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建立“缀玉联珠”甲骨缀合信息库,2个月收到25万余次访问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5-03
手机版

  摘要: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师生共同打造“缀玉联珠”甲骨缀合信息库,致力于全面整合甲骨缀合信息。

  甲骨缀合就像拼拼图,将甲骨碎片拼接起来,使原本破碎的材料变为完整或较为完整的材料,是甲骨新材料的主要来源之一。4月21日,记者从复旦大学了解到,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师生共同打造“缀玉联珠”甲骨缀合信息库,致力于全面整合甲骨缀合信息,将缀合情况、出处、缀合者等信息汇于一处,便于学界查检。

  据悉,目前库内共有缀合信息6400余条,并将持续更新。缀合信息库坚持开放原则,内置交流反馈功能,2个月以来已有25万余次访问量,共收到70余条专家学者的反馈意见,已成为学界检索甲骨缀合成果的主要平台。

  对于研究商代文字和历史的学者来说,甲骨卜辞是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十分珍贵,但由于多数甲骨残缺太甚,致使其刻辞支离破碎,不便通读。甲骨缀合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能使甲骨碎片破镜重圆,成为可以利用的珍贵史料。

  然而,甲骨缀合这项工作已有百余年历史,成果众多,它们散见于各类出版物或网络平台,查找起来很不方便。为了便于检索,前辈学者曾编制出版缀合总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难检的问题。但纸质出版品有一定滞后性,不能满足及时增补和更新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复旦的古文字研究者们产生了建立数据库的想法。

  “建立这样一个数据库,能够有效避免古文字研究者的重复劳动,避免出现花费心思整理,缀合完成后,却发现已有前人缀过的情形。”团队成员、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19级博士生杨熠说。

  他与另两位成员2020级博士生黄博、2022级博士生程名卉从2021年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数据,包括《甲骨文合集》出版以来学界众多学者的甲骨缀合成果信息,涵盖公开出版物、学术网站等多个信息来源,接着共同商议网站的框架,最后交由技术公司负责实现。

  网页前端分为检索、简介、著录简称以及交流反馈几项,在使用搜索功能时,也有特定的查找规则,需要输入“著录简称+片号”。“著录简称”一般选用学界惯用的名称,现在新出的著录书,作者通常会自己拟定简称,缀合库就直接沿用。使用简称是为了便于文内称引,也是学界约定俗成的习惯。“片号”则对应了收藏的每一片甲骨。有了这两个信息,就能精准定位一片甲骨,比如看到“复旦008”,研究者就知道指的是《复旦大学藏甲骨集》收录的第8片甲骨。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玉斌说:“这个数据库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是开放的,大家都可以拿来使用,由此就可以知道前人的成果,相当于我们帮助大家完成了研究前期的关于甲骨缀合的文献综述部分。”

上一篇:托福培训一般多少钱一年 雅思托福一年考几次
下一篇:保送上大学高校确定拟录取名单将考量综合考核成绩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