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增2分会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分支机构总数达80
4月22日,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放射治疗分会、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分会正式成立。至此,这家5A级全省性社会团体、五星级学会的“双五”学会分支机构总数已达80个,标志着学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迈上新台阶、走向新高度,汇聚的精准医学领域资源更加强大,也将为进一步推动精准医学政产学研用创新、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平台基础。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新闻发言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介绍,分支机构数量的增加,为学会的服务能力高质量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学会不追求分支分支机构的过度扩张,坚持依照国家、省的精准医学布局,结合精准医学的前沿进行,按照学会分支机构的设置规划,系统化地按疾病类、技术支撑类两大类推进分支机构建设,同时引领已成立的分支机构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用多维度工作,取得了高速健康发展。
第79个分会——精准放射治疗分会正式成立
4月22日,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放射治疗分会正式成立。该分会的成立,标志着广东省在放射治疗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必将推动放射治疗在华南地区的发展,让更多患者享受到精准与个性化的治疗。
放射治疗是治疗癌症的三大手段之一,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放射治疗存在较大的“射线损伤”与“误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随着治疗技术和设备的发展,特别是各类影像技术、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等组学技术、以及免疫治疗、干细胞等的广泛应用,放射治疗已逐步实现从“经验医学”、“循证医学”到“精准医学”的转变,精准放射治疗应运而生。
精准放射治疗通过组学技术的应用,能够预测放射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帮助医生为患者制订精准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与免疫治疗有效结合,能提高综合治疗效果,而影像引导下的靶区勾画、适形治疗、调强调速等先进技术手段可提高治疗精度,最大限度地加强对肿瘤靶区的照射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精准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可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随着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未来精准放射治疗将实现更高的精准度与个性化,成为癌症综合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放射治疗分会正式成立
精准放射治疗分会首届主任委员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副主任、总支书记高远红教授担任。高远红介绍,分会成立的宗旨在于推动精准放射治疗的发展与创新,提高放射治疗的精准性与个性化水平。分会将聚焦精准放射治疗的最新进展与技术,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理论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开展放射治疗相关继续教育与培训,推进临床应用,不断提高广东省内放射治疗水平;面向行业发布精准放射治疗相关标准与指南,为广大放射治疗专业人士服务;面向公众开展科普宣传,提升公众对放射治疗的健康素质。
高远红表示,分会成立之初已获得广东省内数家重点医院的大力支持与参与。未来,分会将吸纳更多放射治疗专业人士加入,推出更多学术活动与服务,在放射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放射治疗在广东省和整个华南地区的发展,真正将精准医学理念引入放射治疗,实现放射治疗的全面提高与进步。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曾木圣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副院长孙颖教授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为成立大会作线上致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主任徐向英教授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主任、肺癌中心副主任陈明教授现场致辞。成立仪式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主持,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副秘书长张璐宣读分会批复文件和精准放射治疗分会委员会人员名单。
曾木圣副会长致辞
孙颖副院长致辞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主持成立大会
徐向英教授致辞
陈明教授致辞
高远红主任委员做分会介绍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副秘书长张璐宣读批复文件和委员名单
精准放射治疗分会顾问授牌仪式
精准放射治疗分会名誉主委授牌仪式
精准放射治疗分会主任委员授牌仪式
精准放射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授牌仪式
精准放射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授牌仪式
第80个分会——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分会正式成立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分会正式成立
4月22日,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分会在广州正式成立。伴随着这一前沿融合创新平台的成立,将通过加强广东省内外跨领域、多学科力量的紧密合作,提升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在精准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水平,推动类器官与器官芯片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类器官研究已成为当下生命科学领域最热门的技术之一。作为微型体外模型,类器官在发育生物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内环境稳态和再生医学、肿瘤分子研究、疾病模型、个性化治疗以及新药研发等方面都显示出令人振奋的应用潜力。类器官和器官芯片作为生命科学革命性的新技术,两者的相互结合能够弥补相互的优缺点,将在更广泛的临床应用中愈发显现,为多种疾病的建模及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带来新机遇。
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分会首届主任委员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医师李刚教授担任。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院长邓初夏教授,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林鑫华教授任名誉主任委员,东南大学生物学工程学院院长顾忠泽教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黄朝峰副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黄文华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王树滨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漆松涛教授担任顾问。
李刚表示,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分会将聚焦于推动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的跨学科交流合作,打造产学研医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辅相成的高水平学术对话平台,推动类器官和器官芯片技术的自主核心理论突破和技术产品的转化应用,力求将基于类器官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和服务,从实验室走向临床,走向市场,最终实现造福人类健康的美好愿景。
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分会成立仪式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主持。澳门大学生命与健康学院院长邓初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主任漆松涛,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副会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原校长王省良,安捷伦科技全球助理副总裁兼大中华区细胞分析业务总经理罗绍光,珀金埃尔默医学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经理刘文苑等人出席并致辞。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副秘书长张璐宣读分会批复文件和第一届委员名单。
孙炳刚会长主持成立大会
邓初夏主席致辞
漆松涛主任致辞
王省良副会长致辞
罗绍光助理副总裁致辞
刘文苑经理致辞
张璐副秘书长宣读批复文件
李刚主任委员做分会介绍
孙炳刚表示,精准医学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医学临床实践的交汇融合应用,是医学科技发展的前沿方向,为医学科学和整个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为中国医疗创新增添了新的动力。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分会是学会正式成立的第80个分支机构,学会将充分发挥资源融合优势,支持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分会在学科融合、跨界交流、标准制订、联合研究、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科普等领域全面发力,加快推进类器官技术标准化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类器官研究伦理、建模质控、样本库建立的规范和标准制定,以及在新药研发和精准医学领域的应用标准推广,通过形成广泛共识,以进一步规范、引领、促进类器官技术高质量健康发展。
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分会名誉主委授牌仪式
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分会顾问授牌仪式
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分会主任委员授牌仪式
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分会副主任委员授牌仪式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