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对李白真的是“单相思”吗?
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赐金”就是赏赐金银,“放还”就是把谪仙人放归仙山。其实是唐玄宗不待见李白,所以找个由头打发走了。李白意气风发的长安之行,最终以极度失意而告终。
这年初夏,李白路过洛阳,与杜甫初次相识。闻一多曾这样评价这两颗文学史上最光彩照人的双子星座的这一次会面:"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了。"
李白、杜甫、高适共游梁园/《千古风流人物》
这次会面开启了两人的友谊,从此之后,对李白的怀念几乎贯穿了杜甫的后半生。在杜甫流传下来的1440首诗中,与李白有关的有15首,其中专门寄赠或怀念李白的有10首。
尤其是乾元元年(758年),杜甫听说李白被流放夜郎后,魂牵梦绕,连写了两首《梦李白》,写自己忧思成梦,"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又关切地嘱咐,"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情深意切,读来令人感动。
而另一方面,李白对杜甫的感情似乎要平淡得多。在李白现存的近千首诗中,与杜甫相关仅有区区四首,而且在所表达的感情上也不如杜甫强烈。杜甫对李白真的是“单相思”吗?
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剧照
头号粉丝是怎样炼成的?
众所周知,杜甫可以说是李白的“头号粉丝”。多首诗歌充满了对李白其人的真挚思念,以及对李白诗歌艺术的热烈赞美。杜甫为什么会变成李白的“迷弟”呢?
01
李白的光环太厉害
唐代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形容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就是眼睛特别精神,说话气场强大。还说他"或时束带,风流酝藉",小伙儿挺会打扮,穿着唯美飘逸。
当时的道教宗师白云子司马承祯说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八十多岁的老诗人贺知章一见他就"惊为谪仙人",好像神仙下凡一样。可见李白的形象气质不同凡响。
李白的才华惊动了朝廷,连唐玄宗都关注了他。在长安宫中,唐玄宗第一次接见他,就亲自走下步辇迎接,设宴款待,还亲手为他调制羹汤。
所有这一切,都让杜甫佩服得五体投地,羡慕得不得了,成了李白的铁杆粉丝。原本"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一心入世的杜甫,遇到李白后,马上就跟着他"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千古风流人物》中的李白、杜甫、高适
02
李白的个性太鲜明
杜甫一辈子梦想的,就是匡时救主,施展抱负,但一直到死也没有实现,这给他的人生留下深深的遗憾。这跟李白的遭遇有几分相似,都是才能不为人所识、不为人所用。这使他能够深刻理解李白的精神痛苦,产生强烈的共鸣。
而实际上,杜甫比李白惨得多。李白至少还有人赏识,又在翰林院工作过,江湖上到处都有他的传说,经济上也没有问题。而杜甫一生四处干谒,总是看别人的脸色,尝尽辛酸,却处处碰壁,一直也没找到出路,生活上自然也穷困无聊。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种小人物低到尘埃里的屈辱与悲愤,就是杜甫一生遭遇和心理的写照。这使他对李白诗酒放浪的生活方式和在权贵面前傲岸的风骨,既羡慕又钦佩。
03
李白的文思太天才
在诗歌史上,杜甫与李白一样,也是不世出的天才。而且杜甫对诗歌艺术的钻研和用功,还要超过李白,他在律诗方面的成就和贡献无人能比。王安石就感叹,杜甫的诗"非人之所能为"。
然而杜甫的诗歌风格得不到当时人的赞赏。盛唐的特征是富丽堂皇、繁花似锦,诗歌的主流是华丽、清奇、高妙,李白正是这一派的代表。而杜甫比较实在,他那现实主义的写法在当时显得过于朴素,在花团锦簇中并不起眼,属于他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杜甫对李白的诗是极为欣赏的,评价也最高,"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说他的诗想像新奇,冠绝当世;"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以极尽夸张的语言,高度赞扬他的诗歌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这样的赞叹,已经无以复加了,也只有李白当得起这样的评价。
杜甫不是“单相思”!
说完了杜甫对李白的倾慕,再来说说李白。其实李白不多的跟杜甫有关的几首诗中,已经透露出了对杜甫不同寻常的友爱之情。
01
不言自明的友情
请看:“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可以看出,李白为杜甫写的诗虽然不多,但却是名句频出,绝非泛泛之作。由于诗歌风格的不同,李白没有直接夸赞杜甫,而是偏爱通过景色描写,去寄托自己与杜甫的深厚情谊。
02
意气相投的同游
从李杜交游史实,也可看出李白对杜甫的欣赏。天宝三载(744年)夏,李白、杜甫在洛阳相识之后,当年秋天即跟高适等同游梁宋,“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杜甫《遣怀》),意气相投。
次年秋,杜甫到兖州,正好李白亦回到东鲁,两人同游。“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情同手足。李白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大约就作于这一次同游结束临别之际。
有学者认为,李杜后来在长安还有一次会面,地点是一个叫饭颗山的地方,即李白《戏赠杜甫》一诗所记述的那次会面地点。倘若杜甫不是李白欣赏的诗人,很难想象李白会跟他这般饮酒、游玩,几度盘桓。
03
大量散佚的诗歌
李白有关杜甫的诗歌数量较少,可能跟李白诗歌散佚较多有关。杜甫在作于天宝九载(750年)的《进雕赋表》,序言云:“……自七岁辍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杜甫后来又写了二十年诗,可见杜甫现存作品的数量(一千四百余首),远少于他实际创作的数量。
相比之下,李白诗歌的保存情况更加不理想。一般认为,因为杜甫生前已经有诗集在江南地区流传,杜甫晚年也曾亲自编辑过自己的诗歌作品,中年以后的作品散佚较少,他自己满意的作品大都得以保存下来。
李白却没有这么幸运。李白最后病死于担任当涂(在今安徽)县令的族叔李阳冰处。李阳冰在给李白的《草堂集》所作的序中说:“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八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可见,李白有大量的作品散佚了。李白散佚的作品中,难保没有跟杜甫有关的诗歌作品。
04
创作风格的不同
即使李白所作跟杜甫有关的诗歌,真的比杜甫所作跟李白有关的诗歌少,也不足以说明,杜甫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这跟李白杜甫思想、性格、创作特点上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杜甫思想深受主张仁爱孝悌的儒家学说影响,李白思想深受追求独善其身的道家思想影响;杜甫性格真挚外向,李白性格飘逸内敛;杜甫作诗喜欢实录生活,李白作诗喜欢冥想神仙。这三个方面的差异,都有可能导致李杜诗歌反映友情的态度与方式上的截然不同。
杜甫对李白诗歌才华的赞美,有替李白鸣不平、为李白延誉的用意。杜甫写于秦州时期的《不见》诗:“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 ,吾意独怜才。”我们不难读出杜甫发自内心深处对李白的爱怜、回护、抱屈之情。
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完全对等是很难的,何况这两位文学史上的伟大天才。赠诗数量的多少,无损他们的友谊和伟大。
你觉得杜甫对李白是“单相思”吗?请在评论区告诉河大卫吧!
来源:二月杨花、新知网
每日赠书活动
在本文末留言即有机会获得纸质赠书一份
活动规则:
并在活动文末评论区留言
2、将活动文章链接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转发分享
号召大家来为你在活动文章评论区的留言点赞哦
(确认获奖前工作人员将核对朋友圈等
社交平台转发活动文章的截图)
3、活动文章发出的下一周周五 (节假日顺延)
河大卫将统计并私信通知
留言点赞数最高的一位
寄出纸质图书
4、同一账号每月只有一次
获得赠书的机会
快快留言点赞转发起来吧
谁才是川菜之王?《中国有好菜》成都上菜啦!
什么?河大卫要推出“国风脱口秀新喜剧”!
品牌价值就是潜在商业价值!媒体品牌怎样才能叫得响?
监制 | 徐娜 孔康康 主编 | 户明方 编辑丨王一一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