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观察力?“潜能”不是逼出来的,3个方法培养细致观察力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4-26
手机版

  我们可以发现2岁左右的孩子,就会盯住路边的蚂蚁观察好久,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由此可见,小孩子的观察能力与生俱来的,而且非常强大。

  

  敏锐的观察力对于孩子来说像是一块敲门砖,能够带领孩子观察到美好的世界,扩宽孩子的视野,让孩子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观察力是孩子利用自身感官区了解世界万物并以此形成自身认知的一种能力,与孩子的智力、创造力、想象力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孩子的观察力与生俱来,但是年龄较小的孩子观察力还在发育阶段,因此对于事物的观察都来自自身的偏好,并不注重观察的方法;而年龄较大一点的孩子对事物的观察往往更加的客观、全面。

  孩子与生俱来的观察力也需要父母后天的良好引导,也就是说,开发和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应当从小做起,意在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空间,掌握3个方法,培养出孩子的观察力。

  

  1、和孩子一起亲子游戏,利用游戏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和孩子做游戏,永远都不会遭到排斥,我们可以利用游戏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比如,带孩子户外活动时,给孩子一个放大镜,蹲在草丛里或小路旁,观察蚂蚁搬家、虫子蠕动、刀螂前腿上的构造等,也可以看看叶子的纹路、花瓣的结构……总之,可以观察孩子感兴趣的一切东西,我们在旁边指导孩子要注意观察什么,要怎么观察。这样,孩子就会延长观察的持久性,增加稳定性。

  

  2、感受生活,记录生活

  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多去体验不一样的环境让他们感受生活的多样性以及趣味性,不要总是让孩子闷在家里,对于孩子观察到的现象感受可以引导孩子在结束之后以口述、绘画、日记等形式记录下来,在记录的过程中他也在回顾自己观察的东西,这些东西带给她的感受。

  

  3、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有序地进行观察

  生活中有很多事都需要按循序进行,观察事物其实也是如此,家长可以将一堆物品有序地放在某一区域内,由于孩子早期空间感较弱,一开始最好避免把物品摆得太复杂,摆成一排即可,然后按照顺序对孩子提问,比如第一个物品是黄色的球形玩具,家长就可以问孩子:“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大小如何,它的后面是什么物品?”以此类推,家长可根据孩子的观察力发展增加难度,从而进一步提升该能力。

  

  大家都知道3~7岁是孩子的重要成长阶段,因此在这一时期中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思维、专注力的训练,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里更加的聪慧。

  但是大家也是知道的,对孩子的思维训练并非是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这还需要我们对其积累。因此就如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专注力而言,我强烈推荐《疯狂大脑思维训练营·幼小衔接全脑开发400题》,这是一本专门针对幼小衔接而设计,着重培养儿童综合能力的游戏书,共10册。能提高儿童的七项能力:记忆力,数学力,语言表达力,逻辑力,视觉空间力,创造力,专注力。

  《疯狂大脑训练营》10本书的10个主题对应着10个孩子喜爱的、贴近生活的主题场景,让孩子在模拟游戏中与世界互动,得到发展。

  另外,这些思维训练游戏中融入的知识,涉及许多常识,如生活、机械、世界著名建筑、动植物等,尤其有趣,可与儿童科普书相媲美。

  书中的题目设计以思维训练+能力训练为主,不是直接灌输知识点,而是以思维训练为主,能力训练,一整套做下来,锻炼的是专注力、观察力、逻辑力、空间感、数学力、想象力等12种能力,锻炼左右脑。

  

  难度递增,题目丰富多样。该书在编排时,每道题的难度都是通过星级来区分的,因此对于4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可以选择星级低的开始,慢慢地、慢慢来,不要着急,快乐才是最大的意义和动力。

  建议年龄3-7岁,但10岁左右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以玩,大量考察基础知识、计算、文学等内容,与小学知识联系紧密,题目丰富多样,很考验孩子的能力。

  以“培养儿童多方面的逻辑思维”为核心理念,注重对儿童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覆盖面广,丰富而有趣。孩子们一天要花30分钟左右的时间练习,孩子们轻轻松松。

  参考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认知发展理论创始人、当代认知建构主义鼻祖皮亚杰的理论体系,并经中科院儿童发展心理学专家白雪审定,符合3-7岁儿童脑发育特征的命题。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类似的应用题就很多,而掌握了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娃又学得轻松多了。

  原售价200元,现售价99元,共10本,每本折9.9元,用几杯奶茶就可以给娃买一套含金量高,又好玩,又能学到知识的专业幼教书籍,家长可别错过!

  举报/反馈

上一篇:急群众之所急,为民服务不缺位
下一篇:历史镜头:第四次长沙会战中的殊死较量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