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工作都要从基层干起,不能太心急!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5-12
手机版

  小舅子985学校研究生毕业,经过努力终于考公上岸,在老家税务局上班,本来是全家很高兴的事情。没想到的是,刚上班三个月就有点不想干了。

  

  原来,他说上班都三个月了,领导基本没给他安排什么正式的任务,基本就是在打杂。他每天只是给领导准备资料,帮同事拿快递,拿打印材料,端茶倒水,接个电话,招待客人,做这些琐碎无关紧要的事情,没有一点成就感,跟他想象的公务员一点也不一样,完全失去了上班的兴趣。

  最要命的是,早上他整理资料时无意中发现,整天指挥他的领导只是大专毕业,他心情一下子跌到谷底,心想自己一个堂堂正正的985硕士毕业生,竟然给一个专科生端茶倒水打下手?心里一点都不平衡,不舒服极了,看不到什么希望和前途,在这样的单位干下去还有啥意思?

  全家人都在劝他好好干,不要想太多,你还年轻以后日子还长着呢。哪有刚一上来就安排重要工作的,不管是什么学历,都要从打杂干起,熟悉各种流程和业务,后面才能更好的工作。

  其实小舅子不懂,80年代90年代一个中专生的水平不比现在本科生研究生差,记得80年代全国录取的大学生才60万左右,现在一年毕业生是1000多万,摆正心态别以大材小用,学历高。

  现在985硕士毕业不稀罕,领导专科毕业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的。叔叔那年高考,二十名才录取一名。全国招收不到三十万。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那年录取率是4.8%(也有说是1.4%,可能说的是扩招前的录取率)。排名前10的高校录取率肯定小于1%。所以那时的本科生可能比后来的博士生还要牛。现在985本科全国一年十八万多。

  我朋友中学就去美留学了,加州大学法律系毕业生回国在咱们市交警大队做一名风吹日晒的铁骑,风里来雨里去的,大队长是老“五大”学历,从普通交警一步步干上来的,照这个逻辑,那么这个海归是不是一天班都上不下去了?

  高学历不代表工作上有高水平,尊重前辈和领导,也是年轻人应该具有的素质。

  过来人都知道,那个年代当时进入工商、税务、银行……等大都是高考录取线上线,不被录取,而被招干进的,基本上都占了先入为主的便利, 之后再去读成人教育,读取学位,更多利用职务便利带薪读书,就是所谓的在职本科、在职研究生学历……

  举报/反馈

上一篇:儿童英语口语一对一辅导哪家强?
下一篇:武汉美术集训画室选择:价格的高低是否印证画室的质量?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