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青少年“深海寻宝”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4-25
手机版

  新快报讯 为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同频共振,4 月 22 日,在第 54 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南沙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了 " 深海寻宝 " 世界地球日专场科普活动,让青少年们走近可燃冰与科考船。

  作为 2023 年南沙科普游的一项重要内容," 深海寻宝 " 科普活动创新形式,设置了线上 + 线下科普讲堂、科普展览和实地探访科考船等三大活动内容。1382 名青少年通过 " 南沙科普 " 微信公众号报名,最终,50 名青少年在家长的陪同下,开启了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科普之旅。

  " 深海寻宝 " 世界地球日专场科普活动合影

  揭开可燃冰面纱

  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南沙科研基地,中国地质调查局天然气水合物工程技术中心陆敬安教授、广州海洋局海洋技术方法所陈宗恒教授的科普讲堂,线上参与观看超过 16 万人次。

  陆敬安以 " 问识可燃冰 " 为题,围绕 " 什么是可燃冰 "" 哪里有可燃冰 "" 如何找可燃冰 "" 怎样采可燃冰 " 以及 " 何时用可燃冰 " 等知识,层层揭开了可燃冰的神秘面纱。2017 年、2020 年我国分别成功实施了海域两轮可燃冰试采,在开采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产气时长以及钻采技术方面均实现了世界领先,成果振奋人心,点燃了青少年参与海洋强国建设的热情。

  陈宗恒主讲了 " 跟着‘海马’探深海 ",介绍了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空、天、海、潜、地 " 立体海洋探测装备体系,重点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 4500 米级深海遥控潜水器 " 海马 " 号 , 展现了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硬实力。陈教授指出,目前我国深海遥控潜水器研制的国产化达到 90% 以上,许多技术实现了自立自强。他还分享了 " 海马 " 号实地拍摄的 " 海马冷泉 " 区海底视频以及高清图片,展现了精彩、奇妙、有趣的海底世界。洁白的可燃冰、冒泡的甲烷气以及贻贝、白螃蟹和管虫等冷泉生物引起了青少年浓浓的兴趣。

  登科考船体验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技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青少年讲解了海域可燃冰试采技术。青少年们还参观了海洋地质调查成果展板、十艘海洋科考船模型以及来自太平洋深海海底的多金属结核、富钴结核等实物样品。通过科普展览,青少年学习了海洋常识和海洋宝藏、海洋探测、海洋生态、冰雪极地等方面的知识,观赏了海上一线工作者视角下的海洋风光,感受到了浓浓的海洋科考文化。

  海域可燃冰试采技术模型讲解现场

  随后,青少年们有序地登上了 " 海洋地质十二号 " 科考船,参观了驾驶室、调查仪器房、甲板、餐厅以及健身房等场所,习知了气枪震源系统、电缆绞车、水鸟、综合导航定位系统、地震采集系统和多道地震后处理系统等的地质调查设备。青少年们对科考船感到好奇和震撼,纷纷表达了跟随科考船参加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强烈愿望。

  青少年登上 " 海洋地质十二号 " 科考船

  青少年家长点赞说:" 这是一场有意义的科普活动,我们家长和孩子们都意犹未尽。" 主办方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 " 深海寻宝 " 科普活动展示了海洋地质调查事业的内涵,增强了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激发了祖国未来接班人关爱 " 众生的地球 "、关爱海洋、保护海洋以及建设海洋强国的信心和决心。

  据介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将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力度,开放共享,当好新时代地质文化的传播者,为加强我国科普能力建设、讲好海洋地质故事贡献力量。

  青少年在驾驶台体验开船现场

  文图: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通讯员 谢莹峰 邢涛 任颖芝 张琦 宁子杰

上一篇:托福50分可以申请美国什么学校?大家知道吗?
下一篇:【职称】2023年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实施计划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