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英烈王石钧
王石钧(1910.3——1943.3),曹县庄寨镇王韩寨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鲁西南抗日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冀鲁豫支队五大队政委,曹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王石钧图像
一
王石钧,1910年3月15日出生,山东省曹县庄寨镇王韩寨村人。他幼年失去双亲,靠亲友的资助读完了小学。1927年考入曹县职业学校蚕桑科学习。1931年7月考入济南高中,在校期间,他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姚第鸿、孙善帅、张德芳等,在他们的引导下,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费尔巴哈论纲》等大量革命书籍,提高了革命斗争的理论水平。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腐败无能的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将东北三省拱手让给日本帝国主义。热血沸腾的爱国青年纷纷组织起来罢课、游行,强烈要求政府出兵抗日、收复国土。山东学生组织了南下示威请愿团,王石钧和同学们一道冲破反动当局的无理阻挠抵达南京,连续几次举行游行示威,呼吁抗战,揭露国民党政府的投降卖国政策。国民党反动派恼羞成怒,对这场轰轰烈烈的学生爱国运动进行残酷镇压,王石钧和同学们被军警武装押回济南。
这场运动让王石钧进一步看清了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实行独裁统治的反动面目。他向姚第鸿倾吐了向往革命的愿望,鉴于他在南京请愿斗争中表现得勇敢坚定,党组织决定吸纳他为中共党员。不久,王石钧被派往上海党中央受训。
从党中央受训回来,王石钧参加并领导了反会考斗争。
1932年冬,国民党反动政府为了镇压学生运动,开始准备实行会考制度,即各中学的应届毕业生,除由各校自行考试外,还要举行全省统一会考,会考不合格者,不准毕业,企图使学生全力应付考试,无暇从事抗日救国运动。这个消息一传出,各校学生大哗,纷纷起来抵制会考。
共产党员孙善帅、王石钧、马芸祥等同志是济南高中反会考斗争的领导者。他们把大批积极分子和进步同学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和学校当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明确提出,会考是压制学生的紧箍咒,学生要爱国,要救亡,不能死读书,要求学校当局停止会考。由于学校当局坚持会考,党组织就领导同学们举行罢课,从三年级开始,二年级、一年级十几个班一同进行。学校当局慌了手脚,一面找学生代表进行协商,一面贴出布告,勒令学生复课。王石钩同志随即示意进步同学徐运北在夜间把布告撕掉了。
一天,学校忽然召开学生大会,训育主任先讲了一通,接着一位国文教师讲话,内容都是动员学生复课,对会考则避而不谈,这是更加毒辣的一手,如果复课,反会考就必然告吹。这位老师平时上课就结巴,这次一紧张就更说不成句了。当他结结巴巴地讲到“要先先先复课”时,王石钧同志捅了一下坐在他身旁的徐运北同学,徐运北会意,大声喊道:“不行,不能复课”,许多同学也附和着高喊“不同意先复课,不同意……”会场登时乱了起来,大家哄哄地走出会场,学校当局的阴谋又一次破产。这场斗争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爱国青年的觉悟,王石钧同志也在斗争中得到了锻炼,积累了革命经验。
来自山东党史资料增刊
反会考斗争后,王石钧毅然弃学,开始了职业革命的生涯,到泰安任共青团县委书记。当时,泰安地区党的力量十分薄弱,环境比较复杂,工作很艰苦。王石钧积极克服困难,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他深入工厂、学校,广泛接触工人、学生,介绍进步书刊,传播革命思想,努力发展团的组织。
1933年春,因山东省团特委书记陈衡舟叛变革命,山东省党团组织遭到破坏,王石钧为逃避敌人追捕,辗转回到家乡曹县。在与组织失掉联系的日子里,王石钧同志陷入极度的孤独和苦闷之中。他决心要找到党,早日投入组织的怀抱,象往日那样去生活、去战斗。于是,他求亲告友,凑了点盘费,只身前往上海找党。当时的上海也被白色恐怖笼罩着,王石钧同志费尽周折,也没能和党取得联系,盘费用完了,只好怏然而返。
为了解决生活问题,王石钧于1934年初考入菏泽乡村建设研究院,次年毕业,分配到定陶县田集乡农学校任军事主任。他把进步职员组织起来和反动校长作斗争,引起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注意。于是,他离开这里,回到曹县西北,到小李寨小学任教。他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在他的启发引导下,许多学生陆续走上革命道路。在此期间,他还发展了几名农民党员。不久由刘齐滨介绍,去曹县桃源乡农学校任雇员。他以乡农学校雇员的身份,一方面联络桃源乡农学校义合乡乡长郭心斋搜集国民党的情报,一方面会同共产党员于子元、程力夫、李子芳等人组织农民互助会,团结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为以后建立的鲁西南抗日救国总会打下了群众基础。
《曹县史略》记载,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曹县在济南高中学校就学的王石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中共中央学习回来后、领导了山东的革命运动。1932年至1935年他利用回乡之机在曹县西北地区先后发展刘齐滨等八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4年在曹县西北贾集、刘岗秘密成立了中共党组开展了以武装革命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运动。1936年,直南党委派于子元到曹县西北地区与王石钧沟通了党的关系,在直南党委领导下,共同开展了农民运动。
1937年春节后,王石钧受党组织派遣,到考城县北关区吴庄寨(今民权县北关镇吴庄寨)开展革命工作,发展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程庄镇葛庄人葛启荣被发展为民先队队员,后由王石钧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
1937年11月,王石钧被任命为曹县三区区委书记,领导建立了三区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刘岗村党支部(1938年3月20日: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一一中共刘岗支部建立。刘岗党支部是在中共曹县三区区委书记王石钧的帮助下建立的,杨发周任支部书记,刘学书任组织委员,刘秀生任宣传委员。)。在县委的领导下,他积极组织武装力量,动员18名青年到聊城范筑先部第十支队教导队学习军事知识,为抗战培养了大批军事干部。1938年5月,他帮助郭心斋建立了桃源义合乡自卫队,郭心斋任队长,曹子端任副队长,这是曹县党组织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
二
1939年2月,杨得志、崔田民率部挺进曹西北一带。3月,冀鲁豫支队成立,曹县地方武装编为冀鲁豫支队第五大队,王石钧先后担任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这支部队是由一些地方武装汇集而成的,战士思想状况比较复杂。为提高部队的政治思想素质,王石钧费尽了心血,他经常深入到战士们中间,利用拉家常的方式,进行革命教育,帮助他们认清为谁打仗、为什么打仗的问题,教育战士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冲杀在前,为战士们做出了表率;在生活上,他坚持和战士们同甘共苦,不搞特殊,深受全队战士的爱戴和拥护。
一个寒冬的夜晚,王石钧率领部队顶风冒雪到达了宿营地。他考虑到战士们长途行军,非常劳累,在布置好岗哨后,就让大家尽快休息,他自己则在昏黄的油灯下工作起来。半夜时分,寒风还在呼啸,窗外积雪盈尺,王石钧写着写着,手中的笔不下水了,仔细一看,才知道笔尖上全是冰屑,墨水瓶里也结成了一块冰。他想找些碎柴点着火,刚走到草铺边,看见有位战士蜷缩着身子,冻得直打颤,他赶忙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他盖上。随后,又把自己的被褥抱来,轻轻地盖在战士们身上,而自己生了把火,把墨水和笔上的冰烤化了,又坐下来继续办公。天亮了,大家从睡梦中醒来,看到王石钧还在工作,再看看盖在身上的大衣和棉被,又激动、又难过,纷纷向他提意见,他摇摇手说:“别说这些了,赶快准备出发吧!
王石钧为了部队的成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一次战斗中,一些战士负了伤,急需医药,部队的资金非常紧张,通往后方的交通线又被日伪军封锁。王石钧想起了家中还有一头小黄牛,就立即赶回家中,对妻子说:“你不是想修补咱这露天的房子吗?”妻子高兴地接上话茬:“可盼出你这句话来了。只是哪来的钱呢?”王石钧说:“先把咱们的小黄牛卖掉。”妻子点点头,同意了。隔了一段时间,王石钧的妻子左等右盼,不见王石钧回来修房顶,恰巧孩子生病,于是就找到王石钧要卖牛的钱。王石钧淡然一笑:“牛钱,我用来给伤员买药了。”妻子沉默了一阵,说:“孩子有病、房子要塌、地没法耕种,你看怎么办?”王石钧安慰妻子说:“我是抗日军人,你是光荣军属,咱们的胸怀要大一些,要不是八路军来打鬼子,别说房子,就是性命能保得住吗?”一番话说得爱人气消怒散,一声不吭地回家了。
1939年10月,反动会道门头子安天国、反动地主杨敬言乘我主力部队转移之机,在曹西北湾杨村发动会道门叛乱。地委决定,由王石钧带领部队对受裹挟的群众重点教育。一天,王石钧率队刚一进村,会道门徒立刻从四面八方涌来,横眉竖眼,杀气腾腾。王石钧让部队撤出村庄,只身站在会道门队伍的不远处,面带笑容地说:“老乡们,不要误会,我们来不是为了打你们,而是想借此机会和大家见见面,讲讲我们八路军的政策。我们是爱护老百姓、专门打日本鬼子的队伍,公买公卖,秋毫无犯,咱们都是中国人,要团结起来去对付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慷慨激昂的讲话,使一些道徒们思想上很大的触动,会道门叛乱时很多道徒没有参加。
王石钧同志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为五大队的成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第五大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转战于黄河以南、陇海路以北的广大地区,英勇抗击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有力地打击了日、伪、顽、杂等反动势力,坚强支持和保卫了鲁西南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三
1940年6月,根据工作需要,王石钧转到地方工作。这年秋天,王石钧代理曹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在代理县长期间,开辟了大寨、魏湾、砖庙、李集四个新区,加强了鲁西南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这时,因我军主力部队转移,鲁西南的抗日武装力量暂时处于单薄状态,反革命顽军王子魁、张志刚、石福起、张胜泰、马逢乐、胡罗头、王子杰等部近8000人乘机向鲁西南根据地进攻,我党地、县机关和地方武装被迫压缩到刘岗、伊庄、曹楼三村坚持斗争。为解“三村”之围,地委派王石钧带领县政府部分干部及地委独立团的一个连,赴湖西地区寻求支援。但是那里的形势同样也比较紧张,号称1万之众的国民党部队盘踞在湖西和曹东南的边沿地带,而湖西地区的革命抗日武装只有两个主力团。在这种情况下,王石钧想方设法开展宣传活动,贴标语、散传单,积极扩大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的政治影响,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队伍,团结一致共同抗敌。在此基础上,王石钧以湖西为依托,建立了曹县抗日县政府曹东南办事处。
1941年5月,王石钧正式任曹县县长。这年夏季,曹县遭受蝗灾,眼看一片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就要被蝗虫吃掉,哪个庄稼人心里不急?王石钧同志心里更是火烧火燎,坐卧不安。他不断到地里去察看灾情,并亲自率领干部,动员群众,不分昼夜到田地里去捕蝗虫,帮助人民抢救庄稼。开始,大家只注意捕成虫,但是大的蝗虫还没捕完,那些蝗卵和幼蝗又长成了。王石钧同志看到这种情况,又找一些老农商量,想出了挖沟捕幼蝗和挖蝗卵的办法,这样双管齐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蝗灾控制住了,王石钧同志的眼睛却熬红了,脸也消瘦多了。跟随他工作的李荣村同志说:“石钧同志,你只知道一心扑在工作上,对个人的事没有一点要求,真是……”话没说完,王石钧同志就指着身边一块花生地,风趣地说:“咱啥也不要求,等抗日胜利后,能吃上点花生米,就心满意足了。”
在王石钧带领下,干部群众,不分昼夜到田地里捕蝗虫、灭蝗卵,控制蝗灾,抢救庄稼,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这一年,许多人家很早就没粮食吃了,全靠挖野菜、刮树皮充饥。对此,王石钧心急如焚,一面及时向地委汇报情况,一面积极想办法筹款救济百姓度过灾荒。他号召全县人民,大搞生产自救运动。同时,他还要求县机关和部队人员,节约粮食,并在受灾害最严重的鹿庙等村庄,垒起大锅灶,他亲自煮粥赈济灾民。
他的家就在附近的村子,全家一直靠野菜度日。后来,实在揭不开锅了,饥肠辘辘的孩子对母亲说:“娘,俺爹是县长,又给大家发粮食,咱也去给他要碗粥喝吧。”妻子深知丈夫的脾气,一声没吭,泪珠一滴滴落在孩子的脸上。后来,在大伙的劝说下,她才领着孩子找到王石钧,说:“我能忍,孩子实在饿得忍不住了。”王石钧看着骨瘦如柴的母子,半天没有说话,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说:“家里的困难我知道,这些村受了重灾,救济粮食只有这点,这粥咱能喝吗?”妻子再没有说什么,眼噙着泪花,背起孩子回家了。吃这粮吗?”游击队大队长王道平同志知道了这件事,深受感动,便拿出自己的钱送给王石钧同志,石钧同志又婉言谢绝道:“你拿出钱来救济广大人民群众我赞成,至于我家中的困难,还是我们自己克服吧!”后来,还是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王石钧家才度过了荒年。
王石钧就是这样,把毕生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他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九四二年四月,鲁西南专署第一任抗日专员刘齐滨病故。刘齐滨病故后由曹县县长王石钧代理专员,后由冀鲁豫边区文联调来袁复荣任副专员。
1943年3月,王石钧率领一支小队,突袭日寇驻扎在曹县砖庙的一处营地。当时,整个小队只配有4支枪,其余战士拿的都是大刀等武器,敌人那边却是武器先进。
王石钧和战士们毫不畏惧,以突袭之势主动进攻,击毙击伤日寇10余人,缴获步枪10余支,而我方战士仅1人受伤。这次战斗后,日寇知道了抗日队伍中有个智勇双全的王石钧,并放出话来,一定要生擒他。
1943年3月下旬,为掩护第二方面军孙良诚部北犯,日军集结军队1万余人,汽车百余辆,分七路“扫荡”鲁西南地区。为了反击日军的“扫荡”,王石率领县基干大队日夜坚持腹地斗争。27日,他们在青岗集东聂楼村与日军遭遇,由于敌众我寡,被敌人团团包围。王石带领战士英勇冲杀,激战中不幸中弹被捕。
宣统二年地图,聂楼和李心家庄位置
王石钧经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但他始终没吐过一个字。敌人把他押上汽车带往城里,在飞驰的汽车上,王石钧心想:死,也要死在根据地的土地上。他表面沉静自若,暗暗地磨断绳索,择机纵身跳下了汽车,几个日军连忙开枪射击,接着又跳下汽车,对着他的胸膛又凶狠地连刺数刀才扬长而去。
2021年12月地图,李新庄为王石钧烈士牺牲地
当地群众闻讯赶来,急忙把身受重伤的王石钧抬回村里,马上请医生抢救。党和政府对王石钧的伤情非常关心,特委派专人进行医治看护。但终因伤势过重,伤口逐渐恶化,王石钧在弥留之际,还在关心着群众的生活,声音微弱地问大伙:“杨巴狗子(即杨树花)开了没有?”大伙告诉他,已经开了。他断断续续地说:“这就好了……群众有吃的了…”话没说完,就牺牲了。
菏泽烈士陵园抗日英烈事迹展
菏泽烈士陵园抗日英烈事迹展
王石钧不幸逝世的消息传出,根据地的人民无不失声痛哭,党和政府将烈士的遗体安葬在他家乡的土地上,为他竖立了纪念碑。碑文中写道:“石钧同志为人豪侠爽直,大公无私,虽家中屡次断炊,而却一文不苟,赤心耿耿,献身国家,其优良革命品质,堪为后世典范。”这是对王石钧烈士的高度评价与赞扬。后来,党和政府曾把桃源区改为石钧区,以示对烈士的悼念。
菏泽烈士陵园王石钧烈士塑像
2015年8月,王石钧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王石钧烈士故里和安葬地——王韩寨
2021年12月地图王韩寨村位置,东李寨曾名小李寨
地处鲁西南抗日根据地中心区的王韩寨村,位于曹县城西北30.9千米,庄寨镇政府驻地东北7.9千米处。全村总面积1.1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0.8平方千米。聚落略呈方块状,有南北街、东西街各三条。全村400余户,1900余人,有王、韩、李等姓。据《王氏家谱》与《韩氏家谱》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王氏始祖讳四老字自赓,自洪洞迁此,名村王家寨;永乐间,韩氏始祖讳赢,自山西洪洞县迁居小宋庄,改名韩堂庙。抗日战争时期,二村合一,因围村筑寨,取二姓合议为王韩寨。也俗称王家(村)。
王石钧烈士陵园在村南,占地约1亩。
烈士陵园外景
《根据地》拍摄
1946年2月13日立的烈士纪念碑
2016年重建王石钧烈士陵园立的烈士纪念碑
烈士事迹介绍
烈士事迹介绍,4月9日拍摄
附《关于王石钧同志早期在团泰安县委工作的回忆》来自《泰汶烽火》
附《徐运北回忆痛打省督学和反对会考的斗争》
徐运北回忆痛打省督学和反对会考的斗争
一九三二年四月,因为要求放春假,济南第一中学举行了罢课斗争。山东省教育厅派省督学马汝梅到一中说服学生上课。马汝梅刚到一中就被学生围困起来了。济南高中和一中是近邻,一墙之隔,一中在墙东,高中在墙西。这天我们刚吃过晚饭,学生陆续从饭堂走出来。太阳快落,忽然听到墙东第一中学那边人声吵闹。本来一中、高中赴京请愿,进行罢课都是同一行动,互相支援的,那边的吵闹当然引起大家的关心,从饭堂里出来的同学都集中到墙边听。听到一中人声喧哗,声音越来越大。有的喊: “你们欺骗我们”,“你们吓不倒我们”,有的喊:“你们是帝国主义的走狗”,“不要叫他跑掉……”,也有的人喊叫:“同学们要听话……”,“要有礼貌……”“不要……”。高中同学听了之后,知道一中同学正和学校当局冲突,有的人就耐不住,也高声喊:“一中同学,我们支持你们”。又是一阵喊叫声,突然一个人出现在墙头上,一下子跳到高中这边来了。这人身穿黑棉制服,这是韩复榘时代国民党政府科以上的官员统一的制服,歪戴着帽子,一中那边紧接着喊: “不要让他逃掉……”,“他是省督学”,接着一中同学也从墙上跳过来紧追。听说是省督学,大家都红了眼!蜂拥而上。而几个来保护省督学的人,则把手撑开,在上面招架,也高喊:“不要动手,有话慢慢讲……”,当时我才十七岁,身体比较矮,和大家一起围攻省督学,当这些人在上边招架的时候,我从他们的手下边钻进去,向省督学脸上用力一巴掌打去,他一闪正打在嘴边上,保护他的人回头一照顾,大家一拥而上,乱打起来。省督学躺在地上就不能动了,大家也就一哄而散。学校当局叫工友,把他拖到训育处,教育厅很快把他接走了。打了个省督学,闹了大乱子,一中大批同学被开除,济南高中受到了训斥,学校当局被改组。一九三二年暑假济南高中校长,被换上了教育厅的亲信宋还吾。一九三二年冬,国民党反动政府为了镇压学生运动,开始实行会考制度,即各中学的应届毕业生,除由各校自行考试外,还要举行全省统一会考,考试不及格者,不准毕业,企图使学生全力应付会考,不能搞抗日救国活动,以压制学生运动。十二月,学校宣布准备实行会考,全校学生大哗,议论纷纷。在这种情况下,济南高中学生反对会考的斗争,就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寒假有两个班要毕业,学校党组织首先在毕业班中酝酿反对会考,然后扩大到二年级、一年级,在全校酝酿反对会考。在进行反会考的斗争中明确提出了会考是压制学生的紧箍咒,学生要爱国,要救亡,而不是读死书,死读书,要求学校当局停止会考。学校不同意。为了抵制会考,同学们酝酿罢课,选举了各班的班代表,林一山是我们班的代表和学校代表,全校成立了反会考罢课委员会,和学校交涉多次,学校不接受同学的意见:即开始实行罢课,从三年级开始,二年级,一年级,十几个班一同罢课。在济南高中反会考的同时,济南一中也进行反会考:济南高中罢课,济南一中也罢了课。反会考斗争一开始在同学中就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不赞成反会考的,认为学生就要好好上课学习,将来好谋出路,即所谓读书做官。当时山东教育界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六中,北大,哥伦比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教育厅长何x x是菏泽人,青年时在山东省立第六中学(设在曹州,即现在的菏泽)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北大毕业后,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取得了博士学位,回国后当了山东省教育厅长。这就是要青年学生好好读书,走“六中,北大,哥伦比亚”升官发财的道路。的确何x x当了教育厅长后,不光他一人升官发财,就连教育厅的督学、处长、科长,以及山东省的中学、师范校长不少都是曹州府的人,形成了一个时期山东教育界的曹州帮。就连济南高中的学生也有信奉“六中,北大,哥伦比亚”的曹州帮,当然这是极少数人,他们是坚决反对罢课的保皇派。再一种是坚决反对会考的。共产党员王石钧也是曹州府人,但他是反会考运动的积极领导者,这也说明当时会考和反会考的斗争是非常激烈的,完全冲破了亲戚朋友、同乡的界限,针锋相对,这种斗争有时在同班、同年级随时展开,不拘形式的辩论。学生罢课后,教育厅坚决要学校复课,学校当局很紧张,和学生代表多次协商。党组织主张一定要学校当局宣布取消会考才复课,除在学生会中通过代表坚持党的主张外:同时采取种种方式通过积极分子进行工作,王石钧就是这样向布置的。学校当局贴出了勒令学生复课的大布告,在王石钧的示意下,半夜我把它撕掉了。这样学校叫复课,学生坚持罢课,形成了僵持局面。一天下午,学校当局忽然召开全校学生大会,地点在学校大礼堂,学生按班次坐,我和王石钧坐在一起,在礼堂的中间偏后,开会后才知道这是学校动员学生复课的大会.和学生代丧谈判不成,就直接动员全体同学,这是很厉害的一招。开始时是训育主任讲了—通,然后由学校布置好一两个三年级的学生有气无力地讲复课的好处,接着是我们班主任国文教员讲话,他也是曹州帮,他本来平时上课就结巴,这次讲话一紧张就更结巴了。讲话的内容是动员同学先复课,其他问题都好说,对会考则避而不谈,这是更狡猾的办法。这时正是反会考与坚持会考,罢课与复课斗争的关键时刻,有的人本来就不赞成罢课,有的人经过几天罢课之后也有些疲倦情绪,如果一复课,反会考就必然告吹。当这位老师嗑嗑吧吧地讲到:“要先——先— 先复课”时,坐在我一边的王石钧用手捅了我一下,并小声而急促地叫我: “小五,小五……”,他这样一提醒,我就猛地大声喊“不行!不能先复课……”,坐在前边的人,都扭回头来向后看,紧接着,又有不少的同学高喊:“不同意先复课,不同意……”,会场上,立刻乱起来了,不知是谁带头走出了大礼堂,大家都紧跟着乱哄哄地走出来。这样学校动员学生复课的全校大会就哄散了,课继续罢下去。一天,刚吃过早饭,突然有人在喊:“军队进了学校!”紧接着从体育场那边来了军队,挎着大刀、匣子枪。当时高中校内共有七排宿舍,我们住在中间偏后,听到前边宿舍有人在喊: “不要动”,不久,就有人来到我们宿舍,走到近处,才知道前边是教育厅长何x x,他戴着眼镜,神气十足,后边是韩复榘的手枪旅,同学们有的坐在屋里,有的站在门口看。何x x威吓着说“主要查三年级”,他在七排宿舍走了一趟,把三年级的宿舍进行了搜查,并将三年级的学生立,即驱逐出校,好多同学冰天雪地无处藏身,受到残酷的镇压。我们二年级、一年级的学生,提前放寒假。学生被勒令回家。寒假后,回到学校才知道,学校当局解散了罢课委员会,还对学生代表进行了审查,并开除了一批学生。我们同年级的管大同、于占奎(于笑虹)等人就是这次被开除的。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和国民党反动当局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被开除后,到了北平,很快参加了党的组织,抗战后回到山东,为开创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成为党的优秀干部。当时济南高中党的领导人孙善帅、王石钧、马云祥等都未被开除,孙善帅是1933年山东党组织大破坏时,被捕后英勇牺牲,王石钧、马云祥也于1933年山东党组织大破坏时,离开济南,在抗战后,都成为党的领导干部。王石钧在和日本帝国主义斗争中,英勇牺牲,山东人民为了纪念他,曾经把曹县西北部改为石钧县。一九三二年济南高中的反会考运动被镇压下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刀片和匣子枪,虽然镇压了这次学生运动,但同时也以反面教材教育了人民,提高了人民的觉悟,壮大了革命力量。五十年过去了。济南高中的反会考斗争,在伟大的中国革命运动中,仅仅是一个微小的事例。假如还值得回忆的话,那就是对于青年人来说,最宝贵最重要的是,要有革命理想。有了坚定的信念,就会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徐运北,山东堂邑(今聊城)人。1914年生。193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在济南上学时多次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34年1月在山东济南、聊城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5任中共鲁西北特委书记,中共鲁西区党委委员、组织部长、民运部长。1939年冬在延安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和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冬任中共冀鲁豫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兼区委党校校长、区委副书记、冀鲁豫军区副政委。1949年春任南下支队政治委员,中共赣东北区委副书记兼赣东北军区政委。9月任西进支队政治委员。 建国后,1949年11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贵州省第1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兼省民委主任。1952年冬任卫生部副部长、党组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批斗,下放江西分宜县二轻“五七”干校劳动3年。1973年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革委会副主任。1979年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80年-1982年任轻工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83年后被选为第6、7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委员。 1983年辞去行政职务任轻工业部顾问。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第一届理事长。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
注:本文参阅《曹县志》《曹县地名志》《中国曹县党史资料》《山东党史资料》《政协曹县文史资料》以及多位老同志的回忆录等整理,以期对王石钧烈士做全面总结。有关烈士事迹还继续收集,希望知情者提供资料。
整理者:孙智敏,曹县第三中学高级教师,乡土文化爱好者记录者,政协菏泽市第十六届委员,2022年度全省表现突出人民监督员。头条号:老虎69090。
上一篇: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不得行医,监管将有规可依!
下一篇:最是书香能致远 俯仰之间皆素心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