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为残疾儿童照亮康复之路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5-21
手机版

  (来源:宁国市委组织部)

  原标题:特殊教育学校:为残疾儿童照亮康复之路

  宁国特校康复机构概况

  

  宁国市特殊教育学校始建于1993年,2016年9月重新独立办学,2021年秋季学期顺利搬迁到现校址,是承担全市智力残疾适龄儿童、自闭症儿童的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学校占地面积 2200 平米,建筑面积 1606.5平米,教师23人,现有学生66名,其中在校生52人,送教上门14人。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和市残联、市教体局大力支持下,特校克服场地、资金、师资不足等诸多困难,于2022年4月成立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主要面向适龄智障、自闭症儿童开展康复救助服务。目前有35名残疾儿童在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全免费康复服务。

  设施设备齐全

  定点康复机构配备有集体教室、感统教室、音乐教室、家政室、健身器材室、语音功能室、个训室以及专用户外活动场地、大型玩具器材及教学教具,硬件设施齐全。

  

  ▲语音室

  

  ▲感统教室

  

  ▲健身器材室

  

  ▲生活辅导室

  师资配备到位

  现有教师23人,其中康复专业教师9人。为解决专业康复人员不足问题,通过劳务派遣补充4名特教和医疗康复专业工作人员。学校重视教师的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在保持“爱心、细心、耐心、信心、恒心”的基础上,加强教师岗位练兵,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康复机构秉持“温柔的坚持,静待花开”的理念,以学生为本,对残疾儿童开展全面的康复训练和适应性教育。

  

  ▲公开课研评

  

  ▲个训课教学研讨

  课程设置丰富

  定点康复机构开设集体课、小组课、个训课。集体课包括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健康、感统等课程,通过集中教学对学生开展康复教育和生活适应教育。小组课根据学生能力发展差异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组教学,在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发展个性。个训课始终坚持“学生为本”和“医教结合”理念,落实“一人一案”,即针对学生不同残损程度、现状开展评估,制定涵盖认知教学、动作康复、社会适应、沟通交往、生活自理等内容的个别化训练计划,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一对一康复训练。

  丰富多样的集体课

  用贴近生活、形象生动的手段去呈现教学内容,在生活化情景中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理解所学内容,增强自身所需的知识文化素养和基本技能,为未来的生活以及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生活语文课

  

  ▲运动课程

  

  ▲音乐课程

  

  ▲书法课程

  

  ▲ 生活适应课程

  严谨专业的个训课

  

  

  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能力、针对每个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根据科学的评估来定制合理的教学计划,由老师一对一实施教学,加强学生的个人基本知识和各项能力,为融入集体环境奠定基础。

  扩展延伸的小组课

  

  小组课是个训课的延伸,是集体课的基础,是融合的桥梁。当学生能力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小组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帮助,让他们在小集体的环境下学习,与其他学生互动,加强社交技能、拓展兴趣范围,为后期融合和自身发展提供支持。

  家校协同合力

  此外,康复机构还通过家长学校、亲子同训等形式,开展家长培训,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康复,帮助学生尽快提高,努力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为后续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 家长培训

  

  ▲ 亲子同训

  政策保障支持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是民生工程,为残疾儿童提供以减轻功能障碍、改善功能情况、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为主要目的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由市残联根据年度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计划组织实施,并提供专项补助资金支持。

  凡是满足6-14 岁具有宁国市户籍,同时具有专业诊断医疗机构出具的相关诊断证明,有相应康复适应指征或经学校评估有康复潜力,监护人有意愿并保证受助儿童至少接受规定时间康复训练的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均可向宁国市残疾人联合中心申请残疾人康复救助。接受全日制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每年训练时间不少于10个月,且享受生活补助每人每年2500元。

  为残疾儿童照亮康复之路

  宁国特校定点康复机构成立一年来,倾力为残疾儿童提供标准化的康复救助优质服务,深受残疾儿童和家长的欢迎并获得广泛好评。宁国特校定点康复机构将不断开拓进取,提升团队康复训练业务水平,为残疾儿童照亮康复之路,为折翼天使撑起一片蓝天。

  来源:宁国市教体局

  点亮下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责任编辑:

上一篇:能飞再次承办1+X无人机师资暨考评员培训
下一篇:渭南市轨道交通运输学校2023年度入团积极分子培训工作圆满结束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