一款能主动检测溺水报警的救生衣。
用浸水传感器、大推力减速电机等组成的这款救生衣,游泳时可以正常穿着,不影响运动,一旦检测到头部持续入水时间超过一定长度时,能迅速发出警报并产生浮力。袁敦一说,自己平时就很喜欢做一些科学实验。“我以后想成为程序员,或是其他和电脑相关的科学工作,用科学来解决实际问题,改进社会。”
不少青少年的设计还考虑到了很切实的问题。来自进才实验小学的鲍书辰,因为看到盲人出行困难便设计了一款基于自平衡结构的AI智能蓝牙导盲杖。和传统的电子导盲设施相比,细心地增加了震动模块,可以让盲人在场外嘈杂环境中也能听得很清楚。而与动辄上千的市场导盲杖相比,他的这款设计制作成本才150元左右。“我现在已经收到两个盲人叔叔的订购了。”鲍书辰兴奋地告诉记者。
评价重点考察学生科研潜质和创新素养
上海市第二中学高一学生任思渔设计的一款书法运笔引导系统,也“主打”了一个成本低。虽然穿得像个机器人,看上去“全副武装”,很是“高大上”,但其实整套系统大部分的配件都只要几十元钱。“这些电机都是几元钱的批发货,两个电池加起来40多元钱,最贵的是这件衣服,因为是骑摩托车的保护服,稍微贵一点,要100多元钱,但之后如果用定制衣服的话,成本也会降下来。”
他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书法,书法讲究手势姿态,老师一个个教,一个班40个人,效率很低,常常来不及指导。“我就想用这个装置去帮助老师,可以很轻松地给每个学生进行手把手教学。”他通过摄像头拍摄下老师写字照片,识别好姿态,再将关节角度的数据等都计算出来,生成姿态教学文件,通过蓝牙方式发出指令,就能控制衣服中的电机舵机对人体上半身的整体姿态进行控制,线控方法既安全又省力。
高一升高二的暑假,任思渔沉迷于这个系统的设计,很多小细节都是他慢慢琢磨出来的。比如为了避免电机误转,两个肘部反关节的地方换成了橡皮筋,“橡皮筋有弹性,这样也能防止自己被拉脱臼。”
和他一样,上海市民办尚德学校的张辰阳也是因为阳台种菜的小兴趣,而萌发了做个家庭阳台智能立体种植系统的创想。“家庭阳台一般面积比较小,高度也不超过三米,很难做出大盆要求的瓜果类蔬菜,我就想攻克这个难题,于是发明了这套系统。”
记者看到,整套系统都是用矿泉水瓶、粗棉线、回形针等零成本的废旧物品做成的,但配上湿度传感器、控制器等,就能成为一个可以自动检测土壤湿度控制滴灌的智能立体种植架。“它不仅能解决空间问题,也简化了日常养护,还可以自由移动。”张辰阳告诉记者,他已经成功种植自己最爱吃的丝瓜,苦瓜和黄瓜也都有了第一茬收成,现在正在试种番茄。
初中的科创课让张辰阳喜欢上了小发明小创造,“就是觉得很好玩。”这也让现场的一位评委感叹:“像这样的成果,一看就能看出的确是学生自己基于生活和爱好想出来的,也是自己亲手做出来的,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闭幕式上,任思渔的“作品”就获得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奖。富晔表示,对青少年科创成果的评审过程,已经不仅仅只注重项目,而是逐渐转移到对“人”的评价,是否能反映出学生的科研潜质和创新素养,更被看重。“在科学诚信这一块,我们也是抓得比较紧的。”她表示。
上一篇:研究生科技文化月 | 2022年度“突出贡献奖”之教师篇获奖名单新鲜出炉!
下一篇:【网言】“2元盖浇饭”18年不涨价彰显大学之大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